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外国投诉者求教
“为什么我的信用卡取不了钱?”一位来中国旅游的美国人手举一张卡片质问我,他身上未带现金。
改革开放初期,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逐渐增多。中行作为当时惟一指定的外汇兑换银行,负责办理外国游客的货币 兑换业务。
当时,我在中行分管国际业务工作,接待了一批前来投诉的外国顾客。
“为什么我的信用卡不能用?为什么取不了钱?”这些外国游客十分焦急地质问我。这些游客带着一张信用卡只身来 到中国,到中国后才发现这里的饭店、商店都没法用,甚至中行也不能使用信用卡,身无分文的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当时那个年代,我自认为算是思想很开放的人,但也从来没有见过美国人手中的这张卡片。
信用卡?这是个什么东西?为什么能当钱用呢?我非常好奇。对方给我的介绍,成了我认识信用卡的最初的知识。不 过,这样的投诉让我的心里很不安,也很无奈。
一张小小的卡片在世界各地都能用,这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身边的人几乎都没听说过信用卡,于是我 决定求助外援。当时中行有一些境外机构,与国外银行也有往来,逮住机会我就向同行打听信用卡的事情,米兰银行负责旅行 支票的和美国运通的一位同行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
一张卡片,凭借磁条、签名,到世界各地都能使用,不用带上大叠大叠的钞票,方便又安全,想起有一次带着几大箱 美元坐飞机运到香港的经历,我心里萌发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中国不能有这样的支付工具?
经过近1个月的调查,我提笔写了一篇几千字的《信用卡起源》交给上级领导,并引起重视。但是对于这种新生事物 毫无经验,几个月之后,中行决定先引入外国的信用卡。
1979年,中行广东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代理东美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了中国。
不久,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中行分行先后同香港东亚银行、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以及美国运通公司等发卡机构 签订了兑付信用卡协议书。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讲述者:张联利(曾担任中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现任中行匈牙利分行董事长)
□本报记者苏曼丽整理
-新观察
信用卡从无到有金融创新需要果断
一张小小的银行卡片,折射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金融市场的巨大变迁。曾几何时,申办一张信用卡不仅需要相当的 财力,还需要层层的审核批准,而如今信用卡的促销活动已经成为闹市街头的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某商业银行内部的宣传口 号甚至是“像卖白菜一样卖信用卡”。
这样的变迁值得欣喜,也值得高度警惕。
信用卡在物理意义上只是一张卡片,但是从现代金融业来看,信用卡行业的发展成熟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一方面信 用卡的出现实现了对现金的替代,大幅度提高了支付效率,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功能可以有效 地引导和刺激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从国外发展的经验看,信用卡使用的普及和便利程度可以作为判断金融业发展程度的 重要依据。就此而言,信用卡从“王谢堂前燕”步入“寻常百姓家”,当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幸事,当年大力鼓励信用卡发展 的人士理应被历史所记载。
但历史经验同时表明,金融业务创新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会创造更多的市场风险,甚至会挑战监管者的制度建 设能力。
自从信用卡诞生以来,海外市场的金融风险就与之共存。恰恰是因为其便利交易和透支消费两大特点,成为许多恶意 欠款者的天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数年前,韩国政府一系列鼓励信用卡业务的宽松政策最终导致了信用卡危机的爆发。而“卡 奴”激增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在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也不乏见。到目前为止,内地尚未出现严重的信用卡危机问题,但信用 卡果真变成“大白菜”,那么只怕市场风险也不再遥远。
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正是如此一把“双刃剑”。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创新,但是创新很难避免催生市场风险。在 中国市场经济初创时期,并不存在这一问题,当时只要是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事物即可鼓励。然而时至今日,改革开放推进 、金融市场创新已进入到攻坚阶段,如何以最小的损失和风险换来经济发展和金融成熟,已然成为一道难题。与此相比,信用 卡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个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定价体制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步骤与管制、金融期货产品的推出与创新等等 ,才是更大的难题。
从目前情况看,几乎每一项大的金融创新在陷入争议与反对声时,相关的金融市场改革推进也会游移变化。政策决策 部门一直试图寻觅最佳的条件和时机,但遗憾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错过最佳的改革推进时机,而因为推进迟缓所累积的 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掣肘经济金融发展的因素。事实上,金融风险根本可能完全被避免,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固然需要警惕 风险,但从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看,更需要决策部门果断推进的大智慧。在这一点上,信用卡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可谓是 一个经典例证。
□马红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一日三十年--6月28日
●1986年邓小平谈改革政治体制,增强执法观念
●1992年科学家钱三强病逝
●1993年中国银行重返欧洲市场
●1995年花冈事件幸存者向日本提起诉讼
●1997年国务院授权香港政府接收原港府资产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通过
那时流行
冰棍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
流行指数:★★★★☆
冰棍又被叫作棒冰、雪条、冰棒等。它是把水、果汁、糖等混合搅拌冷冻而成的冷食,用一根小棍做把。
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与雪糕相比,冰棍里水的成份大,奶或奶油含量少或没有,质地也更硬。
水加白糖和糖精做成的冰棍是内地人最早的冰棍。1950年左右登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街头巷尾几乎每天 都能听到“冰棍嘞,冰棍嘞!”的叫卖声。卖冰棍的人一般推着自行车,里面铺上小型棉被,冰棍放在其中。五分钱一个,销 量不小。
当时冰棍有香蕉的和绿豆的,还有把这两种成份合成的。后来,随着冷饮品种的丰富,冰棍也逐渐变得不再热销。
民间记忆
最后一次见到土房子
近年来因为旅游热兴起,出现了用新泥加固的烽火台。每次看到烽火台,我都会想起当年父母下放时居住的土房子: 一种将黄土不断填进两块预先设定好厚度的木板间,夯实后(人称“干打雷”)依次一层层向上堆砌成墙体,最后以圆木及捆 扎成把的芦苇封顶。
那是我最初的家:半透明塑料布当玻璃窗,里外只有两间屋子,没有电,每晚煤油灯照明。
改革开放后,随着兵团城市化管理进程的推进,父母跟别的职工一样,逐步完成了从土房子到砖土混合房,再到砖房 的过渡,直到后来迁入两室一厅结构的纯砖房。
有一次回老家时,陪母亲为一位刚落户的新移民送些生活用品。在那儿,我再一次见到了儿时记忆中的土房子。
当时,我进屋后,感到极不适应,很快就从屋里走到屋外亮堂处说话。
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在我的出生地,见到纯土木构造的房屋。
梅妮楚宝(文章来自人民网强国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