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20期:首都机场裸女壁画风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0:01  新京报

  1979年10月,由张仃、袁运甫、袁运生等艺术家创作的大型壁画群,在首都机场创作完成。其中,袁运生的作 品《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画面中出现了三位裸体沐浴的傣族少女,尤为令人关注。

  海外媒体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当时正在内地投资的霍英东说 :“我每次到北京,都要先看看这幅画还在不在。如果在,我的心就比较踏实。”

  一幅原本普通的壁画,被赋予了政策风向标的特殊含义,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争议。

  有人说,在首都机场这样重要的公共场所,出现裸体壁画,是否“有伤风化”?

  壁画揭幕后不久,有关方面迫于批评压力,用一层薄纱罩住了少女的裸体,后被木板遮挡,直到1990年9月底才 又重见天日。

  当年创作壁画时,为求保险,画家袁运生一直在草稿上多加了条线,让画中少女看起来好像穿着衣服。直到壁画即将 完成,把多余的线去掉,“等发现了,也已经没办法了”。

  如今,袁运生不愿多说,“已经谈过了”。近日,袁运生的哥哥,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 袁运甫,首都机场壁画创作组副组长讲述了壁画风波的前前后后。

  引子

  李瑞环支持艺术家作画

  大概1978年底的时候,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先生找到我,要我参加首都机场壁画的创作小组。他是组长,我是 副组长,还召集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其中有我弟弟袁运生。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我们都没有想到,在艺术创作上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解放———画什么、怎么画,都让艺术家们去 讨论决定,领导既不参加讨论,甚至也没有签字审批。

  以前可都是领导出题目,让画什么我们才敢画的。后来我才知道,这次我们获得的创作机会,和李瑞环有很大关系。

  李瑞环当时是机场建设总指挥,有一天他把我叫到他家去,谈这个壁画的工作。

  李瑞环说,我们国家很穷,而且外汇储备很少,建机场的许多原材料都要到国外去买,难度很大,需要精打细算。比 如说机场里边的墙面,都按外国机场的装修方法,要花很多钱。

  “我们有这么多艺术家,为什么不能搞搞创作呢?”李瑞环说。

  我听了感觉他早有想法,把壁画形式运用到机场,既省钱,又有文化意义,一举两得。

  而且他还很懂艺术规律。当时在座的还有全国政协管文艺的领导同志,我们要向李瑞环汇报壁画创作的具体计划。

  关于什么题材,什么风格,李瑞环说:“你们艺术家去讨论,自己选定题材,文责自负就行了。”

  这个自由度一直保持到最后,我们的画稿定出来要具体施工的时候,送去给李瑞环审批,他都不签字,说这是“艺术 家的事,我没有资格来批准”。

  我们选题的时候,确实非常民主,没有受到干扰。

  画家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后定下来要画的,壁画总面积将近500平方米,除了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还有张仃的《哪吒闹海》、祝大年的《森林之歌》、张国藩的《民间舞蹈》、肖惠祥的《科学的春天》、李化吉和权正环 的《白蛇传》,以及我的《巴山蜀水》等七幅。

  其中包括传统重彩画,传统水墨画、陶瓷拼镶画、腐蚀玻璃画、磨漆画、丙烯画、油画、贝雕画等。当时,被美术界 公认为1949年以来中国美术工作者第一次大规模壁画创作。

  所有作品风格、题材和要用的材料各有不同,我们认为,这是能代表国家艺术水准的。

  □本报记者冯一萌温州报道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被封的壁画改革初期的晴雨表

  -新观察

  那一张机场里的壁画,是三十年里最具传奇色彩的艺术符号,某种程度上,甚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与化身。

  那张壁画的传奇,首先在于它不平凡的经历,一次偶然的诞生,然后被肯定,继而被质疑,被迫“穿上衣服”,再到 最终公开示人。

  改革已经过了很多年,风波已成天宝旧事,“裸画”早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且,那张壁画的背后,竟然有那么多高层人物的影子,每个人都对一张艺术品施加着影响。支持者鼓励,批判者否 定,集中在首都机场的一面墙上。而首都机场正是开放的第一个窗口。所以,一张命运多舛的艺术品,由于因缘际会,不得不 成为改革符号。

