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晓/甘肃兰州、河北石家庄报道
面对检测时间长达两个月的质疑,正在甘肃调研的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
2008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
几个老乡的到访,为李金霞等四个孩子的病房平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息。晚上八点多,几个大人蹲在地上,分吃着一盆鸡翅,床上散落着医院发的两盒月饼。对他们来说,这是几天来最奢侈的一顿饭。
扒拉了两口饭后,李金霞的妈妈抱着孩子站在阳台想要看月亮,但这天的兰州,偏偏看不到月亮。
尽管9月1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政府承诺免费医治;9月14日,卫生部部长陈竺的到访,又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面对病床上插着导尿管、贴着纱布的孩子,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病究竟什么时候能治好,三鹿集团又将受到何种处置。
十几家凑出来的医药费
自“三鹿”奶粉事件升温后,位于兰州的解放军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就很难消停。各级领导接连探望,诸多媒体频频登门。不少患儿家长把记者们的名片一一压到玻璃板下,李想军就收集了不下十张。
李想军是甘肃武山人,如今在内蒙古包头当建筑工人。女儿李金霞出生后,老婆孩子一起到了内蒙古。
一家人月收入2000多元,除去吃饭和房租,所剩无几。孩子的病,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如今,李金霞是护士们口中的“15床”。
八个月大的李金霞是患儿中为数不多的女孩之一。和当地许多孩子一样,她从刚一出生,就喝起了18元一袋的三鹿慧幼婴幼儿奶粉。
发现李金霞生病是在8月26日。“其他症状倒也没啥,就是娃娃一连两三天尿不出尿,一吃东西就吐。”李想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一家人商量了半天,东拼西凑了两万块钱,带着孩子到兰州来看病。检查结果显示,居然是肾结石。
这是一种在婴儿中十分罕见的疾病。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总医师李文辉向本刊解释说,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跟先天因素、营养不良等有关,“但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肾结石婴儿,绝对是不正常的。”
9月2日刚住院。9月5日,李金霞就做了手术。几天下来,包括路费、饭费在内,这家人已经花了1.8万元。李想军称,医生说女儿还得再做两次手术。
甘肃岷县的王鹏、王贺这对九个月的双胞胎如今成了医院里出镜率最高的孩子。不光吸引了记者们的眼球,其他患儿家长也时不时过来看看他们。
由于母乳不够,两个孩子刚一出生就喝三鹿慧幼奶粉。9月初,这对双胞胎兄弟开始上吐下泻,接连几天没有小便。家里人一合计,连夜把孩子送进了医院。
两个孩子看病所需的钱成倍于其他家庭。“现在花两万多了。”孩子的爷爷王续槐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钱是十几家人凑出来的,“我们那儿的人都穷,稍有点儿钱的借个两三千,普通家庭帮忙凑上五六百。都是农民,一年到头也就挣个五六千。”
李文辉透露,手术加上之后的复查和治疗,每位患者的总共花费大约在两三万左右,“医院已经把费用降到最低了,但对这些农村家庭来说,仍然是天价。”
岷县,这个以唱“花儿”著名的地方,因为有上千名的妇女到全国各地去乞讨曾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9月13日上午,护士过来给王贺抽血。孩子一看到针管,就大哭。几个家长在旁边按住孩子的手脚,王贺的母亲紧闭着眼睛,把头偏到一边不忍心看,泪水直流。紧接着,邻床的张万鑫又哭起来,母亲孟娟娟赶紧用手遮住孩子的眼睛,“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紧张。”
由于要排除尿路结石,一些孩子不得不插着导尿管,以维持排泄功能,头上则插着输液的管子。
当地卖得最好的奶粉
“一买就是一箱,12袋,平均下来17块5毛钱一袋”,“打从出生就开始吃”,这是《瞭望东方周刊》走访了十几个家长后,听到的一致说法。
李想军说,给李金霞喝的三鹿奶粉是亲戚特意托人从老家带到内蒙古的,“三鹿牌子硬,又是国家免检产品,吃着放心,再说价格也便宜。我们农村人家的孩子,吃不起贵的。”
零售18元,批发17.5元,低廉的价格让三鹿慧幼奶粉颇受青睐。据解放军第一医院统计,住院患儿中,服用此奶粉时间为3~11个月,服用量为每周2~3袋。
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向《瞭望东方周刊》指出,家长们的喂养方式也存在问题,“现在都提倡母乳喂养,可这些孩子一生下来就喝奶粉,实在不妥当。”
9月13日,本刊记者找到了三鹿奶粉在兰州最大的代理商、兴升源商贸有限公司兴源副食品经销部。当天的货架上,已经看不到三鹿奶粉的影子。两名工作人员忙着接待退货的人,另外一名则不停地接电话,“全是问三鹿的事。”
