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第87期[1984年5月15日《中国妇女》杂志刊登第一则征婚启事]
一日三十年——5月15日
●198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接收宋庆龄为中共党员
●1984年《中国妇女》杂志刊登第一则征婚启事
●1985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后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 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99年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人选
羞怯征婚后,煤矿工娶了个大专生
160字,加照片。
1984年5月,《中国妇女》杂志上出现了一则征婚启事。
在全社会讨论如何解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时候,通过这种方式,没上过学的煤矿工人和学音乐的女大专生走到了一 起。
找不到媳妇才丢人
到了27岁,煤矿工朱俊芳还打着光棍。
这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县农村。他个头不高,长相憨厚,平时不爱说话,生活的重担使他看上去比 实际年龄还大一些。
其实,16岁那年,父母是替他寻过媒的。本已物色好了邻村的一位姑娘,衣服、财礼都送了。三年后要办婚事时, 姑娘来家里走了一趟,看完寥寥的家当和他几个满地乱跑的弟弟,回去后立即悔婚了。
在农村,这是一种极大的耻辱。朱俊芳的父母气得双双病倒,没多久,他父亲去世。为了养活弟弟们,朱俊芳去了5 00里外的济源县,当了一名煤矿工。由于工作勤奋努力,1982年,他被选进焦作矿务局冯营矿。
在煤矿这样男人的天下,要说个媳妇更不容易。
朱俊芳所在的通风组,当时一共200多个人,没有一个女的。打光棍的当然就不鲜见。而讨到老婆的大致是这种情 况:家在农村的回村说媒,家在城里的找人介绍。结婚以后,两人稍聊一聊,总有许多枝枝蔓蔓的亲戚、旧识是重叠的——— 婚姻的圈子,从来就是这么小。
1984年,朱俊芳27岁,是通风组里年龄最大的光棍。因此成了组长王好义重点关照的对象。
“老大哥”王好义高中文化,喜欢读书看报,关注时局形势,笔杆子灵,脑子也活。
那年3月,王好义给当时发行很广的《中国妇女》杂志社去了封信。信中,他讲了像朱俊芳这样的大龄青年的婚姻问 题,并提出,是不是可以在杂志上登启事找对象。
朱俊芳至今仍记得,几天后,王好义拿着杂志社的回信,兴冲冲地找到他,说杂志社有回音了:能给他登启事、贴照 片,帮他找媳妇。
朱俊芳红了脸,说:“那么多人看见,恁丢人哩!”“找不到媳妇才丢人哩!”“老大哥”立即顶了回来。
第一期“鹊桥”的诞生
这一年,从南至北,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讨论都很热门。
生于50年代、60年代的很多人,或是上山下乡,返城时已经耽误青春;或是恢复高考后复习应试,忙于改变命运 ,都把个人问题放在了最后。
当改革开放逐渐唤醒中国人的个人意识,问题堪堪已经铸成。
如今已退休的《中国妇女》杂志社的王秀琴记得,那几年,社里总是收到读者来信,诉说烦恼,请求她们想办法,帮 忙解决婚姻问题———谁都不知道应该找谁去,在那没有婚姻介绍所这类机构、也未普及先进通讯方式的年代。
就这样,当时年发行量一百多万份的《中国妇女》杂志决定开辟一个为大龄青年婚姻问题服务的栏目,由行政工作部 抽出一个人做总校对,定下每则启事120字以内的标准。
栏目最后定名“鹊桥”。
对朱俊芳的婚事,王好义这个直接上司十分积极。得到杂志社回信后,他替不识字的朱俊芳起草征婚启事,还拿到矿 工会盖了章,最后附上15元钱,一起寄出。
“5月的第一期鹊桥,是在很多来信中选出的一封。”王秀琴记得,由于没有先例,来信五花八门,其中还是数朱俊 芳的材料比较成形。并且,朱俊芳是工人,在当时看来“条件很好”。
1984年5月15日,《中国妇女》杂志当年的第5期。
第38页上,半页用花边框起来的“征婚启事”格外吸引人。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煤矿工人朱俊芳首先介绍了 自己的收入和家庭情况,然后表达了征婚的意愿。
一个月后,千里之外。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当音乐教师的女孩李萍借阅单位杂志,偶尔看到了这则征婚启事,她笑着对妹妹说: “你看这个人还登广告,全国找媳妇呢!这不是全国丢人么?”征来“学生牌”
李萍没想到,秋天,自己就成了这个“丢人的人”的媳妇。
那年她21岁,漂亮,白皙,生活在一个物质优裕的城市家庭。她刚刚从黑龙江克山师专毕业。音乐专业赋予她浪漫 不俗的气质,同时也让她对在一个小县城当音乐老师的现状不很满足。
在人生道路问题上,她和父亲发生争执。她不愿意去见父亲安排好的相亲对象,父亲打了她一巴掌。
一气之下,6月下旬的一天,李萍揣上66元工资,离家出走。临走时,想着火车上要看书,她随手带了两本杂志, 其中之一就是那本《中国妇女》。
在北京逛了几天后,李萍身上的钱就所剩无几了。不能回家,去哪儿呢?
