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03期:张爱玲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6日10:30  新京报

  总第203期[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美逝世,上世纪80年代内地刊出其作品引发张爱玲热]

  一日三十年——9月8日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夺首金

  1979年中国运动员陈肖霞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女子跳台跳水比赛中获金牌,为中国运动 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赢得第一枚金牌

  ●我国第一次拍卖土地

  1987年深圳市以协商议标形式出让有偿使用的第一块国有土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土地拍卖活动 ,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重视

  张爱玲们重又来,从无人知晓到排队求购

  驾车沿着美国洛杉矶10号公路向西,途经市中心成片高楼后,换成向北的405号公路,然后下高速公路,到了西 木大道,向左一拐,到了一条叫罗切斯特的街道上。

  13年前的9月8日,在这条街道上的一所公寓的206号房间中,一位体态瘦小,身着赫红色旗袍的华裔老太太, 十分安详地躺在空旷的大厅中一张相当精美的地毯上。桌子上,有一叠铺开的稿子,有一支打开的笔。

  这个华裔老太太就是张爱玲,她的遗体一星期后才被发现。

  崇尚“出名要早”的张爱玲,1952年离开上海,此后虽在内地销声匿迹,却在改革开放时期“红得发紫”。

  然而,文学研究者、美籍华裔教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内地,使张爱玲的名字和她 的作品(包括钱钟书、沈从文、林语堂、路翎等一批作家),像“出土文物”一样浮出历史地表。

  此后便有了《收获》刊出的《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业内评论渐多,读者爱不释手,张爱玲迅速走红,形成内地 第一次的“张爱玲热”。当然,那一批被尘封已久的作家,如钱钟书、沈从文等也在同期走红。

  内地小范围作家研究者阅读张爱玲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倾城之恋》如此写道,而沦陷的上海,是张爱玲的成名地。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父张佩纶是清朝御吏,祖母是李鸿章之女。1942年,张爱玲回到上海,23岁 时以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走红,成为当时文坛上的一颗耀眼明星。1944年,张爱玲与时任汪伪政府宣传部 政务次长胡兰成结婚,1952年离开上海,从此销声匿迹。

  对张爱玲研究产生推动的,是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1961年,曾与张爱玲当面交谈过的文学史家夏志清出版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首次进入中国文学 史。

  1979年,这部书中文版在香港出版,引起内地学者注意。因为改革开放,内地与香港的交流逐渐增多,许多学者 到香港后都会顺带捎回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张爱玲由此进入内地。

  作家止庵回忆说,当时从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中国现代小说史》用了26页论鲁迅,却花了42页论张爱玲,就非 常想看到夏志清的这本书。1991年,止庵到香港专门买了一本。

  “夏志清在这本书里面推出了四个人,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和师陀,前三个人因此声名鹊起,尤其是张爱玲和钱 钟书。我问过我父母,他们当时在上海,压根儿没听说这俩人儿。”止庵回忆说。

  《张爱玲传》的作者于青回忆,自己1978年在北大读研究生之前,从未听说过张爱玲的名字。

  “我们这批‘老学生’如饥似渴地找书读,越是未曾闻识过的,就越是有兴致。”于青说,后来他们从图书馆尘封的 “库本”中找到张爱玲的《传奇》,还有钱钟书、沈从文、废名、路翎等人的作品,“这骤然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史观,那真是 一种冲击”。

  当时,于青和他的同学常交流读后感,推荐新发现的书目,其中张爱玲是常谈的节目。

  大概是1979年,于青他们磕磕巴巴读了夏志清英文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越发相信,张爱玲是不应被文学史 遗忘的一位杰出小说家。

  于青说,七十年代末,内地就是这样重新发现张爱玲的。

  刊发张爱玲作品“有一点点顾虑”

  真正促成张爱玲进入内地文学评论界和作家关注的还是《读书》和《收获》。

  据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子善教授介绍,内地最早研究张爱玲的是张葆莘,1981年10月,在《文汇月刊》发表《张 爱玲传奇》,不过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反响。

  1984年,《读书》和《收获》杂志同时发表了作家柯灵的《遥寄张爱玲》。《收获》杂志同时刊登了张爱玲的成 名作《倾城之恋》。自此,张爱玲作品进入大众视野。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回忆说,柯灵《遥寄张爱玲》在写完以后,被当时《收获》杂志的负责人肖岱看到了,当时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书》约走了,肖岱认为柯灵的文章写得很好,考虑到《读书》和《收获》的读者对象不同,加上当时《 收获》有一个介绍作家的作品专栏,每期推出一个,在刊登一篇作品的同时,也刊登一篇有关作家创作的评论。

  就这样,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和《倾城之恋》一起刊登在《收获》杂志上。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记得,“我们发表张爱玲作品,还是有一点点顾虑。但是,她的小说确实很好,估计发出 来即使有一些争议,问题也不大。”

