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长兴,湖州模式的前沿阵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1:59  观察与思考

  -观察记者 潘振华

  从舞动的“意蜂”到荷兰的绒螯蟹,从片片的果园到无机的冶金耐火材料,从节能减排到绿色新能源,从农业科技园 的创建到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落实……浙大的教授学子在湖州长兴这片宝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铸就 了一片又一片辉煌,开启了新世纪长兴发展的加速引擎。

  生活垃圾废物利用

  初进长兴,第一感觉就是干净。不仅绿化工作做得细致到位,整个县的整体环境也很怡人,而这与长兴的生活垃圾焚 烧热电工程是分不开的。

  2000年之前,长兴的垃圾处理基本是靠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地皮,而且单纯依靠土地对垃圾的分解需要上百年时 间,其间有害的垃圾会通过在土壤种植的植物,把有害物质传播到人身上,将对人体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

  2000年8月,长兴新城环保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专门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及开发利用。公司成立之初,设 备陈旧、原始,只是依靠简单的焚烧,浓烟加恶臭弥漫在空气中,周围群众意见很大,再加上离县行政中心比较近,综合考量 之下,公司领导层决定搬迁。

  换汤不换药显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2005年,通过在网上查找和比较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新城”选择了浙大 作为合作伙伴,为了真正实现长兴县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公司花百万元资金购入了浙江大学异重循环流 化床焚烧专利技术。乘着“市校合作”之风,浙江大学将热能所的金余其教授等专家派到了“新城”,作为企业的长期顾问, 进行指导技术。这一买一派彻底改变了长兴的环境。

  新城环保有限公司新址选在浃浦轻纺工业园区,进入公司,就如进入了宾馆般干净整洁,一点也看不出垃圾处理场的 样子,虽然一根大烟囱高高矗立着,但冒出的烟不再是以前深色的浓烟,而是经过处理的无色无害气体。现在,该公司承担着 整个长兴县50年的垃圾处理任务,每天少则处理三百吨垃圾,多则可以达到五六百吨,由各乡镇统一运输过来。这么多的垃 圾经过焚烧,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为工业园区周围的多家印染纺织公司所利用,焚烧后的残渣可以用做填路的材料,可以说将 生活垃圾全部转化成了“宝贝”。

  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新城环保与浙大的合作越来越亲密无间,为整个长兴县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

  泥腿农民碰撞泥腿教授

  垃圾处理,仅仅是市校合作的冰山一角,围绕“打造三条靓丽实验示范带,建设一批实验示范重点区”的总体目标, 长兴提出了“三带三镇二十村”的新农村实验示范重点区域建设布局,形成了一条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带 。而在这个区域,长兴与浙大的合作就更加密切了。

  8000余亩杨梅产业、3000余亩葡萄产业、8000余亩特种水产产业、5000余亩茶叶产业、1000余 亩苗木产业……,这一系列的产业依托的都是与浙大等大专院校的合作共建关系。长兴今年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其 中与浙江大学合作项目新增26项,如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学试验站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项目就是实验示范带上极其重要的 亮点之一。

  “湖州模式”给湖州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长兴县吕山乡南阳村水产种苗研发基地去年与浙大开展合作,聘请 浙大动科院陈国安教授、舒妙安副教授为基地水产种苗研发顾问,投入100余万元,使水产种苗研发基地由传统的四大家鱼 苗种繁殖,向名特优水产苗种拓展,新开发荷兰蟹、鳜鱼、淡水青虾、泥鳅等新特品种繁育,特别是引进荷兰纯种“中华绒螯 蟹”,有力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春节前,一场50年不遇的大雪给长兴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浙江大学立即组织了18名涉农专家走进长兴的田间地 头,把灾后农业技术指导送到农民身边。

  在竹源村的葡萄园,倒塌的大棚和水泥柱压折了不少葡萄苗。不少果农为了减少损失,不忍心修剪葡萄花,希望多产 葡萄。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贾惠娟副教授得知了这一情况,亲自赶到果园,叮嘱果农:“被压过的枝干或许表面没有损 伤,但可能存在内伤,导致营养运输不够畅通,如果还要求它多结果,肯定影响葡萄的质量,因此,如果葡萄的根部已经断裂 ,就没有救治的必要了。”

  在雉城镇彭仁村的茄子地,压塌的大棚重建后又暖又湿,冻黄的叶子间挂了很多僵掉的茄子。菜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就请教浙大蔬菜专家、市林业局局长助理卢钢。“这些茄子得了‘脱水症’,根系被大雪冻伤了,吸水能力严重下降。在这 样的情况下,不能单单把大棚的温度弄高,这就好比一个人,头上很热,脚却是冰凉的,营养和水分还是传输不上去。”卢钢 建议菜农在保证大棚温度的前提下,给大棚通通风,这样反而会使作物长得快些。

  在长兴,有这样一帮经常下地的泥腿教授,常年蹲点农村,指导农民,对农民来说,就等于家门口多了个“大学课堂 ”和高水平的“种子仓库”。有啥想不明白的,种不好的,随时拉来一个在田间地头晃悠的专家和教授,他们一定会面对面手 把手地教。

