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06期:中国工程院成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1日09:35  新京报

  总第106期[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并产生首批院士]

  一日三十年——6月3日

  ●1994年中国工程院在北京成立。中国工程院设立院士制度

  ●2000年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安子介在香港逝世

  ●2002年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条例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特意安排”下,诞生两院院士

  原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至今还记得,14年前的今天,中国工程院成立的时候,差点闹了个笑话。

  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葛能全早早到了会场,一眼看去,横幅上,“工程 院”被写成了“工程学院”。

  他赶紧让人改。

  14年过去后,回头看,葛能全认为,“笑话”缘于很多人对工程院不了解,以为它是大学一类的科技机构,还有人 认为工程院就是管理各项重大工程的机构。

  实际上,工程院是工程技术界的一个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

  必然与偶然

  葛能全说,中国工程院,“那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

  中间,经历了十二年。

  1982年9月17日,中国科学院的四位学部委员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师昌绪,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 实现四化必须大力发展工程科学技术》,按科学家钱学森的说法,科学技术从大的概念上有三个部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 工程技术,这三者并无高低之分。

  解放前,我国派出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后大多是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工程技术也有,但未成系统。

  改革开放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程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

  1982年的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大会上,学部委员侯祥麟提出了成立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院的倡议。

  1986年和1989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茅以升、钱三强、王大珩等政协委员也都提了相关提案。

  到1992年,英、美、瑞典等12个有相应组织的国家组成了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联合理事会,我国的中科院也 派员列席过会议,但因不是工程与技术科学,他们不同意成为正式成员。

  1992年4月21日,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6位中科院学部委员共同讨论后,罗沛霖 执笔写成一份《关于早日建立中国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的建议》(正式筹备后定名“中国工程院”)报送中央。

  “过去我们说科学家,虽然也包括工程技术专家,但成立工程院还是提升了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专家的地位。”葛能 全认为,成立工程院是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必然要求。

  “必然性中也有偶然因素。”葛能全说,这次,6名科学家的信刊登在中办的《综合与摘报》上,恰好就被时任总书 记江泽民看到了,“领导人每天要看那么多材料,能否被看到完全是偶然”。

  1992年5月11日,江泽民批示“家宝同志,此事已提过不少次,看来要与各方面交换意见研究决策,请酌。” 随后,温家宝、宋健、罗干分别做了批示,并由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牵头准备。

  赞成与反对

  接到任务后,周光召将工作交给了王大珩和师昌绪。具体工作由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承担,葛能全当时是这个办公 室的常务副主任。

  首先要做的,是征求对组建中国工程院的意见。结果,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科学界反对的理由是,我国在解放后进行高校教改时,学科被细分,造成理科与工科分家,这已被很多人认为是个错 误,若再建立一个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可能又会造成科学界与工程界的截然分家,造成“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这些意见被收集后,上报到了中央。

  作为具体负责人,周光召在1992年7月18日以个人名义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的5条原则,针对会造成理 工科截然分开的担心,周光召提出了两院建立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比如美国模式那样,工程科学院为中国科学院的团体会员 ,两院领导适当交叉任职等。

  同时明确,工程院是个学术团体,而不是行政机构。是个“虚体”,只设院士,不设立也不管辖研究、开发之类的实 体,并且拟不增设办事机构,办事职能由中科院学部的办事机构承担。

  五条原则提出后,罗干、宋健、温家宝、李鹏、江泽民先后做了“同意”之类批示。

  1992年8月31日,周光召接到各位批示后,即批“此事可以着手进行了”。

  分水岭

  实际上,在征求意见的时候,还有种反对之声是来自工程技术界的官员,如当时的冶金部、地矿部、电力部等产业部 门。这些官员来自延安时期的自然科学院,有些学术背景。

  葛能全认为,他们当时不是反对成立工程院,而是反对由中科院牵头。他们担心如果中科院牵头,最后评选标准就与 中科院一样,会把他们排除在外。

  面对这种声音,周光召提出“应主要依靠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工作的科学家或专家来进行,并在广泛听取有关方面意见 后,报请中央和国务院决策。”“仔细读一下,就能读出周光召的意思。”葛能全说。

  后来,1992年底,筹备小组曾到国研中心征求意见,国研中心与产业界的意见一致,建议筹备工作由产业部门牵 头,实际上就是指当时的国家经贸委。这个意见最终没有采纳。

  “1993年3月是个分水岭。”葛能全说,3月24日,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意见向下传达了,建议由国家科委牵头 ,中国科学院为辅。

  “这是个折中的办法,既没有让中科院牵头,也没有让产业部门牵头。”之后,国务委员宋健对他们说,实际工作还 要委托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周光召就让葛能全牵头。

  1993年10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成立中国工程院之事,葛能全参加了这次会议。

  本来筹备中的中国工程院包括医药卫生学部,开会时,国务委员兼秘书长罗干提出,工程院不要无所不包,医药卫生 主要是与健康有关的,与工程技术关系不密切,可以以后再说。

  这样,中国工程院成立之初不包括医药卫生学部,成立之后,又根据卫生部的报告研究成立了医药卫生学部。

  两院院士

  1993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请示》。

  明确了机构名称是“中国工程院”,成员的称谓是“院士”,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也改称院士。“院士”就此诞生 了。

  葛能全说,进行第一次院士选举时,遇到了难题,不少候选人都是产业界的官员,有些还是部长级官员。

  这会不会影响工程院院士的权威性?会不会得到国际权威认可?