  张家亲属登门感谢一代作家受影响

  柯灵的《遥寄张爱玲》发表后,看过文章的张爱玲的姑妈和姑夫一起找到柯灵,感谢他为张爱玲说了公道话。

  作家阿城在《收获》杂志看到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多年以后,阿城在文章中写道:“一九八四年底,我在《收 获》杂志见到《倾城之恋》,读完纳闷了好几天,心想这张爱玲不知是躲在哪个里弄工厂的高手,偶然投的一篇如此惊人。” 而作家苏童将张爱玲的一部作品选入“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称张的作品是“标准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 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

  苏童说,“我读张爱玲的作品,就像听我喜欢的音乐一样,张爱玲的作品不是古典音乐,也不是交响乐,而是民谣流 派,可以不断流传下去的。”作家叶兆言能读到张爱玲的作品要归功于旧报刊。

  “在那些发黄的纸张里,我翻到张爱玲的文章,真是幸运。

  张爱玲的文章属于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叶兆言回忆,同学只要一看到张爱玲的东西,必定提醒对方不要错过。

  叶兆言甚至认为,张爱玲的作品让寝室的夜晚不再孤独。“大多数读者恐怕都和我们一样,或是觉得张爱玲应该一心 一意写小说。”贾平凹把张爱玲称作“会说是非的女狐子”,看了她的散文,叫好不迭,又去找她的小说,在香港访问期间单 挑张爱玲的书买。

  “当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深。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要读。” 贾平凹坦诚自己对张爱玲作品的迷恋。

  内地出版社推出近百种“涉张”图书

  80年代学术界的研究带动了张爱玲著作的出版。出版者一开始比较小心,出版其作品大都打着“研究和教学”的名 义。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现代文学作品做原本刊印,收载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1985年,上海书店 出版社出版了《流言》影印本,1987年又出版了《传奇》。其它多家地方出版社影印或编印了多部张爱玲的小说集。

  1992年,出版界摸准了大众阅读取向,出版张爱玲著作。当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四卷本《张爱玲文集》。 花城出版社、浙江文艺社、台海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四川文艺、三联 等都出版过张爱玲图书,总数超过50种。

  1995年9月,张爱玲在美国逝世,张爱玲再次引起瞩目。一些国内报纸均做了重点报道。由文学研究界开始的“ 张爱玲热”,此时扩散到公众领域。

  据陈子善教授统计,内地众多出版社,总共推出了近百种有关张爱玲的图书。另外,一些研究张爱玲及其作品的书籍 ,也顺势走红。

  就连内地众多高校教材也用了约八百多字评价张爱玲。尽管评论“笔墨相当经济”,但指出了“张爱玲本人的天才成 份”。

  无数的大学生从这些书中知道了张爱玲,按照陈子善的说法,在高校中文系学生的论文中,研究张爱玲的一直名列前 茅。

  购书者排队盗版者“应运而生”

  在“张爱玲热”中,张爱玲研究者金宏达、于清主编的《张爱玲文集》影响最大,这套正版发行量达五六十万套的书 ,更引来了遍地开花的盗版。时任安徽文艺出版社编辑的江奇勇说,盗版远远超出正版,数量无法估计。

  《张爱玲文集》是1992年出版的。起初,安徽文艺出版社认为这书很可能卖不出去,把它当作赔本项目,在出版 进度上略有延迟。

  当时安徽文艺出版社社长粱长森到中央党校学习,于青特地找到他,说明这套书的价值和意义。最后,粱长森拍板推 出。江奇勇说,1990年和1991年的图书业不太理想,到1992年开始复苏,这套书首印了5000套。

  不久,他们发现,必须加印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1995年和1996年,这套书迎来了真正的销售高峰。各地发 行商和书店先把款打入出版社账户,排队等着发书。由于印刷厂忙不过来,拿不到货的客户非常着急,一再催促,有些书直接 就被发行商从印刷厂领走。

  因此,《张爱玲文集》盗版书“应运而生”。江奇勇说,不仅外面的人盗版,就他知道的情况,出版社内部有人和外 面勾结起来盗版。

  “张爱玲、李泽厚、傅雷作品,当时是安徽文艺出版社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三块项目。”江奇勇说。

  1995年,张爱玲逝世,国内一些媒体进行了报道。此后一两年时间里,读者对张爱玲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张爱 玲著作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

  而在上世纪80年代被批判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2005年7月终于与内地读者见面。

  对于张爱玲及其作品的争论未完

  张爱玲热兴起后,其人其作一直存在争议。

  前几年,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准备在张爱玲故居挂牌,作为名人故居保护起来。媒体报道之后,上海学者陈福康撰文, 严厉批评张爱玲并反对此事。最后,此事作罢。

  2005年,陈子善参加香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时候,有学者提出,下次会议应在内地举办。

  陈子善回来后,积极筹办张爱玲学术研讨会,并获得批准。不料,有人提意见反对,学者王元化也劝会议延后。后来 ,会议取消。

  陈子善感到不解,他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判断,可以见仁见智。

  今天,对于持续很久的张爱玲热,也有人认为“过了”。

  《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认为,张爱玲的作品确实不错,但现在捧得太高。

  “像《色戒》,实际上是一部失败的作品。”程永新说。

  □本报记者张弘北京报道

  -新观察

  尘封文学重现见证时代成长

  四十年的时间,一个叫张爱玲的名字两度流传。四十年前,一纸风行上海孤岛,是豪门名媛,是才子佳人,是流行偶 像;四十年后,绝代芳华逝去,身为汉奸前妻,却以华美的文字,再度成为文学之后,甚至改写了现代文坛的座次。

  在改革开放之后,张爱玲为什么会梅开二度呢?