李萍心念一动,想起了那则启事。
坐火车到焦作十分顺利。但住到宾馆后,整整三天,李萍每天到煤矿大门口去晃悠,就是不好意思进去找朱俊芳。
钱彻底花完了。最后一个下午,李萍跟矿区门口一位摆小摊的大嫂说了个谎,假称找不到朱俊芳,要大嫂帮她带个纸 条。纸条上写着:“朱俊芳,你好!
你的征婚启事我看到了,我是东北来的,现在住在焦作市招待所xx房间。你如有空,请明天上午到招待所,咱俩面 谈。此致敬礼!李萍6月26日。“第二天清晨,李萍还在睡觉,朱俊芳就在王好义的陪同下,坐早上第一班车赶来了。
其实,自从征婚广告刊出后,朱俊芳已经收到了好几百封来信,其中不乏一些条件很好的。不过直接上门“相亲”来 的,李萍还真是第一个。
这次见面并不成功。
李萍很失望,面前这个人比照片上老多了。而看到这个漂亮高雅的姑娘,朱俊芳也明白了几分,自己是“农民牌”、 “工人牌”,人家是“学生牌”,不般配。
朱俊芳征婚启事全文
我是一个煤矿工人,27岁,河南商丘娄店公社汪庄大队人,父母已故,兄弟四人,房八间,现在焦作矿务局冯营矿 当合同工,每月工资80元。
我热爱煤矿工作,文化程度高小,无疾病,身高1.64米。如哪位未婚女子不嫌俺是煤矿工人的话,如谁家中只有 女儿又有心招婿的话,我愿到女方家中落户,尽养老之责,如哪位丧夫之妇有心另寻伴侣的话,均可来信或见面。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相丽丽北京河南报道
-新观察
男婚女嫁,揭开羞怯面纱
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被弄得最为复杂的,就是两性之恋之婚;最为神圣的事情被弄成最羞怯甚至丢人的事情, 也是男婚女嫁。
正因为此,每当我们看到身边一些朴素的感情发生,一对平凡的男女步入婚姻殿堂,我们就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八十年代,总有一些令人感动莫名的事情发生,我们把那个时代当成春天来临的时代,人性在那个时代回归到常识。 我们今天回味一个河南矿工在《中国妇女》杂志上的第一则征婚启事,看到由此诞生的家庭,我们会说,生活与婚恋原来如此 美好,生活因超出我们平庸的想象而颇具诗意。
让我们回味一下当年的一些细节,正是这些细节决定了一桩婚姻的成功。
单位领导“重视”矿工朱俊芳的婚事,亲自为没有文化的小朱写征婚启事,并寄到《中国妇女》杂志(在当时也是一 件不简单的事情)。
而当应征女孩来到矿区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女方的利益与感受,而最终单位还替两位新人分配了一套“房子”,而 这一串温暖行为并不是针对小朱一人,而是面向一个大龄青年群体。
有人情味的家长型领导,是大龄矿工婚姻成功的关键。他们开采的不仅是地下矿藏,而且发掘人性中的美好矿藏。而 这种朴素的促婚行为,正是我们民间社会最纯朴的一种关爱精神。
婚恋决定家庭,家庭成就稳定、决定人生的幸福感,所以在那个年代,我们看到了那些朴素的单位行为背后,有着一 种人性深处的崇高美德。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一个时代的情感“突破”。对于矿工小朱,他突破的是“面子”,因为他意识到,婚姻家庭的“里 子”更为重要与迫切,而应征而来的音乐教师李萍尽管因离家出走的特殊原因进入矿工生活,但对她来说,近在眼前的婚姻无 疑是生活中无法抗拒的诱惑,进入婚姻就是进入了真实的生活。也许我们不能追求对象的完美,但我们却可以追求生活的真实 与和谐。我相信,这对八十年代第一征婚家庭有了自己应有的生活体味。
文字征婚之后,又有了文学征婚征友,一些文学青年在各种文学类报刊杂志的边角上,写着人生格言与通讯地址,在 陌生的世界里呼唤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情的到来,也在寻找另一半。
