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分35秒走了9165公里,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预报27日至29日地磁活动平静
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研究预报中心27日6时作出第5次飞船在轨运行及出舱活动期间空间环境预报。
预报称,未来空间环境形势良好,预计9月27日至29日,太阳活动将维持低水平,地磁活动平静。
预报还对空间环境安全性做出评估。预计9月27日至9月29日,空间环境平静,飞船运行和航天员出舱是安全的。
准备航天员开始为出舱做准备工作
记者27日10时47分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了解到,地面对航天员进行第3次医学检查确认表明,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的体温、血压等生理指标正常。截至目前,神舟七号飞船已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26圈,飞行37小时,目前飞船工作正常。
27日早晨,3名航天员进食了太空早餐,互相协助进行了第3次医学检查。这是航天员们在太空的第4次进餐。由于任务安排非常繁重,他们只能利用工作的短暂间歇吃饭。
随后,翟志刚、刘伯明回到轨道舱,开始进行空间出舱活动准备工作。期间,他们需要将轨道舱中影响泄压的物品转移到返回舱,检查与设置轨道舱相应设备状态,打开出舱保障控制台、脐带处理器,为舱外航天服加电等。景海鹏协助翟志刚共同完成出舱保障控制台飞行校时。
稍后,翟志刚、刘伯明将进行出舱准备及过闸,准备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出舱翟志刚太空中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神舟七号飞船运行第29圈,经地面指挥部决策,确认由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执行空间出舱活动任务。经多次状态检查及确认,在神舟七号飞船进入远望三号船测控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16时34分向航天员下达出舱指令。
16时35分,翟志刚经过努力开启轨道舱舱门,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以头先出的方式实施出舱活动。
北京飞控中心指控大厅前方大屏幕显示出从神舟七号飞船上传回的画面,翟志刚面向安装在飞船推进舱的摄像机挥手致意,向全国人民问好,向全世界人民问好。接着,他接过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挥舞摇动。
随后,他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缓缓移动,取回样品,递给航天员刘伯明。
按照预定路线,翟志刚在舱外进行了出舱活动。
归舱整个出舱活动持续25分23秒
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翟志刚以脚先进的方式返回轨道舱,关闭轨道舱舱门,完成了舱门检漏工作。
根据航天员报告情况和对航天员生理数据判读表明,翟志刚、刘伯明身体状况良好。整个出舱活动持续时间25分23秒,空间出舱活动获得成功。
这次航天员实施空间出舱活动穿着的“飞天”舱外航天服,由我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航天服总质量120千克,可为航天员舱外活动提供至少4小时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复使用次数不低于5次。
小卫星
神七昨晚释放了伴飞小卫星
神舟七号航天员27日下午出舱之后,在18时左右,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第二活动测控站要对伴随卫星发出一个释放准备的指令,飞船收到这个释放指令后要弹出伴随卫星。释放伴随卫星之后,伴星就会对飞船进行绕飞,同时飞船也将同时对地球绕飞。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沈学民透露:“伴飞小卫星上的相机携有广角和长焦两个镜头,能够捕捉四米至两公里内的清晰图像。”
神舟七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将会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通过卫星搭载的成像设备,伴飞小卫星将获得首张中国航天器在轨飞行的三维立体外景照片。
伴飞卫星是一种专门的航天器,环绕空间站或其他空间飞行器运动,实现对主航天器的观测和照料,在通信、对地观测、天文观测、技术试验、科学试验领域都有用武之地。
沈学民表示,上海的人才优势与工业基础,使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得以快速发展。“微小卫星研制中,经常会需要一些特殊工艺、特殊设计的部件,我们总能在上海找到这样的加工单位。”
伴飞小卫星由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采用了两舱结构一体化设计,用轻型镁合金材料作为主结构框架,整星重量不超过40公斤,卫星具有光学成像、大容量压缩存储、机动变轨、自主导航、多模式指向、测控数传等多种功能。
特 写
“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
——聚焦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浩瀚太空豁然在眼前拉开。
像一个从水中慢慢上浮的潜水员,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头先脚后,出现在太空之中。
北京时间9月27日16时34分,在发射升空43个小时后,神舟七号接到开舱指令,中国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第一次舱外活动。
16时35分12秒,舱门开启。神舟,开始对太空敞开了她的胸怀。
16时41分,翟志刚顺利出舱。
右臂上,红色的“飞天”2字清晰可见。
“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43年一瞬过。今天,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开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史性一大步——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在轨道舱内协助出舱的02号航天员刘伯明露出身来,递给翟志刚一面五星红旗。
翟志刚在太空中向着镜头挥舞五星红旗的那一刻,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掌声、欢呼声久久不绝。
属马的翟志刚,以每秒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由此成为“走”得最快的中国人。
太空中的翟志刚,与其说是“行走”,不如说是在“飘移”——用两只手交替抓着飞船舱外的扶手,支持身体缓缓移动。
这就是与我们在地面上完全不同的太空行走。
翟志刚“游”到安装在飞船轨道舱壁的固体润滑材料试验装置旁,取下装置,用右手交给轨道舱内等候的另一位航天员刘伯明。
似乎有些不太适应太空环境,翟志刚在传递时,身体明显向左歪倒——但他很快在刘伯明的帮助下调整了过来。
翟志刚和刘伯明同是黑龙江人,同为42岁,同一天当上飞行员,同时在飞行学校学习,同一天结婚,同批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尽管他们能以无线、有线等多种方式实时通话,但更多时候,他们只需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可完成默契的配合。
祖国是这样的美!地球是这样的美!太空是这样的美!
