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舞弊门”拷问公务员考录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10:24  廉政瞭望

  ◎文/本刊记者邱祥吉

  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公务员考录“舞弊门”事件让“打招呼”的“潜规则”浮出水面,触痛了社会公平的脆弱神经。“ 潜规则”到底在多大范围盛行,公务员考录到底经不经得起公平天平的称量,如何完善公务员考试,相关部门该有所作为了!

  “舞弊门”引爆舆论质疑

  如果没有汶川大地震,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刮起的舆论风暴将更强劲。

  5月12日,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网站上公布了今年的公务员笔试面试成绩名单,5分钟后该名单被删。随后一切显得 平静,然而风暴正在酝酿。

  5月下旬,5分钟的“短命名单”被网友传到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该名单除了考生笔试和面试成绩外,还附有备注 ,备注写明了哪些考生是谁的亲友,有谁打过招呼等信息,如“司法厅某某处长转”,“某某某战友的儿子某某某转”,“某 某某亲戚某某某转财厅领导交办”等等。有网友核对后发现,146名考生中共有61名有备注。此前有“备注”的61个考 生,一个没落,全部录取进入体检阶段。

  很快,多家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转载。一时评论如潮。网友也在第一时间将其命名为“舞弊门”事件。有媒体 进而对“打招呼人”进行核实,确认了其中人员身份无误。

  面对媒体,大多当事人三缄其口,风暴中的监狱管理局也集体失语,这更加激起了网友的愤怒。

  5月30日,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发表了姗姗来迟的解释,称,备注只是一些考生家长和亲友的联系记录;个别工作人 员的失误将“工作台帐”上传。解释难让众人信服。

  随后,广东省司法厅表示,正在对“舞弊门”事件进行调查。但至记者发稿日,调查仍无结果。

  “潜规则”挑战公开公平

  有网友将“舞弊门”事件称为公务员招录“有黑幕”的证明。虽然此事尚无官方定论,但大众几乎已经对“舞弊门” 盖棺论定,认可其真实性,反映了官场“潜规则”。

  何为“潜规则”?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大学生就业比拼的不仅是能力,还比拼“家世背景”,比拼“熟人能力”,比 拼“关系深浅”。有调查表明,“社会关系”成为就业主渠道,家庭背景越来越影响子女就业……

  众所周知,公务员招录的基本原则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舞弊门”显然违背了这一简单原则,取而代之的是 权力表征:“委员、处长、科长”及“发改委、财政厅、办公厅”等。

  其实,“舞弊门”事件并非游走在制度之外。《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的任用,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 原则。《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也要求,不按规定的资格条件和程序录用或录用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情况分别 予以责令纠正或者宣布无效;对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调离录用工作岗位或者给予 处分;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舞弊门”折射出的招录不公仅仅是个案,还是在一定的小范围内存在,亦或是较大范围内存在呢?

  记者询问了曾考过公务员和有过考公务员想法的15名同学朋友,他们现在分布在各地。对“潜规则”,其中9人表 示公务员考试“肯定有人情关系”,至于在多大程度上,有人认为多,有人认为少,难以量化;有4人表示“可能有也可能没 有,不好说”;仅2人表示“很公正,个别地方可能有,整体基本没有”。

  15人的调查难有广泛代表性,难以作出什么结论,但反映出公务员考录的公心信力不容乐观。难怪江西省委书记苏 荣与网友会面时坦言:我们尽可能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的标准,但不可否认“潜规则”在起作用,不承认这一点,不是唯 物主义。

  面试是公正公平的软肋

  有人说有“人为因素”的地方,就绕不开“潜规则”,就绕不开人情。而这是无论怎样的高科技手段都无法解决的。

  充满“人情味”的面试就成了公务员考录中公平公正的软肋。因为笔试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予以规范,改卷也是“不认 人”的,而面试相对很难,因为面试往往是考官几个人的事。这也难怪笔试少有人质疑,而面试往往成为众矢之的。

  有考生不无偏激地说,“面试很主观,换句话说就是考官喜欢你就要你,不喜欢你就不要你。”山东大学法律系一报 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显得理性一些:“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公务员考试的透明度、公平性有很大提高,这毋庸置疑。但由于 面试环节缺乏具体细致量化的评价和考核标准,面试成绩很大程度上会被考官的主观意志左右,造成了大家对面试环节的普遍 顾虑。”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面试参与人,包括考生“背后”的权力代表,就是个小小的“熟人社会”,发挥着“熟人社会” 的作用。

  有专家撰文分析,“潜规则”根植并生长于“熟人社会”土壤。“熟人社会”本质就是“关系社会”,遵循的是“熟 人好办事”的原则。大到司法裁定,公务员招录,小到入学、上户口,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先找熟人”,“打个招呼” 。“潜规则”弱化了制度的功能,干扰了公正的实现。以关系代替契约,以人情代替竞争,严重影响了公平公正,可能引发腐 败。同时“潜规则”也是对底层平民的伤害。公务员招录的初衷,就是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有机会进入公务员队伍,而“潜规则 ”可能让其异化为一种变相的世袭制度。因此,实现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即“契约社会”的转型,是推进法治社 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各地公平措施可资借鉴

  针对可能出现的公务员考录舞弊,杜绝“潜规则”,近年来许多地区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今年更是新招迭出。

  湖北省公务员招考面试中,有个别热门岗位的面试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对避免考官徇私起到了极大作用。

  深圳市公务员面试推行非结构性面试,引入非公务员考官。考试中心专门邀请了30个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学 者和大型企业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来面试考生,非公务员考官人数占考官人数的15%。

  湖南省人事厅在对报考全省国土资源厅综合研究、科技成果管理、执法监察等4个职位的12名考生进行面试时,邀 请了省人大、省政协、省纪委和新闻媒体、考生家长等方面的代表旁听,对整个面试流程进行观摩和监督。

  而广西融安县的一大亮点是面试考官实行异地交流,每场面试交流的考官掌握在50%左右。

  也有人提出,与其为保证面试公正大伤脑筋,不妨将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取消,改为试用期考察更好一些。先通过 笔试成绩从高到低选拔符合条件的备用人才,然后通过1个月或者3个月的试用期,由用人单位的人员投票评议,决定录用或 者辞退。

  措施还有很多,但都零零散散在各地实行,没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所以不具有稳定性,也难说具有长远性。

  

  公务员考录公平难题到底该怎么求解,如何真正遏止“潜规则”,这是给相关部门的难题。题目的正解应该是让大众 相信“考公务员都是靠实力的。”那时,应考者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展示自身实力,而不会再想“我该找哪些关系呢?”-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