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装部?这是一块怎样的资产?怎么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资产中?
15年前,当青岛啤酒登陆香港股市的时候,许多香港股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这就是大陆企业在境外上市融资的第一幕———即使是简单的资产评估环节,也处于“懵懂”状态。
从这种“懵懂”的起点出发,如今内地在港上市公司已近400家。其市值已超香港联交所股票总市值的一半。
困境·接触
港方来访,朱镕基拍板“选10家左右企业去香港”
上世纪90年代初,内地企业经过15年的改革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环节上,纷纷遭遇“ 瓶颈”。
“急需要钱。这是大家的共识。”青岛啤酒前董事会秘书袁璐告诉记者:“啤酒企业当时都是靠国家拨款。后来拨款 取消了,企业发展受到严重的资金制约”。
为了走出困境,当时国内企业正在探索的,就是“到底走承包制、还是全民所有制,抑或是股份制”。
同样面临问题的,还有香港。为了扩大港资的投资渠道,同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港人也看上了大陆。
1991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成立“中国研究小组”,负责研究内地公司在港上市的可行性。
港方向国务院建议,“设立一套规范,让需要国际资金的内地企业可以进入香港筹集资金”。同时,港方还邀请大陆 派人,去香港研究内地国企上市的可能性。
这次寻求“破冰”的实质性之举,得到大陆方面的积极回应。
当时大陆对境外上市的利弊尚无定论,不便用官方的名义直接谈,就先成立了一个专家组。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 刘鸿儒等人,作为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客人于1991年12月20日到28日到香港做了考察。
据刘鸿儒回忆,当时考察分析,在香港上市“有利”的方面很明显。不利之处,比如有人担心,是否会与支持沪深两 地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冲突。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虽然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利弊兼有,但利大弊小,应当积极而又审慎地进行”。
这一结果,于1992年4月向国务院汇报。当时决定:香港上市要慎之又慎,首先要搞好上海、深圳两个证券市场 。
就在这一月的月末,4月29日,香港联交所主席李业广到访。在和朱镕基面谈时,李业广又提出内地企业到香港上 市的问题。朱镕基当即表示:选择10家左右国有企业到香港上市,并同意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负责此事。内地由刘鸿儒牵 头,香港方面则由李业广牵头。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田丛北京报道
-新观察
企业海外融资来的不只是钱
从时间先后看,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历史稍落后于境内发行。1992年1月13日,A股市场第一只股票兴业房产 在上交所上市。一年后,青岛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然而,A股市场在时间上的优势却与制度缺憾相伴,稍稍迟滞的海外融资 则从发轫伊始,即严格遵循了现代资本市场融资规则。
时至今日,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甚至是美股,内地投资者早已耳熟能详。投资者之所以关注海外市场,除了全球股 市行情联动因素外,对比不同市场制度建设的差异也是重要原因。
以后者为出发点,再来翻看中国企业十几年来的海外融资行为,其间之变化耐人寻味。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的目的和要求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当年纯粹“融资拿钱”的目标不 同,当下的中国已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资金,民间财富也数以万亿。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并不“缺钱”。企业发 行股票的目标也不再仅是为了“拿钱”,而是期望上市给企业带来深刻的制度变化。
青岛啤酒首家发行H股,让内地企业开始领略海外市场的财务、监管以及交易规则。企业虽然必须付出一定的“学费 ”,但同时也享受到规范的股份制体制、完善的监管制衡给企业带来的强大制度动力。
历经十几年的发展,A股市场基本上贴近了成熟资本市场规则。就此而言,似乎又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既然不 缺钱了,制度也渐次完备了,国内企业为何还要积极致力于海外融资呢?
答案是,融资不再是为了钱,不再是为了学习股份制,而是为了引进国际同行的管理与技术经验。
回顾近几年知名国企海外融资的经历,其中社会争议可谓巨大。例如,几家大型国有银行,其发行都遭遇“贱卖”的 质疑。而中国石油更是成为众矢之的,其H股享有“亚洲最赚钱”的美誉,而A股却让投资者经历了惨跌。由此,市场普遍质 疑:内地与海外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有天壤之别。
这些争议,其实体现出的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成熟,表明投资者已经不再唯海外融资是瞻,而是客观地从切身角度判 别海外融资带来的利益得失,并据此发出权利诉求。不过,需要反思的是,内地投资者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如何更加清晰 地考量海外融资所带来的实质性提升,以及海外投资者的价值评估体系。
从长期看,市场趋势是内地投资者向海外投资者靠拢,而不是相反。只有抛弃“愤青”般的偏激态度才能更顺畅地度 过内地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嬗变。需牢记的是,内地企业海外融资带来的绝不只是“钱”。
□马红漫
-民间记忆
从理发店到美发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理发店,格局都差不多。一间平房,木头门吱吱作响。黝黑的墙上镶着大镜子,很多地方掉水银 了。里面两三张粗笨的旋转椅,中间一个大煤炉,上面坐着一桶水。一天洗头都指着它了。
理发店里,总是男人多,很少见女的。墙上有个小黑板在记着数字,客人在上面“排队”。
发型,当然没有多少选择。师傅们的标准就是“大点?小点?”
改革开放后,理发店有了烫发吹发等项目。那时是“电烫”,把头发卷在夹子里通上电,十几分钟后就好了。那时的 发型有点死板,洗完头收拾起来很麻烦。
后来,又出了“化学烫”、“离子烫”,还有发胶等辅助材料。
30年过去,理发的地方更多了,但是“理发店”却很难见到了,都改成了“美发中心”、“造型室”。师傅们,不 ,是“造型师”都有编号,顾客一般不用排队,可以指定。
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年轻人,喜欢把头发染上一缕缕白色。女孩子漂亮的自然卷发,要花大价钱拉成 “清水挂面”的直发。
改革开放,让人们逐渐有了“个性设计”的理念———你的头,可以自己做主了。
-那时流行
“金庸”
流行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流行指数:★★★★☆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世界华语文化圈一股刮了数十年的旋风。其流行之状,几乎可以这样形容:数以亿计的年轻人, 即使没看过完整的小说,也熟悉郭靖、韦小宝等角色的名字。即使不熟悉名字,也听过“降龙十八掌”等招数的名字。
除了文字载体,其他媒体也把金庸小说反复演绎到必须编号才能区分的地步。例如,1983版无线TVB的射雕, 2003央视版射雕等。
从1955年金庸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开始,至1972年在《明报》刊载完《鹿鼎记》并封笔, 这一阶段金庸小说被称为“旧版”,即最原始版。
其后,经多年修订,金庸小说又有“新版”、“新新修订版”。
金庸小说为啥风靡华语圈?金庸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有人常问我,为什么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当然其中 原因很多,不过,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而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
一日三十年--6月29日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正式施行
●1993年青岛啤酒在香港挂牌招股,成为大陆首家境外上市的国有企业
●1993年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北京成立
●1994年中国与安道尔公国建交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