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兰德公司预测2020年美若干预台海将失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16:01  青年参考

  本报特约记者万钧

  

  尽管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关系已有了显著缓和,但美国因素仍然是影响台海局势走向的一大变数。继华盛顿于 本月初放行对台军售后,著名智库兰德公司也“适时”公布了一份名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空战》的评估报告,声称:美军 如在2020年贸然介入台海冲突,将在飞速壮大的中国海空力量面前“难求一胜”。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0月16日对 其中重点内容进行了评述。

  

  分析中国“反介入”战略

  报告指出,中国军队近年来潜心钻研“反介入”战略,其远程打击能力的提升,对台湾周边的美军舰艇和基地构成了 强大压力。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中国军队主要使用的武器包括机载反舰巡航导弹(ASCMs)、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s) 和新型弹道导弹。其中,由水面舰艇及潜艇发射的俄制SS-N-22与SS-N-27导弹,对美军航母编队的威胁甚大。

  据分析,为达到迟滞美军增援的目的,位于日本冲绳的嘉手纳(Kadena,距台湾最近的美军机场)空军基地, 将首当其冲成为中国远程导弹的目标。计算指出,大约34枚携带集束弹头的导弹即可覆盖该基地的主要设施,并使它损失至 少75%的飞机。相比而言,中国大陆的许多军用机场,其防护水平普遍较嘉手纳基地为高。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台海周边500英里(1英里约合1.61公里,下同)范围内,可供美军使用的基地仅有嘉手 纳一处,中方拥有的数量则达到27处之多。也就是说,如果冲绳的机场遭到破坏而无法使用,美军战机就必须从750英里 外的韩国甚至880英里外的日本本土远道而来;这样做不仅费时,对后勤补给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称空中优势遭中方挑战

  在空中战场的争夺上,美军现有的优势同样不够稳固。报告称,通过引进俄罗斯技术,中国正全力开发具备探测隐形 目标功能的主动相控阵雷达(AESA)。如能将该项技术与购自俄罗斯的各型新锐战机相结合,那么中国空军获得的战斗力 ,将对美军的F-35甚至F-22隐形战斗机构成挑战。

  目前,美国空军在中远距离的交战主要依靠AIM-120空对空导弹。虽然该型导弹在伊拉克和前南斯拉夫都有战 果,但没有一例是针对中方大量装备的SU-27或SU-30战机所取得。如果中国战机在交战中使用电子对抗手段,美方 导弹的可靠性将成为未知数,也就无法预测究竟谁能在这种高强度的电子战中胜出。

  报告还强调,考虑到地理环境和兵力部署等因素,作为“红方”的中国必定拥有数量优势;尤其是在冲绳基地无法运 转的场合,中美双方的局部兵力对比可能达到10:1乃至更高。在这样的条件下,美军的单位战斗力再高,恐怕也难以抵挡 对方的进攻。此外还有情报表明,中国目前正在自主开发新一代隐形战机和用于消耗敌军火力的遥控无人机;这些不确定因素 的介入,势必令台海空战的天平进一步向中方倾斜。

  最后,兰德公司“忧心忡忡”地总结说,“反隐形、反介入、反导弹”三大尖端军事技术正(从中国)快速扩散。因 此,美国军方必须尽快制订与之相对应的政策。

  

  疑为军力调整造势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但美国政府及军方出于自身战略利益,从未彻底放弃过介入台海冲突的“选项”,也一直对 中国大陆的军力发展横加臆测。兰德公司的这份报告,代表了部分人对“中国威胁”的疑惧,也仿佛是为调整西太平洋的军事 部署“造势”。对于后一种说法,美国《空军时报》16日的一则报道很能说明问题。

  该报道指出,自从去年夏天开始,数以千计的工人一直在关岛安德森航空站忙碌,对现有的机场设施展开大规模扩建 。作为美军基地群改造计划的一环,这项耗资18亿美元的工程,被视为西太平洋军力升级的关键步骤。目前,安德森基地可 同时停放12架空中加油机、48架战斗机和至少6架战略轰炸机;而到2014年,随着“全球鹰”远程无人机和F-22 战斗机的常驻,关岛将进化为集情报、监视、侦察、打击职能于一身的海上堡垒。

  谈到关岛从二线基地迅速上升为区域作战中枢的原因,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的约翰·考尔松上校将其概括为“因应 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当中的潜台词可谓不言自明。《空军时报》还进一步补充说,关岛距北京2500英里,战略位置得 天独厚;未来,它将同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一同构成“铁三角”阵势,为美军及时因应同朝鲜、俄罗斯和中国之间发生的军事摩 擦提供极大便利。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