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44期:又见“企业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10:19  新京报

  总第44期[1998年4月2日,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评选结束]

  “全国优秀企业家”20年沉浮荣辱

  [首届优秀企业家去向]

  冯根生时任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现正大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邹凤楼时任湖南醴陵国光瓷器厂厂长,后被免职,2006年去世。

  尚海涛时任山西潞安矿务局局长,曾任煤炭部总工程师。

  李华忠时任鞍山钢铁公司经理。

  陈祥兴时任南京无线电厂厂长。后曾为一家咨询顾问公司工作。

  孟祥海时任佳木斯造纸厂厂长,后曾在东莞一私营造纸厂打工。

  汪海时任青岛双星集团公司董事长,现任双星集团“终身总裁”。

  马胜利时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现赋闲在家。

  朱毅时任烟台港务局局长,后长期担任该职。

  杨其华时任广州铁路公司董事长,后任粤海铁路通道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冠五时任首都钢铁公司总经理,后遭撤职。

  齐心荣时任上海澎浦机器厂厂长,1997年突发脑溢血成植物人。

  殷国茂时任成都无缝钢管厂厂长,1996年企业严重亏损被免职。

  徐有泮时任沈阳电缆厂厂长,后曾受聘沈阳物业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应治邦时任西北国棉五厂厂长,1997年以玩忽职守罪判刑一年,缓刑两年。

  于志安时任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现出逃在外。

  黄春萼时任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后曾任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副局长。

  邢起富时任天津飞鸽集团总经理,1996年退休后曾任天津自行车协会会长。

  陈清泰时任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后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霍荣华时任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病逝。据媒体报道整理

  “光辉岁月、奠基中国”,冯根生为自己5年前办的那次聚会取了个响亮的名字。然而,对于这次“首届全国优秀企 业家”15年后的重聚,当时舆论却称为“为了忘却的纪念”———上世纪80年代中国企业改革的20位先锋人物,到20 03年大部分已光环褪尽,有的甚至下狱或是出逃。

  获奖

  “企业家”称号引来社会激烈争论

  1988年春末的四月,中南海怀仁堂。

  时任杭州第二中药厂厂长的冯根生在这里受到李鹏、薄一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领导人为他颁发了首届“全国 优秀企业家”金球奖。

  据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之一、现任青岛双星集团“终身总裁”汪海回忆,这是他们第一次被称为“企业家”。由 于中国社会对“企业家”这个称谓还十分的陌生,“当时能不能用这个称呼,社会上还进行过一次激烈的争论”。

  全国优秀企业家,是那个年代中国企业家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因为是首届,评选者显得十分谨慎,获奖者可谓万里挑一,最终全国只有20位企业家上榜,即使是在浙江这样企业 家云集的省份,也只有冯根生一人入选。

  颁奖之后,中央领导人还同20位优秀企业家合影留念。

  与冯根生站在一起的,还有时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的马胜利、双星集团公司董事长汪海以及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 于志安等人。

  当时的冯根生应该想不到,15年后他办聚会时,20位企业家中仍然在企业打拼的,只剩下他和汪海两人。马胜利 赋闲在家多年,一度卖过包子;于志安则涉嫌侵吞巨额国有资产于1995年前后出走菲律宾。

  重聚

  老泪纵横的十五年后相会

  2003年11月13日,冯根生做东,邀请“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们”在杭州西子湖畔相聚。

  “这些年来,我同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也有过接触,但我们的集体相聚还是在1988年。作为仅有的几个还在位的企 业家之一,我办这个活动,也就是让大家有一个相聚的机会,有个说话的机会。当然,看到国家有这么大的变化,也是我们这 一代人的安慰。我相信他们都有很多话要说,这些话都是财富,对以后的人、对以后的企业家都是有效的启示。”冯根生日后 在谈到举办这次聚会时表示。

  汪海、马胜利、烟台港务局局长朱毅、鞍钢原总经理李华忠、中石化原副总经理王春萼、熊猫电子原总裁陈祥兴等十 人参加了聚会。

  当年20人中,原二汽制造厂厂长陈清泰仕途最"顺",1998年他已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因无法参加 聚会,陈清泰专门写来了一封贺信,措辞热情洋溢。

  聚会由凤凰卫视主持人曾子墨主持,主办者为出席的每一位“企业家”准备了一条电视短片,展现其多年来拼搏商海 的风采与艰辛。“当大屏幕上出现马胜利的自述时,马胜利掏出纸巾十分谨慎地擦拭着潮湿的眼角”,据媒体报道,主持人请 他上台时,马已是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我只有66岁,但看上去老了,因为我比较坎坷……”马胜利只说了一句话,便哽咽得说不下去。冯根生赶紧上来 扶马胜利平息情绪,马胜利摆摆手退回到座席。冯根生在台上也眼泛泪光,整个会场在短暂肃静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待 情绪稳定后,马胜利重新登台:“我还想把马胜利造纸集团搞起来,老马不是不行了,有经验、有教训,可能比过去更成熟、 更老练一点”。