一名姚姓工作人员称,他们从2002年开始代理三鹿的产品,这么长时间下来,合作一直很愉快。“在兰州,三鹿的销量是最好的,没想到会出这种事。”姚小姐告诉记者,三鹿在甘肃酒泉也有一家分厂,前两年他们从分厂进过货。但由于总厂和分厂的包装不一样,总厂的更好卖,也更值得信赖。因此从今年开始,他们只从总厂发货。
9月14日,甘肃省应对婴幼儿奶粉事件工作汇报会上,甘肃省副省长咸辉指出,省质检局在不久前抽样检测时发现,在酒泉抽检的12份样品中,两份呈阳性。但9月15日,王晓明又否认了这种说法,并向企业致歉。他表示,这两份样品来自三鹿慧聪系列。由于检测部门工作人员在交接过程中出现失误,将二者混淆。
据了解,2008年7月,兴升源商贸有限公司曾得到三鹿通知,说U+系列停产了。“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问厂家,对方说因为原材料涨价,该产品利润太低。”姚小姐告诉本刊记者,直到9月12日看到新闻后,他们才知道三鹿出了事,次日马上撤柜。
致电三鹿厂家时,经销商得到的答复是,先召回,等厂家最后的解决办法。但直到现在,该经销商一直没有接到厂家电话。“工商、质检的人也来过,都说没想到三鹿会出这种事。他们也挺同情我们,知道我们也是受害者。”姚小姐估算了一下说,这么一折腾,估计得损失个几十万。
三鹿在甘肃的热销,使当地成了“重灾区”。
据解放军第一医院统计,仅9月12日~9月14日短短三天,该院门诊就接收了356名患儿。B超筛选后疑似患儿26名,CT确诊后的患儿有11名。现收住患儿30名,出院六名,住院24名。截至9月15日8时,全国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结石患儿1253名。
9月13日、14日两天,《瞭望东方周刊》在解放军第一医院见到不少抱着孩子检查的家长,他们大多是看了新闻后赶来的。一名来自岷县的家长说,在岷县,10个孩子里最少有六个喝的是三鹿,“我看邻居家孩子生了病,赶紧带我家孩子也来看看。医生检查说是肾结石,但不严重。”
由于医院床位有限,医生让家长带孩子先回去,一星期后再来复查。“回家太麻烦了,我们干脆找了个60块钱一天的旅店,先住下。”这位家长说,他给三鹿厂家打过电话。前两次对方没接,第三次打时,厂家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产品没有问题,“他还警告我,说话要小心,他们的电话是有录音的。”
两个月的等待
最先向甘肃省卫生厅正式上报这一情况的是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该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田俊强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2008年5月,他们发现了首例患双肾结石的婴儿,“但这在当时是个案,所以并没有马上上报。”
直到7月16日,在发现了10多例同样病例时,他们将情况上报给了省卫生厅。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当天就立即报给了卫生部,“绝对不存在任何延误。”而李文辉则向本刊记者透露,解放军第一医院在收治了38个病例时,于7月底向卫生厅汇报了情况,“他们说去调查,但一直没有结果。”
甘肃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晓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时间拖得比较长的原因,是由于省里不具备先进、权威的检测手段,所以只能等卫生部最后出结果。9月11日下午,卫生部调查结果说,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
面对检测时间长达两个月的质疑,正在甘肃调研的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时间。
据了解,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有明显毒性,可引起泌尿系统结石。2007年3月,美国发生多起猫、狗宠物中毒死亡事件,其祸首就是宠物食品中的三聚氰胺。
王晓明告诉本刊记者,之所以加入三聚氰胺,是因为其含氮量高,成本低。造假者受利益驱动,往牛奶中加水的同时,必须要想方设法提高其蛋白质含量。此前有人估算,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
“我们之前根本想不到是加了这种东西。”王晓明称,他们得知检测结果时觉得简直不可思议,“我们想过是奶粉的问题,但总觉得会不会是钙含量过高等因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食品的常规检测一般是对照国家标准,如营养素、维生素含量等,“这种人为添加的东西很难检测出来。”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武敬东在9月14日的汇报会上称,他们在之后的调查中发现,三鹿的销售网络和婴儿发病是有关系的,“比如定西等几个县,患儿就比较集中。我们了解到,2008年6月10日和7月10日,当地经销商两次从三鹿共进货420箱。”
“陈部长说了,我们甘肃是全国做得最好的。”汇报会后,王晓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陈竺的这一肯定,让他很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