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镜头前的“初体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6日15:44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徐浩程

  带着几分怀疑、几分不相信,就这样,这批中国基层的官员被裹挟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成为第一代电视直播公选的参与者。在镜头面前,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初体验”?

  【写在前面】

  2008年7月13日上午,砀山县法院大楼,砀山县委宣传部科长刘建溜出气氛紧张的电视直播大厅时,看见隔壁房间电视里正在直播大厅里的演讲答辩,一愣,这才相信此次演讲答辩确实是电视直播。

  当他回到直播大厅,悄悄地与坐在旁边参与城管局局长竞争的同事笑道,马上就要到你了,得好好准备哦,这可真的是电视直播呢。该同事的反应同样是一愣,用带着几分怀疑、几分不相信的眼光看着刘建。

  就这样,这批中国基层的官员猛得被裹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成为第一代电视直播公选的参与者。在镜头面前,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初体验”?下面是3位参与者的故事。

  刘建:我们做了第一次尝试

  公推公选在砀山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电视直播演讲答辩还是第一次。一开始,我们都没想到会进行电视答辩,直到通知我们到组织部开会,组织部部长向我们说明,要进行电视答辩时,我们还是将信将疑。

  以前我参加过县里组织的常规公选,但在过了笔试之后就都放弃了。这次我与我们副部长被推选竞争同一个职位,如果不是我们部长坚持,也许我又会放弃。我们部长坚决不允许一个人放弃,必须参加,“你们在这个平台上都是平等竞争,没有人特殊”。后来我想参加就参加吧。

  按照计划,我竞争的职务本是在7月13日下午举行。上午,我只是计划到现场看看,体验一下氛围。进场之后,“电视辩论会”几个大字被挂在大厅正中,下面坐着黑压压的一群人,当时感觉压力一下就上来了。

  其实,当初第一次听说要进行电视直播时,我倒没什么太大的压力。但到现场看到这么多人就有压力了,毕竟那个场面是第一次看到。大多数在场的候选人和我的感觉都一样,一直要等到大家走上演讲台之后,才会多少放松下来,在正式走上演讲台之前大家都有点紧张。

  到了会场不久,公选办公室就让我“抓紧时间回去换衣服,把你们的稿子赶紧带过来,下午的演讲答辩提前到上午了”。我匆匆忙忙赶回家,换了一身自己感觉比较好一点的衣服。虽然当时要求打领带,不过我想没有必要那么严肃,结果所有候选人一个打领带的都没有。

  我当时是将演讲稿带着上台的,因为怕在场上一紧张就忘记了。头天晚上,我试演讲了一次,讲完整篇稿子大约需要11分钟。我估计上场之后,除去紧张因素,可能需要用12分钟左右。整个演讲开始还比较顺利,毕竟是自己写的,但面对镜头多少有点紧张,到演讲后面有时就会忘记,只得低头看看。

  答辩环节我抽到的题目是,“你怎样用文学艺术形式宣传好厚重的砀山文化”。当时我一看题目,自己都有点愣了,要回答这道题需要对文学有相当的了解才行。我暗暗庆幸这道题是由我问其他人,不用我自己回答。

  答辩完之后,虽然还坐在台上,但是我感到这件事总归是过去了,思维居然不自觉地想到了其他工作上。

  参加完这次电视直播的演讲答辩,感觉收获很大,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个人人气,都有一个提升。电视直播的那天下午,我去单位加班,遇到部分领导,以前他们都不认识我,这次不仅认识我了,还对我说讲得不错。

  总的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做了第一次尝试,胆子变大了。

  陈猛:镜头前的三四十秒,感觉很长

  我原来是学中文的,在大学里面参加过未来教师大奖赛,在此次电视直播演讲答辩之前也曾参与过我们部门内部的竞职演讲,但直播还是第一次经历。前后对比,我能明显感觉到面对直播镜头比不面对直播镜头要紧张许多。毕竟台下评委很多,而且电视观众也很多。

  演讲是给评委的第一印象,所以我比较在意。我与我爱人均是中文专业毕业,在家就针对我的讲稿进行过多次修改。我演练讲演时,我爱人就坐在对面充当观众与评委,看有哪些不足,和我一起探讨,有时也征求旁边人意见。