  为此,第一次院士选举时,特意从中国科学院聘任了30名学部委员为工程院院士,如此,这30人既是工程院院士 ,也是科学院院士。30人当中包括钱学森、王大珩、王选、路甬祥、师昌绪、朱光亚、张光斗等人。

  葛能全,这么做也合乎规范,因为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请示》中就明确了工程院建立后与中国科学 院(学部)是互不隶属的两个最高学术机构,但要保持两院的联系,允许少数成员交叉当选,兼有两个称号。

  “但第一次院士选举,30人兼有两个称号,并不同于自然的交叉当选,而是一种特意安排。”第一次遴选工程院院 士,由于时间紧迫,没有向各省铺开,只在64个部委以及45个筹备领导小组成员中确定了108名候选人,最终选出了6 6名首批工程院院士,另加交叉当选的30名科学院院士,一共是96名。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钱昊平北京报道

  -新观察

  科技体制改革是民族自新的基本条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用单一的标准评估其中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显然是无法衡量的。1 994年成立的中国工程院,一方面实现了中国工程技术界的荣誉性褒奖,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水平的横 向整合。同时,当时的工程院也是科技发展体制与国际接轨的一次尝试。毕竟在当时,主要发达国家已组成了国际工程与技术 科学院联合理事会。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发展追赶国际潮流,科技发展体制与国际接轨,常常被人们认为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支持中 国科技工作者不断前进的基本动力。

  中国工程院初创之时,人们对于这样一个机构,能够在科技领域中产生什么样的示范意义其实并无把握。但是实际上 ,科学家的工作不仅是一种示范,更创造了新的规范。近代世界体系中,教育、科技体制都成为了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条件 。因为教育和科技中所产生的知识,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客观公理,这种公理对于一个民族、国家走向理性的现代化,有着极 为强大的支配作用。

  同时,改革开放30年,工程院成立14年以来,诸多经验和教训都证明,科技发展一方面是体制性的改革,更重要 的一方面则是创新观念的转变。中国工程院解决了中国工程技术学界荣誉和咨询机构的空白,却不能解决工程界技术创新思维 和大胆突破制度桎梏的理念变革。如果说要以与国际接轨作为判断中国科技现代化的一个指标,那么创新观念的接轨恐怕是更 为重要的。这是14年后我们仍然追求的一个目标。

  科技不是先验的,科技的发展也没有定势。自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制度变革中对生产力的彻底解放,也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各种桎梏的彻底解放。中国工程院的设立,只是 这种生产力解放的一个范例而已。对我们这样一个数千年来不断追求科学话语的民族来说,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的变革,其实都 有非常广阔的社会沃土。甚至今天对于工程院不要成为“高官俱乐部”、取消两院院士等诸多讨论,也正是当下国情的忧患体 现。

  原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说,中国工程院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所谓“特定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人寻找现代 化路径,探索科技与生产力直接关系的历史。我们经历过很多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这个短短的14年或者30年,其实印证 的是一个已经被一再证明的道理。无论当年科学实业救国,还是赛先生对民族性格带来的巨大改变,科学技术不可能单独繁殖 于民族的心灵。只有真正的社会变革精神和融合意识,才能够给科学创造没有政治、商业或者民族主义约束的时间和空间。

  □周庆安

  温故知新

  中国工程院成立

  我国科技界和工程界喜逢盛事———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昨日上午在中南海怀仁堂同 时举行。

  会议开幕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亲切会见了两院全体院士。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即席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两院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 我国科技事业、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

  江泽民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们的改革,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生 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更要有一个新的解放和大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将会成为中国现代化实现程度 的一个重要标志。

  江泽民指出,中国工程院的成立,必将大大鼓舞和激励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精神,必将对推动工程技术发展,提 高工程技术水平和研究、设计、建造、运行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卢嘉锡在开幕词中说,两院院士共商国家科技发展大计,同议中华振兴强国之路,在新中 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次大会,将作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4年6月4日第1版

  那时流行

  《雾里看花》

  流行时间:上世纪90年代中期

  流行指数:★★★★☆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那英的《雾里看花》,是她为1993年 3·15晚会演唱的主题曲。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人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苦,就连商业部长的皮鞋也只穿一天就开胶,为澳大利亚发射的通迅卫星 因为几个劣质器件而失败,普通百姓的遭遇就可想而知。人们打假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雾里看花》成为流行也是必然。

  1995年,那英《雾里看花》登上春晚舞台,也成为那一届春晚的经典曲目。这首貌似诉说爱情的歌曲,传唱大江 南北,男男女女们都在喊着要“一双慧眼”。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