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哈姆雷特》永远的艺术魅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6日11:59  观察与思考

  -珏 慧

  2008年10月1日,一部由 “英国发明、日本加工、中国制造”的话剧《哈姆雷特》,在首都剧场隆重上演。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王冠上一颗最灿烂的金钢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虽然几百年过去了,但它仍 长盛不衰。它所揭示的主题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欣赏它,依旧觉得震撼人心。

  莎翁与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男主人公。

  在欧洲文学史上,从14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初,被称作“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类自进入文明史 以来最伟大、最辉煌的一个时期。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也是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 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这一时期,欧洲这块土地上,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都出现了从未有过的颠峰式的 发展,诞生了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一个个像耀眼的精灵,羽化升空,永远地闪亮在人类意识形态的长天之上。他们为后人留 下了许许多多永远值得骄傲的、令人们如高山仰止般的作品。

  莎士比亚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一生写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部长诗,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戏剧可分为历 史剧、喜剧、悲剧和传奇剧。而其中《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这四部悲剧戏剧最广为世人所知 。

  《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这个故事来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在英国也早 有流传。莎士比亚对这一古老的异国题材作了别具匠心的处理,使之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与 封建势力的激烈冲突。

  此剧的冲突主要由哈姆雷特同他的叔父克劳狄斯之间的矛盾构成。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原在外国读书,忽然得知父王暴死,为奔父丧,他回到了丹麦宫廷。这时王位已被叔父克劳狄斯占 据,而自己的母亲也已匆忙地嫁给了这个新王。他知道了父死母嫁和窃国夺位的反常现象皆由克劳狄斯的阴谋造成后,为报父 仇,也为了重整乾坤、改造社会,哈姆雷特同自己的叔父以及宫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而为了彻底看清克劳狄斯的嘴脸,也 为了保全自己,王子不得已假装“疯癫”。

  然而斗争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

  王子的恋人奥菲利娅是个单纯美丽的姑娘,她不明真相,面对负杂的宫廷关系,面对王子的 “疯癫”,她不知所措 ,导致精神错乱,落水而死。阴险的奸王克劳狄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最后终于挑起矛盾,让王子和奥菲利亚的哥哥莱阿替 斯决斗。并在莱阿替斯的剑上涂了烈性毒药,希望王子被刺中毒死,由此嫁祸于人。并且,克劳狄斯还在奖赏王子的酒里提前 放进了毒药,目的是,如果王子取得胜利,就可假借庆祝为由,让王子喝下酒而把王子毒死。

  王子的母亲知道了克劳狄斯的用心,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也是为了赎罪,在决斗即将结束的时候,她主动喝下了那杯 毒酒而倒地身亡。愤怒的王子在刺中对方的同时,也中了毒剑。但他还是用尽最后的力气,刺死了叔父克劳狄斯,报了父仇。

  王子复仇后,扔掉手里的剑,缓缓地坐在椅子上。毒药在他的血液里弥漫开来。在临死之前,他对周围不明真相的众 人说:“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着的人们,你们都已目睹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假如死神不是这样急着追索我的生命,我一定把 事实的真相都告诉你们”。王子临死前还叮嘱自己最好的朋友霍拉旭说:“你要好好的活下去。此外,去讲我的故事吧!”。

  王子死后,人们把他按国王礼节安葬。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莎翁借用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娅之口这样描述他,说他是“朝臣的眼 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目的一朵娇花、时代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并有“高贵无上的理 智”。

  哈姆雷特的社会形象

  经常听到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莱特,或: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哈姆雷特的形象之所以富有时代意义并且影响深远,在于他对封建势力作了坚决的斗争。他的“复仇”不仅是个人的 复仇,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复仇。王子的“忧郁”,一直是人们争论和关注的焦点。他的这种“忧郁”,一直被看做是一个极高 的美学境界。王子的形象,在西欧很多国家早已妇孺皆知。

  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在“个性解放”的旗帜下“为所欲为 ”,这是当时的一种时代风尚。这一方面是思想的大解放,从而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 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面对这样一个热情而又混乱的时代,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 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莱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 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剧本一开始就描写了丹麦动乱不安的社会局面。悲剧主人公哈姆莱特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的形 象。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 地,他认为,“负载万物的大地是一座美好的框架”,“覆盖众生的苍穹是一顶壮丽的帐幕”,是“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 严的屋宇”。

  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的犹豫,既使这一形象显得复杂而深刻,又使之产生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因为对犹豫之 因的解释众说纷纭,从而使这一形象带上了神秘的色彩。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哈姆莱特在鬼魂那里得知了父王猝死的原因,接 受了复仇的任务后,他迟迟不付诸行动,表现出行为上的拖延和犹豫,这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 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 也是整个剧情的发展赋予这一形象的社会历史层面的含义。