  裸体自古以来就是个敏感事物。在大一统的社会中,裸体是有伤风化的,是低级趣味的。所以,对裸体的态度,就成 为这个社会文明与否,开放与否的标志。民国时候,画家刘海粟用裸体模特作画,在当时就引起轩然大波。赞之者奔走相告, 恨之者如丧考妣,仿佛裸体一出,就世道沦丧国家必亡。而对裸体、裸画的支持,就不仅仅是一个风化问题,而是关乎社会进 步潮流的大问题,是一个民族能否开眼向洋的“温度计”。

  对于袁运生等人的机场裸画,卫道士们同样将其拔高,上纲上线,认为裸画出现,社会道德就荡然无存,社会主义就 “发黄”变质,文艺的百花园里就会毒草肆虐。

  这牵涉到了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解放,是摆脱贫穷和愚昧,走向自由和民主。而《泼水节》的裸体, 正是对人的生命的赞歌,是对艺术个性的发扬。对这幅画的不同态度,也就体现出了看待改革的不同视角。

  这张画的产生,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由一位开明的总指挥催生,后获更多领导人肯定,再遭保守者批判,直到重见 天日。一张画的命运,就这样被一双双巨手拨弄。这令人们很自然地联想起改革开放的轨迹与曲线,想起改革的反复性,以及 改革背后人的因素。所以,才有霍英东每次路过首都机场,都要专程看看那幅画还在不在,这位对改革了解甚深的人,将这幅 画当作开放政策的晴雨表了。

  一张文艺作品,承载着这样沉重的使命,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而像《泼水节》这样,引起交锋的作品,三十年中 还有很多。能得到如此的重视,改革实在抬举了文艺。

  一张画的起起落落,是改革初期阶段的一个表现。而今,再没有人对《泼水节》说三道四,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这正 是改革的目的。

  改革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再顽强的人,也抗不过开放大势。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这首诗正可描述《泼 水节》的命运曲线,仿佛正对应着改革的几个阶段,从冰冻,解冻,然后闯关,最终走上大道。□冯南

  壁画《泼水节》人物形体优美

  温故知新

  在新落成的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里,一批画作受到参观的中外人士称赞。有人说,它标志着中国壁画的复兴。美国著 名的东方艺术学专家科恩夫人参观后说,她相信北京国际机场一定会以她的壁画而闻名于世界。

  这些大型壁画主要有:《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科学的春天》、《哪吒闹海》、《巴山蜀水》等。

  最大的一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是用丙烯颜料绘制的。这幅壁画描绘的是傣族人民泼水节狂欢盛景。 这幅画由担水、分水、泼水、跳舞、沐浴、求偶等部分组成,共画了一百多个人物,这些人物体形十分优美。

  最近,邓小平、李先念、张廷发、谷牧、胡乔木等同志,以及轻工业部、文化部的负责人,相继到首都国际机场候机 楼参观了这些壁画和其他绘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赞这批作品每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题材。许多同志认为,这些壁画 是高质量的,是第一流水平的,它为整个机场建筑增添了光彩。

  ———摘编自《人民日报》1979年10月14日第3版原题《我国美术工作者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取得丰硕成果一 批大型壁画在首都国际机场放异彩参观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给予很高评价》

  一日三十年——9月25日

  ●作家周立波逝世1979年作家周立波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东北参加土地改革,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曾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三等奖。后曾任中国作协理事、湖南省文联主席等职。著作还有《山乡巨变》、《铁水奔流》、《万 里征尘》等,辑有《周立波选集》

  ●银河号货轮返航1993年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在天津新港举行仪式,欢迎“银河号”货轮返航。此前, 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多次向中国交涉,指责“银河号”货轮载有化学武器前体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并在公海上派军舰跟踪 。随后,中国检查了该轮,并未发现硫二甘醇和亚硫酰氯,美国技术人员作为顾问参与了检查

  读者文摘

  那时流行

  流行时间: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起

  流行指数:★★★★★

  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了杂志热销的情况,其中以《读者》最为著名。《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原名《 读者文摘》,后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同名,被迫改名为《读者》。

  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第二年,发行量达到42万;第三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此后发行量一路飞 涨。在火车上,在轮船上,在客车上……几乎都能看见它的身影。

  可以说,《读者》影响了太多的人。《读者》激发志气,以求有所作为,很受青年人的喜爱,把它当作必读杂志。后 来,随着读物的多样化,《读者》虽仍有众多读者,但已不是必选读物。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