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221期:载人航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0:01  新京报

  从神一到神七飞天梦想成真

  王晓庆最近很忙。几乎每天,她都要遇到一拨拨来发射场采访的记者、参观的游客,每一次她都被人围着讲解发射塔 的历史。

  这座位于酒泉发射中心的发射塔1996年开工建设,成功发射了6艘神舟系统飞船和多颗卫星。

  讲解时,在发射场测试站当了多年宣传干事的王晓庆总会把105.52米,2300吨,这两个数据搬出来。前者 是塔身高度,后者是塔体重量。

  9月25日,这座矗立了12年的庞然大物,将再一次续写飞天传奇———神舟七号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 名航天员,从这里启航。

  从中国萌生载人航天梦想,至今,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科学家们就计划一鼓作气实现载人航天。

  1971年4月,北京京西宾馆,80多家单位、400多名航天专家对载人航天进行了深入讨论。当时的飞船命名 为“曙光”一号,意为看到了载人航天的曙光。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制造及相关工艺水平低,加上“文革 ”的动荡,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1975年,中国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5年,时任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任新民发起并主持召开了“关于空间站问题的研讨会”。“送中 国航天员进入太空”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同年,包括任新民在内的多位科学家联名倡议,必须尽快发展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这项倡议,最终促成了“863” 计划的诞生。该计划明确指出,发展“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研究“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

  1989年3月,我国成立航天工作领导小组,开展飞船论证。

  1992年9月21日,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并命名为“921工程”,其核心就是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政府 希望研究机构能保证1998年在载人航天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争取飞船上天,即“保8争9”。在“921 工程”的推动下,中国开始了第一个载人飞船神舟号的研制。

  “神一”

  模拟人放置座舱

  1999年盛夏,运载火箭和飞船专列先后抵达东风航天城。

  40年来,发射中心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发射模式,但对载人航天发射而言,很多做法就不太合适了。“载人航天工程 系统庞杂,火箭指挥、0号指挥都由站领导担任。走一步改一步,逐渐形成现在的指挥模式。”当时的发射测试站站长崔吉俊 说。

  1999年11月20日凌晨6时,在度过了一个紧张忙碌的不眠之夜以后,发射塔架缓缓展开,突然,发控台操作 手祝亮发现火箭精瞄显示仪表指针左右摆动,怎么调也无法精确瞄准。

  “如果瞄准方向偏了,飞船就无法进入预定轨道。”

  祝亮赶紧报告,请求立刻对火箭进行人工精瞄。通过发测站中队长岳全龙的近距离瞄准,终于抢在发射前10分钟对 火箭实现了精瞄。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 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1999年11月20日6时48分,长征火箭喷射出橘红色火焰,在戈壁滩即将褪去的夜幕中起飞。

  更多内容请看新京报……

  □本报记者吕宗恕通讯员王艳梅酒泉报道

  “神舟”延续了中国科学精神

  -新观察

  中国的太空计划应该追溯到钱学森的运载火箭和东方红卫星,也就是说,中国航天实力的基础是在改革开放前便已经 奠定。历史从来都是延续的,改革开放为航天梦想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神舟”代表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延续了这一领域内追求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的好奇,不沉溺于物欲 而年复一年的思想冒险,这其实也是西方新教革命以后科学起步的原因。

  科学精神的此消彼长正是衰落与崛起的循环。事实上经济的进步未必一定带来科学的进步。

  当中国古代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时,西方还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期。

  但到了明清时期,有了成熟丰裕的市民社会,中国的科学探索却停滞不前。而这时,英国的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瓦 特改良了蒸汽机,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西方世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而中国科学却还在原地踏步。

  世界近代史说明,现代国家的竞争决定了科学精神必须要以机制的力量加以维系。如果把国家看成一个生命体,科技 就是生命体的骨骼,GDP生产不过是附着于骨骼上的肉,其健康强壮程度与否并不在于肉的多少。

  航天技术所拥有的扩散性与渗透性,是基础工程的延伸,可以开创一个时代。为太空计划研发的传感器被用于全球定 位系统、洗衣机,部分技术还可以二次应用于医疗。此外,我们还应该从更高的意义上看待“神舟”,因为技术的进步必然带 来安全系数的提高。

  中国的太空计划证明了,“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是科学的境界。过去世界强国英国、法国以及现在的美国,都曾经是 世界科学中心。今天,中国需要在科学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几年前,为自主创新摇旗呐喊的北京大学教授路风,曾求教一位华为的工程师,年轻人扔下一句让人很震撼的话,“ 其实高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跟种萝卜大白菜没什么两样。”。习惯于“以市场换技术”的我们,很长时间里对自 主创新心有畏惧。神舟的最后一层意义,就是捅破又一层窗户纸,给了中国创新的底气。

  事实上,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自主创新”才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包括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16个重 大专项启动。当然这并不代表自主创新已经有了统一的认识,要知道,“招商引资”、“以市场换技术”已经有20多年的历 史。只有将GDP从中心地位拉下来,工作重点从见效快的“招商引资”转向自主创新,科学精神在中国才有薪火相传的环境 。

  □张传文

  一日三十年——9月26日

  ●中国成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会员国1980年国际宇航联合会接纳我国为会员国。国际宇航联合会于1959年9月 成立,系非政府性、非赢利性国际学术组织,是联合国的咨询机构。该会宗旨是激发世界公众对宇航科学的兴趣,鼓励对空间 科学技术的研究及加强国际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合作。

  ●云南昭通发生重大山体滑坡1991年云南省昭通市盘河乡发生高位高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死216人,伤7人 ,经济损失近百万元的严重灾害。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