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195期:学习赖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6日10:30  新京报

  如果赖宁还活着

  赖宁,34岁,如果他还活着。

  他离开黄和榕20年了。

  20年,对于一个母亲来说,不过是把尖锐的痛苦包裹成另外一种形式。像远处传来的鼓声,闷闷的,却无处不在。

  黄和榕常常梦到赖宁。

  梦里,赖宁是14岁的模样,拉着妈妈的手,不停地说。每次醒来,她都想不起赖宁说些什么。只记得,她一直点头 ,赖宁咧着嘴笑。

  她对赖宁不再受关注毫不在意。她说,赖宁退出历史舞台是早晚的事情。家里,永远有赖宁的位置。

  赖宁的父母1992年从四川石棉县搬到了绵阳。今年,他们经历了地震和唐家山堰塞湖的疏散。两位老人已经退休 ,赖宁的妹妹赖彬上完大学,在绵阳一家中学教书。

  生活过得很平静,一家人很有默契地很少谈到赖宁。8月27日,在赖宁家中,黄和榕说起赖宁,一提话头,眼角就 有点湿。

  她说最遗憾的是,没有把这么好的孩子抚养成人。

  14岁少年调皮又爱作怪

  这个孩子身体不好,经常流鼻血。爬山时,一流鼻血,赖宁就会把左手举得老高,样子看起来有点滑稽。好友李林洲 的母亲管他很严,赖宁找他玩,需要打暗号。有时候是模仿猫头鹰叫,有时候把石头往瓦房上扔。

  他爱读书。除了科幻,还喜欢读玉娇龙传奇。李林洲记得,玉娇龙在《古今传奇》上连载,书一到,赖宁把他拉到家 里,两个人趴在阳台上,赖宁眉飞色舞地给他讲。赖宁平时话不多,讲故事水平却很高。讲到高兴处,就在阳台上比划起来。

  赖宁胆子大。在坟地里,有的坟露出棺材,棺材也破了个洞。赖宁非要进棺材里看看,手伸进去乱抓,结果抓到了骷 髅头,几个孩子吓得四处逃窜。走悬崖,进山洞,赖宁从来不胆怯。但是,这也只是在山旁长大的孩子的寻常举动。

  几个和赖宁一起玩的孩子都叫赖宁“头儿”,很多事情都是他发起的,探险队,找水晶等等。赖宁认定了的事情一定 要做,有时候他的计划没人响应,赖宁会“哦”一声,然后闷声不响地自己去做。

  对朋友,他也出了不少歪主意。李林洲每次晚回家,都要找借口。在他回家前,赖宁总是已经为他想好了借口,告诉 他今天要用哪个理由了。一个朋友被一家人欺负了,他们几个就去偷那家人的葡萄。

  “我们记忆里的赖宁更加有血有肉”,李林洲说,宣传里的赖宁的事迹大多实有其事,但在同学脑子里的赖宁更真切 。

  和赖宁一起救过火的周伟说,他很少看关于赖宁的报道,觉得那种集中和拔高,让他们感觉不像自己的同学了,“太 正了,太完整了”。他尤其记得当时宣传赖宁时说,他用太阳光在木板上烧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在周伟看来,大家 都会这样烧着玩,诗可能是随便选了一句。但赖宁死后,这句诗似乎就别有意味了。

  李林洲记得,当初也有同学觉得奇怪,和大家一起朝夕相处的人,突然成了英雄,会觉得很不适应。提到赖宁,有人 会说,“好调皮哦,又爱作怪”。

  孙云晓在《赖宁的世界》这本书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创作这部作品是为了实现我的一个梦: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 中国男孩子的世界,一个充满雄性气息的世界,一个具有高气质、高追求的世界。”赖宁在他眼里,不是一个正统的小英雄。 他有些出格,不是一个样板英雄。

