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才流动全局盘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6日11:06  新京报

  -新观察

  人才,国家的元气。未来中国要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就须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 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要实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靠的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 造。那些阻碍人才合理流动,压制人才成长的劣质制度,例如当年的“出省费”,可将一个博士逼入绝境,这实际上就是不尊 重“人”,不把人才当“人”。

  我们不迷信制度,也不迷信市场,但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都已经证明,在培养、吸引、用好人才这三个环节,“体 制”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僵化的体制必然戕害人才,使有本事、想干事的人无处用武,失去信心。

  计划经济年代的种种弊端,限制人才流动的问题暴露得最为彻底、危害巨大。

  30年改革开放,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逐步冲破了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和所有制这六大限制 ,推动了人才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相互贯通,这是伟大的历史功绩,也是中国近10年经济、社会高速稳定发展的主要基础。

  人才流动,全局盘活。人人奋发努力,皆有公平机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都对个人的发展抱有美好预期,如此, 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活力的开放社会。

  不过,我们都清楚,前述“六大限制”,虽较20年、30年前有了很大改观,但今天仍然顽固地、或多或少地存在 着。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还有很多事情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农村人才的上升通道还不够顺畅,乡土人才得不到充分 承认。与此同时,广袤的农村大地又缺乏人才,如何激励人才“回乡”,这是历史难题,更是现实困境。

  另一种现象也要特别关注。改革消除了原来的各种人身束缚,使得不少人才处于“体制外”,社会活动空间拓展了, 这当然是进步。可是,“体制内”的人要“下海”容易,“体制外”的人要进入或者回到“体制内”却极其困难,这种单向流 动存在着弊端。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务员考试,是很好的破解之法,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考试,广泛吸纳社会人才,可以进一步 增强政权的合法性和治理的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野无遗贤”是值得追求的。

  回顾30年改革历程,我们基本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人才需要流动,流动要靠市场(尽管市场并不万能),人才市 场是重要的要素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人才不是哪一个地方或者单位的附属物,人才属于全社会,人才应 该流入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地方。靠单纯行政命令或人为壁垒,可能在短期内能控制人身,却必然失去人心。

  □任羽中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