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迪:奥运会后的中日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5日15:48  新民周刊

  刘迪

  日前,与几个日本媒体人聊天,他们认为奥运之后,中日关系进入朦胧状态,看不出方向。在笔者看来其实不然。尽 管奥运之后,媒体都被金融危机、美国大选以及日本政局更迭夺走眼球,但很多细节都反映出,中日双方都正在进入一个更小 心谨慎、悉心维护的时代。我们可举出几个例子。

  中日双方越来越“在意”对方。以日本媒体来看,以前,任何日本重大政局变动,日本媒体最为重视的是美国的反应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常常是美国与中国的反应同等对待。有些时候,甚至对中国的反应更加优先报道。这也反映出,中日之 间的利害关系日益密切,中国方面对日本政局的反应,往往要快过美国,反应的内容也比较丰富,这使得日本媒体在报道中方 反应时,往往觉得更加“有料”可报。相比之下,美国对日本政局的变化,反应较慢,而且内容不如中方外交发言人涉及内容 广泛。

  此外,在关于“有毒食品”报道方面,日本媒体日趋客观。例如在“毒饺子事件”上,中方积极配合日方侦查,这让 日本媒体感受到中方的诚意。最近,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国输日冷冻刀豆中毒事件时,指出故意犯罪的问题,促使视听者从更广 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10月31日,对自卫队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否定日本侵略战争的论文,麻生政府撤消了其职务。中方在迅速报道 该消息的同时,未多加评论。日本媒体注意到这种报道方式。次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田母神俊雄的论文作出反应,批评了 他的观点,但同时对日本政府采取措施给予评价。对此,日本媒体作了报道。

  同时,笔者还注意到中国媒体的一些报道技巧。例如在报道田母神俊雄否定日本侵略战争消息时,同时有些主要媒体 显著位置报道日本老兵到卢沟桥谢罪。这种注重平衡的报道,让中国读者或视听者认识到,田母神俊雄的观点,并非能够代表 日本国民。

  如何认识今天中日关系的格局?笔者认为,中日关系正处在两国恢复邦交后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从1972年至1 980年代末。这段时间,中方处在“文革”后期至改革前期,是一个大变动的时期。而人事方面,两国推动邦交正常化的中 坚人物,仍在外交第一线。所以,尽管其间出现了光华寮、教科书等事件,双方领导着眼于两国关系大局,维护了双方关系的 稳定。

  第二阶段是1980年代末至2006年。这段时期,是一个双方关系大规模调整的时期。在人事方面,双方关系的 缔造者逐渐隐退,而相互信赖的新的渠道正在建立。第二,两国综合国力对比也出现变化。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国 内民众的自我认识、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而日本19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破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调整时期,日本国 民耐心消耗巨大,日本舆论存在一种焦灼之感。恢复邦交之初双方的相对调整的空间日益压缩。这段时间,中日双方的矛盾问 题日益突出,最终导致首脑会谈的中断。

  2006年秋天之后,中日首脑会谈恢复,双方关系走向好转。目前,中日双方经过漫长的调整,终于达成了战略互 惠框架。中日双方都十分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关系,非常注重以高度的技巧来维系双边关系。从2006年秋天之后,中日双 方不断提高这种维护双方关系的技巧,在今年汶川大地震、日本自卫队舰艇访华等问题上,中日双方媒体、政府都努力以灵敏 的方式,调整各种敏感的问题处理,尽量降低、避免可能引起民族主义的报道影响舆论。可以说,这期间,中日双方通过总结 经验教训、交流信息,双方控制双边关系的技术日益成熟。

  奥运会后,全球出现各种问题,但中日关系基本平静。日前出现的“有毒刀豆”问题,双方政府媒体都冷静处理、客 观报道。这反映出,双方的政府与媒体,日益发展出一种比较成熟的处理两国关系的技巧。

  今后,中日关系仍有可能存在各种波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双方都能悉心维护来之不易的目前这种战略互惠关系, 充分运用积累出来的外交技术、报道技巧,中日关系将有可能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