  但是在大规模的宣传下,这个有些出格的小英雄,给更多人的印象是一个救火的好孩子。

  如果不救火牺牲没有人会注意他

  在赖宁牺牲前半个小时,他留下了一张照片。大卡车拉着一群救火的孩子准备下山,赖宁在卡车上,架着一副大眼镜 ,微微地笑。

  之后,他和两个伙伴跳车,“再向火山行”。

  石棉,川西的一个县城,气候干燥,每年都会有山火。

  上山扑火,当时是县里的传统。那时候,小学生去扑火,林业局会派人到学校,学校会在大会上表扬。赖宁小学时曾 经被表扬过多次。

  1988年3月13日,那场大火非比寻常。当天风很大,火就在离县城最近的山上。整个县城笼罩在一片黑烟中, 没有什么犹豫,县里的人都自发到山上扑火。周伟去找赖宁时,赖宁已经上山很久了。

  扑了几个小时后,县里开始组织学生下山。周伟和赖宁还有另外一名同学都上了车,赖宁来得早,有些疲惫。后来停 车时,他们看到下山的地方有条火线又烧起来了。赖宁提议边灭火边下山,三个人跳下了车。

  后来的事情在周伟的脑海里有些模糊了。风向一转,火冲他们卷过来。火光一闪,他只记得绝望和恐惧,“就像这次 地震”。他不知道自己怎么滚下了山,而赖宁,被火裹住,没有逃出来。

  周伟知道赖宁死后,更多地被这种生死的问题缠绕着。

  每次想起一块儿生活的小伙伴没有了,而他也是从生死一线中跑了出来,他就会思考很多,关于人生和死亡。

  而死后的赖宁,被推上了一个时代榜样的位置。

  1989年初,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看到赖宁的消息后,认为赖宁品学兼优,为保护国家财产英勇牺牲,安排人 赴当地考察。作家孙云晓承担了这个任务。

  孙云晓开始并不想去,他写过一篇论文《论树立少年儿童榜样的科学性》。他统计了一下,从新中国成立到1985 年,全国树立的省级以上的少年英雄36个,其中90%左右都是上山救火、下水救人、与坏人搏斗、抢救公共财产等牺牲的 。他认为这样的导向有问题,赖宁的上山救火不值得宣传。

  但他后来看了材料发现,赖宁有探索精神,又有开阔眼界。他觉得,赖宁值得去学。

  但是后来孙云晓也发现,不管赖宁多么优秀,无可回避的就是他救火牺牲的事实。如果不是救火牺牲的话,人们根本 不会注意他。有不少人认为赖宁的牺牲是最伟大、最值得学习的。

  在一开始,救火和自我保护就隐隐成为学赖宁的一个矛盾。

  1989年学赖宁的活动铺开,形成全国上下学赖宁的高潮。背赖宁日记,联欢会朗诵关于赖宁的诗歌。捅马蜂窝, 找水晶,一度成为一些孩子效仿的对象。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张寒实习生张瑜四川报道

  -新观察

  理想主义精神永远不应过时

  二十年前那位在山火中丧生的少年英雄,乃是一代人共同的记忆。“赖宁”这个名字也许已渐渐淡去,但是,无论你 是否承认,他都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于是也很可能影响了这一代年轻的中国人。

  回顾当年轰轰烈烈的学习活动,似乎与此前我们“树典型”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赖宁 ”,可能更加真实,更加可爱和勇敢。在他身上,寄托着少年的许多梦想,以及少年人的理想主义激情。

  笔者在念小学时,学校曾组织学习《赖宁作文日记选》。该书选录了赖宁生前的作文、日记和读书笔记,记录了他九 岁到十四岁间见诸文字的情感和体验。

  当时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少年的探险精神和惊人的求知欲,他特别着迷于“征服陡峭的崖壁,进行探险活动”。