  得失

  失去扶持的明星及告不倒的总裁

  作为当年20位获选者中为数不多的仍在一线的企业家,冯根生依然认为“老马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代表”。

  马胜利,曾因大搞承包制而闻名全国,人称“中国企业承包第一人”。1995年,马因“工厂目前经济效益下滑” 的原因,被免去厂长职务。

  冯根生表示,“没有过去那批企业家垫好的基础,现在的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的实力,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强大”,“ 应该承认他们过去付出的代价、付出的劳动”。

  在2003年西湖的那次聚会上,还发生过一个插曲。席间,有人提问:企业家的责任是什么?双星集团总裁汪海随 即大声应道:我且不谈其他责任,先把马胜利的困难承包了再说。20天后,汪海来到石家庄,当晚10点双方谈定合作事宜 。

  尽管这次合作后来并不成功,但马胜利曾直言,合作的动机之一是“佩服汪海能把国企搞好”。

  据马胜利日后自称,他当年下台主要因为就是“换了领导不支持自己了”。和马胜利相对应,汪海“把企业搞好”的 原因,恰是得益于充分的“政府支持”。

  汪海多次公开表示,他的成功,离不开原青岛市委两任书记的支持。要不是市领导力排众议保护他,他早就不在位了 。“要不是碰到个好书记,我就是青岛市县团级第一个要打倒的干部。

  1985年整党办第一个对象就是汪海。为什么?就是搞了记者招待会,花了7000块钱。“除了官方的支持外, 汪海认为双星的成功还来自自己对它的管理。汪海给自己封了一个职务———双星集团”终身总裁“。他认为,企业家干的事 情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开职代会举手通过,那纯粹是神经病、搞形式。”新政策连大多数工人都理解,要企业家干什么“? 在青岛双星的官方网页上,汪海被评为改革开放一百人的新闻被挂在首页。弹出的窗口中,也是汪海谈改革开放,配着大红的 标题。

  双星几乎没有名人代言的广告,汪海自己做广告:他出席很多重要场合,都戴着一顶红帽子,穿着双星的鞋。

  汪海这个老共产党员还以“佛文化管理”扬名海外。他在厂里立起18米的佛像。教导员工积德行善。

  对于汪海的管理方式,很多人提出过质疑。有人说他搞迷信、个人崇拜。汪海自己也表示:“告我的人民来信可以装 一卡车。”据说,即使是在改革开放之初,青岛市的信访科科长有一天见到汪海十分高兴,说:老汪啊,这个礼拜我们休息得 非常好,整个礼拜没接你的人民来信。

  有媒体曾刊登一篇《一个人的双星》文章,批评汪海任人唯亲、搞个人崇拜等。这家媒体称,汪海盲目的自信和家族 式的管理使得双星集团的内部消耗很大,内部的漏洞也很多。

  反思

  社会促成企业家“退撤抓逃”

  在西湖聚会上,冯根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座企业家的发言,可以说有的酸、有的苦,但几乎没有甜的“。

  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20年来的升沉荣辱折射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合理回报问题。

  2006年5月20日,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之一、75岁的邹凤楼病逝。他在病床上还留下了一篇反思国企的文章 。他在文尾写道:国企是个娘崽,你有我有,大家都没有。

  国企是块唐僧肉,你吃我吃,大家都想吃。

  邹凤楼退休的时候工资284元,后来补到534元,每月医药费10元。不仅无法和同级公务员相提并论,比晚他 几年病退的普通工人还要低。

  一直在企业一线的冯根生,据一家机构评估,他的个人价值应是2.8亿元。但是冯根生拿的一直是国有企业的薪酬 。1997年,已经合资的正大青春宝进行改制,这位名义上的“亿万富翁”却无钱认购2%的内部股。最后他在银行帮助下 贷款270万元买下了股份。

  对于首届优秀企业家出现的退撤逃现象,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一方面,改革过程中企业家们面临的环境 是日益鼓励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调“放权让利”,他们出问题的几率会更高。

  其次,30年中国发生了巨变,一些昔日成功的做法在较短时间里就丧失了合理性,不少企业家陶醉于起初的成功而 不能意识到环境的急剧变化。再加上政府和舆论一面倒地吹捧,更削弱了他们大多数人的判断力。

  “必须明确的是,中国需要的是一支合格的企业家队伍,而不是保住一两个企业家个人”。梅新育认为,现在回顾, 一个巨大的失误是赋予了经济精英们巨大的权力,却剥夺了监督他们的手段,这样只能促使他们堕落和走向了反面。