  今年5月12日,在长兴举办的一场“精品葡萄栽培技术专场”科普讲座上,匆匆赶来的长兴农民把过道和台阶都围 得水泄不通。有意思的是,农民们不仅听不懂日本农业专家冈本五郎教授的日本话,还听不懂洋翻译讲的普通话,只得再为他 们专门配备一个翻译,把普通话翻译成当地的长兴话。日本的著名教授为什么会到长兴来授课呢?这与浙大的从中牵线搭桥是 分不开的,尤其是这位冈本五郎教授,曾是浙大贾惠娟副教授在日本求学时的导师,能将冈本五郎教授请来讲课,贾惠娟功不 可没,这也是长兴的“泥腿子”农民第一次与国外专家“亲密接触”。

  浙大生命科学院副教授袁康培说,类似的讲座不仅开阔了农民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技术水平,还有利于新型农技成 果的推广。

  刚柔并举吸纳高层次人才

  在经济起跑之际,长兴县委、县政府敏锐地看到了发展竞争背后,关键是人才科技的竞争,并从提升县域核心竞争力 的高度,提出确立人才资源抢先积累、人才资本优先经营的理念,重点实施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两翼齐飞”策略。

  去年10月12日,长兴县县长助理李肖梁、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姚根泉等赴浙江大学商议和落实“百名研究生进 长兴”人才工程计划。该计划主要以柔性挂职的方式,选派百名浙大硕、博士生到长兴乡镇和企业挂职,发挥研究生在县校合 作共建新农村中的人才支撑和桥梁纽带作用,助推长兴县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这种合作互动方式,拓宽乡镇干部和企业家的视 野,提升他们的素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学农、知农、爱农的情感,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项“双赢”计划。 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等有关部门的领 导都很看重这个活动,在自愿的原则下,广泛发动研究生参与进来。

  今年以来,“像招商引资一样招才引智”这条新政成了长兴县实施的重点,在实施“百名硕博士刚性引进工程”和“ 百名硕博士柔性挂职工程”后,该县“招才团”先后4次赴浙大、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大等40多所国内重点高校洽 谈对接,经集中测试、面试与实习,共有88名硕博士最终落户长兴,充实了37个乡镇、部门干部队伍及一些企业管理人才 。同时,柔性引进博士后和在读博士48名、硕士105名,其中47人挂任乡镇长助理、4人挂任副局长、102人挂任企 业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一年内吸引了230名高层次人才。

  张志剑赴长兴挂职是在他结束美国的留学返回母校后的第一次系统性地在外学习、实践,县环保局成了他的第二个“ 留学”基地。刚到副局长的岗位上,张志剑就主持《长兴县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和《长兴县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的制定 工作。为了做好规划,他深入调研,了解长兴工业状况、生物多样性和水系分布情况,邀请国外专家合作,共同探讨有关细节 问题。最终,两份长达150页的规划报告重点分析了长兴县水体与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负荷的时空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发展规 律,并图文并茂地勾画了长兴未来3年全力还原环太湖水乡“水质优—水景美—水文化突出”及“天蓝—气清”的时间表及其 方案。他说,这些学术上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他的最大收获,如何学会与基层同志合作,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这样的锻炼对 一直在学校的他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浙大园艺系博士杨景华挂职县农业局副局长,在经过长兴西瓜产业、蔬菜产业等方面的调研后,他感触最深的是,学 术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学术研究本身,而是如何服务生产力的发展。现在,他平时只要没课就会主动往长兴跑,因为他“找到了 工作的感觉。”他的体会是,多点“博士官”到基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肯定能进一步加快。

  今年“五四”前夕,温家宝总理曾对浙江大学参加社会实践的4名同学亲笔回信,指出“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 懂国情,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这些博士生的表现改变了很多基层干部头脑中‘博士只会做学问不会动手做’的老观念,只要给学生们足够的信任 、充分的沟通、适当的理解和指导,给他们发挥的空间,是能有所作为的。”该县有关单位负责人说。目前,第二批浙大博士 赴长兴挂职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启动,挂职博士生正在选拔中。

  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

  2008年1月后长兴与浙大的合作再次进入高潮,双方决定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学试验站与农业科技示 范园区”。在这个项目中,双方筹资了1.6亿元人民币建设浙江大学(长兴)省级农业科技园,作为改善涉农学科教学实验 和科学研究支撑的条件,推进校外实验基地的建设,创建较大规模的科技成果中试平台。

  而当农业科技园正在扎实有效地推进之时,双方又再度携手,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长三角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想 要接这个“绣球”的市级单位都有好几个,一个小小的长兴县,凭的是什么?

  3月25日,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管委会主任、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高荣,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葛朝阳等6人专程赴长兴县,先后考察了长兴县经济开发区、长兴县雉城镇工业功能区等地,长兴县主要 领导全程陪同。

  长兴县委书记刘国富表示迫切希望通过与浙大的科技合作,改变长兴科技“断腿”的现象,而且长兴与浙大的合作起 步早、基础好,随着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的动工建设,对于长兴县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了在长兴县 建立一个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科技园,长兴县将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韩高荣对长兴县领导提出的共建大学科技园的设想特别是对主要领导的决心和信心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在最后签约时 ,他握着刘国富书记的手说:“我们是被你们的真情所感动。”

  领导重视,意味着事情就成功了一半。长兴县科技局的王副主任对此感慨万千,“我们县领导‘手比较大’,‘胆比 较大’,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做了想都不敢想的事。”

  这个项目的落实,意味着市校合作的又一个大手笔尘埃落定,随着合作范围的逐步扩大,必将加速浙江大学的科技成 果产业化步伐,并促进长兴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