  在他生前,这些作文、日记的原稿甚至不为父母所知。他的父母在序言中说:“对赖宁的内心世界,在他生前我们并 不十分了解。”这个细节发人深思。我们真正了解这个少年吗?我们真正理解他所代表的精神吗?不少论者质疑作为宣传对象 的“赖宁”的真实性,其实他们是反对“神化”任何人,更何况一个才14岁的少年。这些批评,或许都是对的。把人抽象为 “高大全”的道德符号,在今天只能招来反感。

  但是,人类的精神世界、人类的历史,从来也不是理性的计算所能完全解释的,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忽略了更加深 刻的意义。

  罗马统治末期,英格兰出了个大英雄,率领民众抵抗异族入侵,他被称为“亚瑟王”。他的英雄传说很多,但后世学 者怀疑其真实性。对此,丘吉尔这样说:“这些事情并非虚构……那全是事实,因为那故事比事实更壮丽,更动人,早已构成 人类精神遗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们从此知道,当他们为自由、秩序和尊严而斗争的时候,即使牺牲了,他们的光辉业绩会博得永恒的纪念。“英雄 确实都只是人,但是,人的身上也会有”神性“,这种”神性“,正是我们所歌颂的人性的一部分。赖宁的故事,可能”比事 实更壮丽动人“。赖宁代表着一代人对于崇高道德的理解,代表着一代人的善良、勇敢、求知若渴以及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 神。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向我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当我们看到他的名字时,我们就会唤起心中的理想主义激情。

  □李耀国

  民间记忆

  “用生命做代价实在太昂贵”

  妈妈今天给我买了《英雄少年赖宁》这本书,我一口气把它读完,有许多感慨,又有许多遗憾。

  确实,赖宁是一个“四有”新人的典型。他除了酷爱读书以外,还喜欢探险;他胸怀大志、爱国爱民;他勤于动手, 热衷科学试验,富有创新精神;他兴趣广泛,求知苦渴,全面发展。当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蒙受严重损失时,他不惜牺牲生命去 保卫。14岁的赖宁把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参加扑灭山火的战斗,至死也不后退半步……在他的心目中,“人民利益是高于 一切的。”这就是赖宁精神的实质,也是我们每个少年都应该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赖宁精神确实可贵,可也让人非常遗憾。无情的山火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是无能为力的,何况是一个未成年人? 当然,我们不能说赖宁这么做不对,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他用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我认为实在太昂贵了。像他那样胸怀大志、 热爱大自然、求知若渴的人,如果他能活着,将来对国家的贡献会更大。何不留住生命,为我国将来的消防或环保事业做贡献 呢?这样既不让父母伤心难过,将来又能为国家做贡献,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我认为社会发展到今,社会各界应该重视、 大力宣传《儿童保护法》,儿童做了好事要表扬,但是不能刻意模仿赖宁的行为,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昆明刘家湾小学五年级学生段可馨写于2004年

  一日三十年8月31日

  ●首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单夺冠

  1980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郭跃华、李振恃分获第一届世界杯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冠、亚军。

  ●第一座现代化露天煤矿投产

  1984年中国自己设计、建设的第一座现代化露天煤矿———霍林河南露天矿在内蒙古自治区建成投产。该矿是霍 林河大型露天煤矿的第一期工程,年产煤300万吨。

  ●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

  1993年中国第一座引进外资、设备和技术建设的大型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成功,并 网功率为4.5万千瓦。它也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商业核电站。

  那时流行

  《再向虎山行》

  流行时间:上世纪80年代末

  流行指数:★★★☆☆

  《再向虎山行》是香港亚洲电视制作的一部武打片,由徐小明执导,梁小龙、董骠、米雪主演,在内地首播时掀起收 视高潮。

  随着此剧的热播,街头巷尾随处都能听到人们唱这部电视剧的插曲。虽然那时大家对粤语歌曲中的歌词还不甚了解, 经常会把“留步,喂,留步”,误听成“老包,喂,老包”。

  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喊出口时就带有一股豪气。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