  本报记者徐春柳北京报道

  一日三十年——4月2日

  ●1979年——总政开始平反冤案。

  ●1982年——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接受1982年“但丁国际奖”。

  ●1984年——各国议会联盟理事会议正式接纳我国为联盟成员。

  ●1992年——中国与阿塞拜疆建交。

  ●1995年——中国同波黑建交。

  ●1999年——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抢劫并杀害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气象局名誉局长邹竞蒙的凶手马可、 江涛死刑,韩树龙无期徒刑。

  -新观察

  新生企业家仍有老困扰

  2007年底,我在上海访问青岛双星集团董事长汪海,送他一本我所写的《激荡三十年》。他翻到书中有关自己的 那段认真读了起来。许久,突然抬头一笑,说,“你总结的这句话很好,白云苍狗无常,沉浮自有天命”。数日后,我把书送 给杭州正大青春宝集团总裁冯根生,他在电话里说:“你最后的那句话很有意思”。还是那十二个字。

  汪冯二人都是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当选者,20年后,当年这批先锋人物的命运亦如白云苍狗,相差悬殊。

  在那次评选前一年,彼得·德鲁克发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他对企业家的定义是,“企业家是那些愿意把变革视 为机遇,并努力开拓的人。”从这个定义出发,这20位入选者都当之无愧。他们是当时承包制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杰出者,他 们领导的企业在之前都死气沉沉,而在改革后则焕然一新。

  这二十人清一色是国营企业的当家人,这批以承包改革获得关注的国营企业家很快就成为了历史的过客。

  在他们的经营生涯中,体制、产权、决策监督、企业成就与个人利益,这些话题如一个个庞大而难解的乱线团一直让 这些国字号的当家人们日日苦恼,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因此成为变革的牺牲者和试验品。

  迄今回视,当初当选的20人中没有一个最后完成了企业产权的清晰化改造,到2008年,一半企业陷入困境或已 经消失。

  那次评选之后不久,另一些靠市场拓展而崛起的企业家成为了主角。

  在90年代变得名声显赫的企业,无论是海尔、联想还是长虹,在1984年之前的中国国营企业序列中,都是寂寂 无名之辈,然而它们都因为有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在各自的行业中率先完成了技术改造和管理提升,并在市场竞争中站住了脚 跟,因而得以迅速地脱颖而出,相继成为新一代国营企业的翘楚。然而,这些新型国营企业家所面临的困扰,似乎一点也不少 于他们的前辈们。

  今年2月,在亚布力参加中国企业家年会。一群学者、媒体记者围桌阔论,又谈及二十年前那次轰动一时的评选,有 人扳指细数人名,绝大多数已是十分遥远而陌生。突然有人提到一个细节,当年评选之后,中央领导人特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 行了评选颁奖仪式,“此后再没有这样的高规格待遇”。

  言语至此,不知喜悲。

  □吴晓波

  温故知新

  于志安:以权谋私是10-1=0

  大名鼎鼎的长江动力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志安在公众场合,大讲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克己奉公并 “身体力行”。在人们面前吃的是盒饭;10多年始终坐一辆伏尔加牌旧车;厂里职工住宅楼盖了一批又一批,他却一直住在 两间半的旧平房里。于志安还发明创造了一个备受赞赏的公式:10-1=0.他解释说,一个厂长如果用1/10的权力去 谋私,那么其他干部职工就有理由用2/10、3/10……的权力去谋私,这样,领导干部就会脱离群众,指挥失灵,决策 落空。

  从表面看,真不愧“著名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然而在背地里,他却是又一副嘴脸。他每年都秘密从内蒙 古购买鹿鞭之类高级补品享用;为掩人耳目,经常只身一人出国,每次住的都是总统客房,乘坐专用直升机;进而暗中将企业 投巨资在国外兴建的电厂注册在个人名下,最后叛逃。消息传出,上下一片惊诧。

  摘编自1996年7月16日第10版,《警惕两面人》

  那时流行

  “王朔”

  流行时代:1988年前后流行指数:★★★★☆

  王朔的4部作品在这一年被同时搬上银幕,文学界、电影界、评论界将1988年称为“王朔电影年”。

  这四部影片分别是米家山执导的《顽主》,夏钢执导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黄建新执导的《轮回》以及叶 大鹰执导的《大喘气》。四部作品共同的一个特点是略带“痞气”。

  王朔作品创造的“我是流氓我怕谁”、“过把瘾就死”、“千万别把我当人”、“一点正经没有”等语录,已是时下 坊间的流行语。

  王朔的民间语言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更重要的是,他改变了许多读者看世界的眼光。一位老一代文人这样评价 王朔:“明明是对非道德现象表示忧虑,他非说你是在建立道德理想国不可。你追求信仰,他说你弱智。

  你呼唤精神,他说先得解决温饱。你反对物质主义,他说你反世俗,反现代化……“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