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20年之后,关于“淘金者”的争论已稀松平常,谁是谁非也一目了然,但在当时却形成了一股冲击波,震动全国, 波及海外。
面对那场“风波”,我首先感兴趣的是“争论”或曰“辩论”本身。在我的印象中,会议上的争论其实是上世纪80 年代的一个独特景观,而并非蛇口青年所独有。笔者1988年曾参加过一次大型的学术会议,小组讨论时,其交锋之激烈, 其辩论之酣畅,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当时参会的有不少在读的硕士生,他们就成了挑战权威话语的发难者,也成了会场上的优 秀辩手。
在《八十年代:访谈录》一书中,李陀曾谈到,80年代的学术会议以及“会中会”和“会下会”十分重要,因为真 正的讨论和争论就是从那里开始的。因为这种论辩,“一种非常特殊的公共空间”形成了。验之于笔者的亲身体会,我觉得这 种说法很有道理。
指出这一点是想还原80年代的历史语境。事实上,虽然在1988年前后,“钱是个好东西”之观点已被一位演讲 者四处传播,但人们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蛇口青年对“淘金者”的辨析,应该是感同身受之后的体会之物, 所以就增添了许多说服力和论辩力。
“蛇口风波”像一面棱镜,映照出改革开放浪潮中,改革前沿阵地的蛇口青年面对个人现实和社会理想的冲突,也映 照出思想教育同日益变化的社会现实的冲撞。同时,“蛇口风波”
也反映了经济生活与思想观念之间的落差,以及某些旧的价值观念与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带来的一些新的价值标准之 间的冲突。
物质决定意识,蛇口青年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所以就更容易感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而在这种冲击下,其价值 观又会发生很大变化。与已经发生变化的价值观相比,思想教育还使用的是老一套话语。在发展经济的年代里,这套话语便显 出了它的落后与保守。也就是说,当经济基础发生了某种变革时,意识形态层面是需要出现与其成配套的话语。但我们当时的 话语生产机制还相对滞后,所以冲突也就变得在所难免。
今天看来,这样的讨论和观点交锋是件好事。因为通过交锋,可以辨明事理,而蛇口青年主体意识的觉醒,思想观念 的变化等问题也浮出了水面。其后,引出的那一场全国范围内的理性的思考和讨论,更是把价值观念的转变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有些问题今天再也不用去争论了,因为它已变成了某种常识。但我们也该想到,许多常识其实是来之不易的。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