再后来,就是湖南电视台电视征婚,带有综艺性质的征婚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也给年轻人带来无限想象。它最大 的意义可能是:破解了年轻人对婚姻的“面子”禁忌,使男婚女嫁变成寻常娱乐之事。
近五年来,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网络聊天、论坛甚至博客找到了另一半。他们先有文字的交流,后有生活的交谊,甚至 先建一个网友圈,通过小圈子的活动认识对方了解对方,不断缩小包围圈,最后完成精确“打击”,获取婚姻的最后胜利。
认识异性的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面子”愈发淡薄,但年轻人步入婚姻似乎依然艰难,是因为对情感有更高的要求 ?还是因为难觅城市中的一隅居室?我不知道,甚至他们也不知道。
看完征婚故事,我最想说的是,做人需要平常心;对待婚姻,亦是如此。□吴祚来
温故知新
全总座谈解决大龄青年结婚难
本报讯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郝建秀6月20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关心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经验交流会上强调 :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解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解决这个问题尽心尽力。
郝建秀说,许多大龄青年不能恋爱、结婚,青年苦恼,亲友发愁,这是个牵动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她说,工青妇组 织要有人专管此事,要多组织各种各样活动,给青年创造接触、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的条件。在谈到具体做法时,郝建秀赞扬 了中国青年报设立“征婚启事”专栏一事。她还指出,晚婚要宣传,但又要注意新趋势,不要形成新的“老大难”。
在全总召开的这次会上,上海市总工会的同志谈到大男大女无房致使找对象难,希望有关方面在房子问题上多为大男 大女想想办法。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宋德福谈到青年希望多搞小型多样的活动,不要搞大呼隆。
——摘编自人民日报1984年6月21日第4版《全国总工会座谈解决大龄青年婚姻问题郝建秀说,工青妇组织要 为大龄青年建立友谊创造条件》
那时流行
侃大山
流行时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流行指数:★★★☆☆
也称“砍大山”,北京土话,上世纪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中间流行语。一项调查显示,不少调查对象认为之所 以称为“砍大山”,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瞎砍。所以又写成“砍大山”。198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北京方言词典 》收了该词,意为:高谈阔论(带有吹牛意味)。
1990年前后,有人在《北京晚报》的“百家言”栏目撰文称,“砍大山”的“砍”字应该为“侃”,并列举元曲 作为书证。虽然元曲中的“调侃”与“瞎扯”并不同义,但因为作者颇有影响,文章引起关注,《北京晚报》把“砍大山”全 部改成“侃大山”,随后其他刊物很快遵循。
到了20世纪90年代,“侃”字并没有出现动词意义。2001年,《咬文嚼字》中的文章称,“侃”字除了形容 词外,又出现了新的动词意义:闲谈,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