“神舟七号准备返回轨道舱。”时间缓缓流淌,不知不觉,已到了翟志刚“回船”的时间了。
在刘伯明的帮助下,翟志刚脚先头后,缓缓进舱。
17时00分35秒,通向太空的舱门缓缓关闭。
透过飞船的太阳余晖,给地球套上了一圈炫目的光环,给神舟镀上了一层灿烂金色。
此时,飞船刚刚飞过她的起飞地,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空。
中国人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翟志刚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
在此后与地面的通话中,翟志刚说:“太空漫步的感觉很好,真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权威发布
中国成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国家
北京时间27日17时,当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完成出舱活动后顺利返回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也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由上升2号飞船出舱行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同年6月,美国航天员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实现出舱行走。43年来,掌握太空行走技术的国家数量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行走技术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日益突出,其最直接并为人们熟知的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他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
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多个航天器。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了和平号空间站。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则是通过多次太空作业组装完成的。
反 应
神七将中国人目光引向宇宙深处
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将身体探出轨道舱外的那一刻,许多守在电视机前的中国人心脏都停跳了一拍。
“打开舱门的那一刻,那道光非常好看,感觉就像获得新生一样,也像是我自己爬出去了一样。”25岁的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孟庆斌说。他从27日下午4点多开始就贴在电视机前,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屏幕。
“看到翟志刚漂浮在太空,我感到‘身未动,心已远’。”他说。
《环球银幕》的首席编辑严蓬感慨地说:“现实有的时候比科幻电影还要神奇。”这位36岁的科幻电影爱好者说,自己看到神七的画面远比看到科幻大片激动,也许这些画面没有科幻电影宏大、华丽,但是这些真实的细节拉近了遥远的太空飞船和自己的距离,作为中国人,这种情感上的维系让他产生了一种不同的奇妙感受。
46岁的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和融合,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他的作品以恢宏的想象和宏大的叙事著称,常常涉及人类对宇宙的终极求索。
他的观点得到了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严锋的认同。严锋说,近两年中国人对天文的兴趣迅速升温,除了文化和经济发展因素外,航天工程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44岁的严锋表示自己也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他说以前的天文爱好者就是“苦孩子”,不仅身边甚乏同好,而且观测条件也因为设备水平低和城市光污染而止步不前。
北京天文馆的天文爱好者俱乐部里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一行13人曾在25日下午带齐各种设备从北京赶到石家庄,就是为了观测神七“飞天”。他们在郊区一边架起设备,一边收听广播,实时关注神七的动向,可惜的是,观测对天气要求很高,而当天云层很厚。“当听到广播里说‘船箭分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看不到了。”42岁的天文发烧友寇文说。
“出舱行走吸引了这么大的关注完全不过分,因为这是一场浪漫而危险的太空行为。”28岁的天文爱好者龚古尔说。
他说:“宇航员完全暴露于太空,有许多危险是不能预见的,他们也是孤立无援的。但同时,他们置身于漫天星辰,漫步太空,这是何等的浪漫!”
本版稿件综合新华社、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