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90期:引进港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09:35  新京报

  霍元甲“打头阵”射雕“携港剧纵横内地

  一大早,香港两万多人赶到殡仪馆,为她送行。

  那天,是1985年5月18日。她,是翁美玲。

  翁美玲的死,让她饰演的精灵古怪的“俏黄蓉”活在了一代人心里。以至多年后,当一部部新版《射雕英雄传》问世 时,人们总会想起梳着齐刘海儿,长着一对小兔牙的翁美玲。

  翁美玲走的那一年,正是《射雕英雄传》在内地热播的时候。此前播出的《霍元甲》尚余温未了,《射雕英雄传》播 出期间,《上海滩》又迎头赶上。至此,港剧最经典的三部,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面进军内地,港剧风潮席卷而来。

  《霍元甲》“两个妻子”情节被淡化

  《霍元甲》是内地引进的第一部港剧,全名叫《大侠霍元甲》,摄于1981年,由香港亚洲电视台制作,共20集 。

  它进入内地观众的视线,颇有些“歪打正着”。

  最初,香港亚洲电视台将《霍元甲》送给中央台,作为宣传和文化交流之用。而中央台在审查之后,认为不宜在全国 播放。

  这时,正赶上广东台为了办好自己的电视节目,到中央台求援。

  他们看到这样一部电视剧摆在那里,很感兴趣,免费拿了回来。

  广东省里的领导集体收看后,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认为全剧的核心还是“爱国主义”,可以在广州播放。时任广东 电视台副台长的钮祖印记得,修改《霍元甲》最重要的一点是,霍元甲有两个妻子,这个情节要被淡化。

  当时,广东台已经有粤语和普通话两个频道。1983年《霍元甲》先在广州播放了粤语版本,后来,广东台为电视 剧配音,也播放了普通话版本。看到收视效果不错,各地电视台争相要求播放。这就牵涉到版权问题,当时的价格是一集50 0美元,一共20集,1万美元,由全国要求播放这部片子的电视台平摊。

  鉴于《霍元甲》在地方台播出反响甚好,1984年5月6日,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霍元甲》。那时候,人 们为了看《霍元甲》,可以饭不吃,觉不睡,什么家务也顾不得做,尽管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太小,但该电视剧也一样让人 看得如痴如醉,成为“文化沙漠”时代结束后一种奇异的人文景观。

  据说,长春一家卷烟厂,有36名工人因为顶班时候看《霍元甲》,结果被厂里“通报批评”。下一次又放《霍元甲 》的时候,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和团委书记都去跟班,防止工人溜号去看电视。由此,《霍元甲》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本报记者勾伊娜北京报道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新观察

  港剧,排闷消愁的玫瑰之路

  香港电视剧进入内地,大约将近30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港剧的态度,都显得十分暧昧。

  一方面,我们需要港剧来满足内地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肯给予港剧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香港电视剧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它的“边缘”

  位置和“边缘”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边缘性并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它还包涵着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一点可以从港剧进入内地以后的一系列遭遇中看出来。事实上,那些视香港为“文化沙漠”的人,无论如何不能接 受香港电视剧庸俗的市民气。于是便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方面是知识界的深恶痛绝,另一方面是广大电视观众的如 醉如痴。几乎任何一部赢得了较高收视率的香港电视剧,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内地文化人言词尖刻的嘲弄,很多人甚至是边骂 边看,边看边骂。

  内地知识分子,一贯的文化立场都是强调文艺的启蒙教化功能,即使是“不言利害”的“为艺术而艺术”,也极力反 对文艺的消闲和解闷。按照这种逻辑,香港电视剧的从属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毋庸置疑的。

  有些好心人,希望提高港剧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但他们所采取的做法,不过还是拿所谓的“思想价值”

  和“艺术价值”的标签硬挂在港剧的身上。在我看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而且,永远 不能逃脱精英文化权力所设置的逻辑圈套。

  李欧梵先生似乎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提醒我们:“香港本身的文化传统无所谓精英与通俗之分,香港的‘高级知识 分子’也大多没有自命清高或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心心态,所以,香港文化的动力并不完全出自精英人士的提倡,而是像自由市 场一样,自有其生产和消费的活动规律。”这一点,对于内地的电视剧制作业来说,应该是大有启发。

  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问题:电视剧是什么?或者说,人们为什么要看电视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回答 。如果从1978年算起,我们大约用了20年的时间,才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

  一位香港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看电视剧,往往是在紧张工作一天之后,吃完饭,洗个澡,换上宽松的睡衣,然后卧 在沙发上。这样的观赏姿态,在现代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是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在这里,电视剧不可能表现为“自我升华的 精英倾向”,或营造一种“高亢飞扬的政治兴奋感”,它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为每一个个体观众指出一条“排闷消愁的玫瑰 之路”,即以工作和闲暇为两大内容的现代城市平民的理想生活方式。

  香港人把电视剧定位于“消闲”,应当说是比较接近电视剧的本质的。内地的电视剧出品人以他们的商业眼光,终于 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所生产的电视剧也不再回避迎合世俗社会大众生活的需求,这对于事后港剧在内地式微,而由内地生产的 电视剧取而代之,是至关重要的。

  就这一点而言,内地电视剧是港剧的学生。

  □解玺璋

  一日三十年——5月18日

  ●1980年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0年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成功发射

  ●1985年翁美玲葬礼在香港举行

  ●1990年南京天文台命名“吴健雄星”

  ●1997年北京至九龙直通客车开行

  ●2007年Norton误报病毒造成电脑大面积瘫痪

  温故知新

  为什么教孩子唱“昏睡百年”

  电视剧《济公》播放之后,主题歌颇为流行,连有些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哼哼起来了。这不禁使人想起电视剧《霍元甲 》播放之时,一些幼儿园大唱其“昏睡百年”的情景。

  有人问幼儿园的阿姨:“为什么教孩子们唱这些不相宜的歌曲呢?”回答是“没有歌曲可唱”。儿童歌曲少,这是事 实。但,是否真少到如此地步,舍此就别无可唱的了?恐怕不尽然。

  笔者未曾作详细了解,单看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最近作的广告,其中盒式录音带就有《可爱的小动物》等三种中外 儿童歌曲选,还有《好朋友》、《春天》两种幼儿歌曲。这些歌曲也许并非首首优秀,但对孩子们来说,总要比那些不适合幼 儿唱的歌更合适一些。

  问题是阿姨的兴趣怎么样。有个小朋友就告诉我:“老师最爱唱‘昏睡百年’了”。孩子们自己是不会去挑歌曲的。 如果老师对儿童歌曲兴趣不大,不去找,不去学,不去教,儿童们又怎能学得会呢?

  那时流行

  “靖哥哥”和“蓉儿”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流行指数:★★★★☆

  香港1983年拍摄的《射雕英雄传》,两年后在内地首播,受欢迎的程度在电视剧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该剧在角色塑造、演技表现、剧情改编以及拍摄手法等多个层次上,比以往的武侠电视剧有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 并从此开创了武侠电视剧的黄金时代。罗文和甄妮合唱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也流行开来。

  1983年的《射雕英雄传》对于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具有非凡的魅力。“靖哥哥”

  和“蓉儿”的形象深入人心,女生管自己爱慕的男生叫“×哥哥”,男生管漂亮女生都叫“×儿”。

  那时候,学校门口总有成排的小贩推销着《射雕英雄传》的剧照贴画。操场上也热闹得不得了,这个练“降龙十八掌 ”,那个拿根棍子当洪七公,恨不得能穿越时空来个真正的“华山论剑”。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