  演讲时间基本上是控制在十二、十三分钟之间,这样剩余的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用来调整自己的语速、神态等,而且在正式演讲时,语速慢一点不会超时,快一点,整个演讲的时间也能保证10分钟左右。演讲前,我也考虑过要不要脱稿演讲。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不脱稿。

  当时我用的是普通话,但是不太标准,好在去年我参加过一次普通话考试。在我们这儿基本还是讲方言,当初,我怕评委不习惯,准备用方言进行演讲,但是主持人在介绍候选人时,是用普通话介绍的。主持人介绍完之后,我是第一个演讲者,他用的是普通话,一下子就把我带着用普通话了。

  当时一张嘴我就感觉不对劲,但是要想换回方言已不可能。在后面的辩论环节,我就用砀山方言回答了,因为用普通话回答的话,用我们当地的话说有点拿捏,也就是矫揉造作。

  前面演讲环节我觉得还不错,我不满意的是后面答辩环节。答辩环节的题目都非常专业,我本来是从事干部工作的,被问的题目却是关于组织工作的。

  因为被问及我不熟悉的领域,一听到题目,我脑袋就有点懵了,然后匆匆忙忙在演讲稿上列出几条回答的要点。这之间大概用了三四十秒钟的时间,在电视上看也就是停顿时间。三四十秒钟时间其实并不长,但是站在台上,面对镜头感觉就很长了,因为大家都在注视着你,在电视直播啊。

  这种感觉只是一闪而过,因为在观摩其他候选人答辩时,我就注意到了,答辩是5分钟时间,你回答肯定不会用那么长时间,时间肯定是足够用,所以前面几十秒钟的准备不会耽误后面回答的时间。不过当时如果准备时间再长一点的话,心里就会很紧张。在回答时,因为还要想着如何更好的组织语言,“这个”、“那个”等口语就冷不丁地跳了出来,让我对自己的答辩并不是很满意。

  这次电视直播演讲答辩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起码你是面对这么多评委,面对电视观众,面对全县90万人民,那也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朱少峰:直播是一次挑战

  《决策》:当初你第一次听说演讲辩论环节将在电视台全程直播后,有什么感想?

  朱少峰:当时一听到要电视直播,我心里还是比较紧张的。虽然只是在我们县级电视台直播,但是我们全县也有将近100万人啊,能不紧张吗。答辩前,我专门到街上去理发、焗油。因为在公众面前毕竟要注意自身形象。但是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准备演讲答辩的材料。演讲稿花了我一晚上的时间,写完之后我在办公室念了几遍,当然是一个人的时候用本地方言练的,普通话我说不好。演讲答辩那天,我用的也是砀山话。

  《决策》:在演讲环节,你有脱稿演讲吗?

  朱少峰:我没有脱稿演讲,是带着稿子上去的。

  《决策》:为什么呢?

  朱少峰:我首要的考虑是怕在演讲时出现意外情况,一紧张出现“卡壳”现象就糟糕了。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出现失误就不太好。第二个,我觉得作为我们这一级的干部、副科级的干部,还是拿着稿子对观众合适一些。

  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写的是陈毅,他在演讲时前面总是放一张纸,讲几句会低头看一看。其实纸上什么都没有写,但是这让听众感到受到尊重。所以最后我决定拿着稿子上去。

  在演讲之前,我还对自己的优劣势做过分析。我的劣势是语速过快,这就导致我把整个演讲稿讲完只花了十几分钟,没有将时间利用好。当时我一边念稿子,一边看手表,总是担心时间超时,如果主持人敲锣强制结束我的演讲,那样即便演讲内容再好也会给评委留下一个很不好的印象。

  《决策》:后来答辩的环节呢?

  朱少峰:答辩的环节当时没有准备,也无法准备。原来我对公选面试有过一些研究,以为在答辩环节会出一些关于公务知识的问题,尽管城管方面的知识也准备了一些,但是不多,所以答辩环节就完全靠自己平时的积累了。

  《决策》:在演讲答辩时,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或者对你触动比较大的人和事?

  朱少峰:令我很感动的是,当时在演讲时段,我有一次短暂的停顿,会场很安静。一般说,会场秩序不好,不能怪观众,只能怪演讲者水平不够。我演讲的时候,看到下面观众都在全神贯注地听,这让我很感动。

  比赛走到这一步,最后的结果已经不是太重要。毕竟走到这一步不容易,就算没有当选,也有非常大的收获。当选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不当选也以一种平常心对待,因为这毕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官员 选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