  “文革”刚结束时,名作家涌现的速度堪比流行歌手,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凭一部短篇小说,就可以闪亮登场,成 为万民敬仰的文化偶像。刘心武、卢新华、张贤亮、蒋子龙、沙叶新等,无一不是“一炮走红”。

  文学在当时,扮演了思想解放先锋的角色,作家们控诉“文革”、感慨青春、憧憬未来,成了深受创伤的群众的精神 领路人。那时候的作家,像知识分子,像思想先锋,像群众领袖,但就是不太像作家。那时候的文学,像控诉信,像檄文,但 确实不太像文学。那时候的小说,如在当时振聋发聩的《班主任》,如感动了不少读者的《哦,香雪》,再过若干年来看,实 在简单粗糙得可以。

  但文学必然要回归文学。当文学的极度干渴终于过去,世俗的生活漫步走来,人们的审美渐趋正常,他们的期望值就 高了,从“文革”中走出来的作家们,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之胃。而耽误了时光,同样要恢复元气。远水解不了近渴,人 们如饥似渴,于是他们想起了被扫到历史角落的张爱玲。

  张爱玲小说的文字之美,内容的世俗之美,是人们喜欢她的原因。而社会的开放,观念的宽容,让人们可以忽略她的 封建出身,“不堪”身份。当文学不再是革命,当文学就是文学,张爱玲也就红得水到渠成。

  其实,跟张爱玲同时走红的,还有不少作家。如周作人、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都重新成了畅销作家。这些被历 史裁决过,甚至被批判过的作家,都纷纷老树发新芽,与张爱玲一样,作为大师被抬回文坛。这些曾经的遗老们,携着他们或 灵性或幽默的文字走来。

  文学作品的逐渐丰富,所供选择的日益多样,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在时代变化的大前提下,文学回归到文学本身。

  张爱玲们的回归,有多种意义可以解读,如象征着文学的归来、作家向旧身份的告别,还象征着社会逐渐走向成熟。 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的被发现,与其说是考古发掘,不如说是变化的时代对文学作品的宽容吸纳。一批尘封已久的名家名 作重见天日,见证着的是一个新时代的茁壮生长。

  □潘采夫

  温故知新

  文艺论争应学傅雷和张爱玲

  本报讯最近的文学批评界,有一种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斤斤计较着一些本不应该争论的话题。

  这使人想起了傅雷先生。

  四十年代初的上海文坛,腾空而起一颗耀眼的彗星,天才奇女张爱玲的出现,使当时的上海文坛喜出望外。一时间好 评如潮,各种赞美文章、吹捧字眼充满了报纸杂志。

  就在此时,一篇署名迅雨的文章一反众人之向,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了犀利的分析。在这篇《论张爱玲的小说》评论 文章里,傅雷用详细的理论分析,高度评价了张爱玲小说艺术技巧的成就。尤其对《金锁记》,他称其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 获之一”;同时对《连环套》提出指责和批评。文章写得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艺术感觉,既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又不失科学的艺 术分析,是对张爱玲小说批评最严肃、科学、认真的文章。

  对傅雷的批评,张爱玲还是有被说中的不快。当时她沉默了一段以后,终于拿起笔发表了一篇随笔,实质上对傅雷的 批评说了一个“不”字。张爱玲详尽地表达了自己的文艺观甚至人生观。于是,她回答傅雷:“我的本意很简单:既然有这样 的事情,我就来描写它。”批评的双方都是只对作品不对人,委实是文坛不可多见的诤文与诤友。

  回顾这段往事,再联想到目前我们的文坛,想起了当年的傅雷先生。对于我们眼下开展健全的富有建设性的文艺论争 ,应该是有所启迪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5年8月8日第10版原题《想起了傅雷先生》

  那时流行

  侦探小说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

  流行指数:★★★☆☆

  1981年,中国第一部侦探小说《刑警队长》在上海出版,首印20万册,很快销售一空。80年代以后,翻译侦 探小说大量出版,总数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侦探小说一度走红。中国侦探小说脱胎于古代传统公案 小说,发端于西方现代侦探小说的译介,经历了二十世纪初叶、中期和世纪末三个繁荣期。

  不过,由于小说形式多样,品种齐全,人们选择的机会增多,此后的侦探小说也渐渐恢复正常态。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