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念
《21世纪》: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您也为意大利的都灵冬奥会做过舞台设计的工作,您觉得两次工作的内容有什么变化?
Mark Fisher:意大利是个非常著名的国家,他们的生活氛围比较轻松,因此2年前的都灵冬奥会让我感到很有乐趣,我们向世界来表现意大利的变化,我们用一场表演来体现意大利国家的历史,我们最担心表演是否能够被人理解。
对于北京而言,奥运会的规模显然要比都灵冬奥会大。最重要的是中国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将中国的长久的历史文化贯穿到开幕式的过程之中,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个机遇,我们的工作从来不会对机遇说“不”。目前中国已经同世界建立起来了信任关系,通过开幕式会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21世纪》:对于不同文化的体现,是否有一些技巧性的工具可以使用?对于观众陌生的元素,又是如何处理?
Mark Fisher:像奥运会开幕式这样的盛会,它的内容应该要让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所理解,所以在最初的规划时要避免一些陌生的元素的进入,通过一些简单元素的处理,以一种生动有趣、华丽优美的方式展现主办国民族特色的品质,而不是以说教的方式向世界人民教授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一场世界人民共欣赏的盛会。
开幕式要以非语言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比如中国文学、绘画的发展,中国在世界范围的航海、商业贸易的发展,所有的这些内容都要以一种优美高雅的形式展现中国的宏伟,中国在几千年前就能跨越重洋去欧洲,而不是具体的告诉世人中国古代是用什么方法造船的。
我的主要工作是与整个团队相互交流沟通,使得奥运开幕式能被全世界人民所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