  哈姆莱特对人的这种认识是偏激而悲观的,但却有其历史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概括性,因为这实际上隐喻了文艺复兴时 期在个性解放的口号下人们为所欲为、一味放纵情欲带来的社会罪恶。正是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使得哈姆莱特的言行越来越游 离于为父复仇的宗法责任和重整乾坤的社会责任,越来越脱离历史现实的轨道而直逼无意义无目的的存在本身。

  面对这样的本原性思考,复仇就无足轻重了。而且,既然人在本体意义上是恶的,那么,他为父复仇、重整乾坤、改 造社会的斗争对象就不只是一个克劳狄斯,而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所有的人。而完全消除人身上的恶,也就等于否定了人的现 实存在,那么重整乾坤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人生也是没有结果的虚无。既然人生无意义,哈姆莱特又觉得不如“早早脱身而去 ”,“谁愿意负着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于是他想到了自杀。然而,一想到死后不仅要坠入一片虚无的世 界,而且灵魂得不到安宁,这又使他心头升腾起对死亡的莫名恐惧。于是,“生存还是毁灭”,这个经久不绝的痛苦的声音, 就在他的灵魂深处奏响了。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绪和心态,笼罩在哈姆莱特复仇的过程中,也就有了他行动上的犹豫和 延宕,使他成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可见,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找不到复仇方法时产生的矛盾的心理,而且 是他感悟到人的渺小、人的不完美、人生的虚无时那迷惘与忧虑心态的外现,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晚期信仰失落时人们进退 两难的矛盾心理的形象演绎。

  如今,哈姆莱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已成为近代以来欧洲文学关于人的问题思索的基 本指向。

  哈姆雷特与莎剧的电影魅力

  莎士比亚是电影世界永恒的太阳,而莎剧则为电影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与灵感。

  1899年,英国拍摄了电影史上第一部莎剧电影《约·翰王》,长度仅四分钟。此后,每年至少有四部莎剧被改编 成电影在全世界上映。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舞台剧到卡通片,从古典到后现代,总计有三十七部莎剧被 改编成四百多部电影,堪称文学名著改编电影之最。

  借助于电影这种大众娱乐方式,莎剧得到最广泛的普及。由于莎士比亚戏剧文学的丰富性,电影人各自以对莎剧不同 的理解和独特的艺术技巧,在胶片上对莎士比亚进行富有特色的阐释,使莎剧电影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局面。

  此类改编不仅尊重原著主题,而且注重保持莎剧原汁原味的舞台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英国莎剧电影大师劳伦斯·奥 利弗的莎剧电影。

  劳伦斯·奥利弗有“莎剧王子”的美称,一生共饰演过一百二十个舞台角色和近六十个电影角色,几乎演遍了莎剧的 重要角色。他最重要的莎剧电影有三部:《亨利五世》、《哈姆雷特》和《理查三世》。其中《哈姆雷特》(又称《王子复仇 记》)是其代表作。1947年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哈姆雷特》完全忠实于原著,体现了莎剧的精髓,真正拍出了莎剧的 古典韵味。劳伦斯·奥利弗充分发挥擅长舞台艺术的优势,将影片改编为戏剧风格的电影,从场景、道具、布光到演员的表演 都保留着莎剧舞台演出的风貌,保留了原著饱含激情和哲理的诗化对白。

  作为演员,劳伦斯·奥利弗扮演的哈姆雷特是影片一大看点。演出该片时,他已四十岁,比扮演他母亲的演员还要大 十多岁,但他凭借卓越的演技克服了年龄差异,令人信服地扮演了莎士比亚的“这一个”角色。虽然后来有许多著名演员扮演 哈姆雷特,但没有一个能与劳伦斯·奥利弗比肩。

  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哈姆雷特》一举囊括1948年奥斯卡四项大奖,也带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好莱坞改编莎 剧的第一个高潮。

  此后,莎士比亚成为好莱坞最受宠的剧作家,借助好莱坞高超精湛的技术优势,莎剧穿上了精美华丽的电影外衣。

  20世纪90年代之后,莎剧的电影出现了新高潮,众多莎剧电影纷至沓来,精彩纷呈。在诸多莎剧中,《哈姆雷特 》仍然最受电影人的追捧,并多次被搬上银幕—1990年,英国导演汤姆·斯托帕顿导演了新版《哈姆雷特》,影片获得了 1992年威尼斯影展金狮奖;1994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狮子王》被称作是“动物界的《哈姆雷特》”。与此同时 ,就连很少涉足外国名著的中国电影,也开始向莎剧进军。2005年,胡雪桦导演了藏族版的《哈姆雷特》—《喜马拉雅王 子》;冯小刚导演的古装片《夜宴》也取材于《哈姆雷特》。

  尽管《哈姆雷特》的电影改编争议颇多,但是,“《哈姆雷特》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与《哈姆雷 特》有关的电影都将会以各种新生的形式永远延续下去。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