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7日10:08  《人物》杂志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一个建筑的诞生,需要建筑师的耐心和高超的推销手段,贝聿铭深谙社会的动作以及重大工程背后的权利结构。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中银大厦至今仍然是香港重要的地标。

贝聿铭:鱼与熊掌兼得
卢浮宫的金字塔和它所陈设的艺术品一样成为经典。

  宇宙与贝聿铭之间有个共同点:我们对二者皆了解甚微。

  文/盖冯波

  贝家在苏州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苏州著名的园林狮子林以前是贝家的产业,贝家拥有这个花园长达百年。在这座以石头闻名的庭院中时常穿梭着一个男孩游戏的身影,他就是以后行走在世界建筑丛林中的佼佼者,建筑师——贝聿铭。

  狮子林的石头形状奇特,凹凸有致,似乎一半是生命一半是石头。当时的园艺工人都是艺术家、雕塑家。他们看一眼石头就能找出可塑的地方,然后开始凿刻。他们会把原来的窟窿做大或凿些新的窟窿在上面,完全按其天然的形态和长势。然后将石头放到湖岸边,由水波的拍打完成这些作品。当水将石头磨得圆润,他们就把石头搬放在园子里,说:“这才是我们要的石头。”通常父辈们将石头放入水中,而由下一代将石头捞起。这是一种只存在于苏州当地的技艺,从这门技艺里,年幼的贝聿铭发现了时间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重要性,这一发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以后所有的设计。

  “没有一件优秀的作品是在瞬间完成的,是可以不经历时间考验的。对建筑来说也是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对它做出正确评价。所以我认为时间是很重要的,起码在我的工作中是这样的。”

  中国的烙印

  贝聿铭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到了17岁才踏上美利坚的土地。所以贝聿铭自己说过:“我还是中国人,虽然我在美国住了60多年,我还是中国人,我的看法还是中国的看法。”  

  贝聿铭出生前5年,末代皇帝溥仪被废除了皇位,中国正挣扎着寻找新的社会秩序。贝的祖父是一位典型的旧式文人,作为长孙,跟随着父亲居住在上海的贝聿铭,经常被祖父召唤回苏州老家,接受他带给贝聿铭的传统儒家理念的熏陶。

  1920年,贝聿铭10岁时,父亲由香港迁至上海,担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主管。一个大都会,“东方的巴黎” 就这样融进了贝聿铭的视野。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代表着时髦与浮华。有人说,没有比这里更紧张刺激的生活了。在这个所有人都能卷入的大旋涡里,富人可以更有钱,穷人可以做梦与祈祷。这是个摩天大楼与污水沟、阔太太与三轮车夫、凯迪拉克与牛车都兼而有之的城市。这个时候的贝聿铭在上海青年会中学,学得了一口流利的英文。他的同学说从那时起,他就有说服别人的才能,而且他很善于推销自己,最适合当律师,没想到却成了一个建筑师。

  周六周日,无所事事的贝聿铭会在桌球房消磨掉所有的时间。桌球房对面就是大光明戏院,不远处一栋新的高楼正在拔地而起,那是闻名遐迩的国际饭店。“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天天去看,越来越高,……23层高的建筑在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件不可思议的大事,像在纽约建一个百层高的楼。当时作为一个年轻人我向往能建造这么高的建筑,也许当个建筑师。”

  坐落在上海南京西路216号的大光明戏院和60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贝聿铭的叔叔贝祖源回忆说,贝聿铭在那个时候就学会了用英文唱歌,在电影院里看最新的好莱坞电影,西方文化对上海青少年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就在上海,像贝聿铭这样的富裕家庭的孩子仍然无法加入网球俱乐部,这对贝聿铭的内心造成了一种间接的压力,周围人对权势普遍的认同,也因此造就了他一生永无休止的雄心。

  有梦想,也有野心,成功的故事就这样悄悄酝酿开来。

  中学毕业后,贝聿铭面临着对未来前途的选择。他的父亲建议他从事金融业或者去学医,但贝聿铭太清楚父亲从事的职业有多么艰难,银行家的生活前景不能给贝聿铭带来一丝的快乐,在贝聿铭的心中真正令他好奇的唯有那栋建设中的大楼— —国际饭店。“当时它是远东最高的建筑。听说国际饭店会盖26层,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所以每周六都要去看看它往上冒。”

  贝聿铭说:“小时候看建筑物除了在上海看了一点高楼以外,没有什么特殊的东西。对于我为什么走到建筑这条路,一半当然是因为我对这方面有兴趣,一定是有的,不能说是没有。但是,是到了美国才明白建筑是什么东西,因为在中国不大明了,在中国谈建筑,建筑是可以分3种。一个是在艺术方面的建筑,一个是在工程方面,就是结构方面的,也是建筑。做这种结构生意的人也是建筑,包商也是建筑,所以这3个都是不同的,我在中国的时候并不太明了,这个里面怎么分别,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这3个大不相同,所以在艺术方面的路是我自己走的。”

  不满18岁的贝聿铭背井离乡,远渡美国,开始他的建筑师生涯。“那时我第一次离家,而且是自己一个人……我以为我会动情,会落泪,结果完全不是那样。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运,能有机会去亲眼目睹一个新世界。”没有潸然泪下的惜别场面,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被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情绪所掩盖,那是他对未来的冒险,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好奇。

  在美国贝聿铭度过了他的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与企业大老板、艺术家和国家元首交情不浅,但他的内心世界不是西方人所能了解的。在他经历了太多的建筑和权力,移民和同化,美国式的奔放和中国化的收敛、顽固之后,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一个时代的建筑。

  贝聿铭年逾80,而他活泼、冒险犯难的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个在上海长大的中国人,了解、渗透进各个城市的内部,并在他的私人地图上填满东西。他从不循规蹈矩,总是试图在标新立异中做到精益求精,而他的建筑也因其出色的现代感独具光彩。他长期积累的精湛技术和艺术修养透过他那双戴着黑边眼镜的眼睛穿透出来,冲破藩篱和整个时代。他均衡内心世界,阴和阳,上海和苏州,东方和西方,新和旧,种种这些正是他血液中的中国烙印所赋予的。

    规矩与狂野

    雷姆-库哈斯:只手遮天

    保罗-安德鲁:自由是最重要的

    扎哈-哈迪德:像飓风席卷而来

    严迅奇:打造“人的建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人物》杂志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建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