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追逐世界到与世界同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11:33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记者/乐艳娜

  11月14日夜,热播美剧《实习医生格蕾》第4季第8集在美国上映,15日下午带中文字幕的剧集已经可以从网 络上下载;

  11月5日,007系列第22部电影《007:大破量子危机》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市场同步、先于北美市场在国 内上映;

  同一日,美国大选公布结果,奥巴马成为美国新一届总统,电视、网络、报纸、杂志,几乎所有媒体都在传播这一消 息,关于奥巴马的新闻、评论满天飞;

  10月6日,纽约股市再次暴跌,道琼斯指数盘中跌破10000点大关,同时全球股市集体受挫,中国三大商品期 货交易所19个上市期货品种集体跌停,两市煤炭股几乎全线跌停;

  9月全球上市的兰蔻Magnifique璀璨香水,8月22日已经抢先在中国兰蔻专柜登陆……

  例子已经够多,不论在哪个领域,不论在生活的哪个方面,“与世界同步”都不再只是虚幻的广告语,它已经成为中 国对外开放30年来最真切的现实。

  追逐世界的日子

  在30年前一个说不清楚的时间节点,中国的年轻人似乎一夜之间都穿起了喇叭裤,戴起了“蛤蟆镜”。

  喇叭裤是一种立裆短、臀部和大腿部剪裁又紧又瘦,而从膝盖以下逐渐放开裤管,使之呈喇叭状的一种长裤。这种裤 型源于水手服,裤管加肥用以盖住胶靴口,免得海水和冲洗甲板的水灌入靴子。它最初是美国颓废派常采用的服饰,60年代 末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而70年代末,它在欧美国家的流行已经接近尾声。

  “蛤蟆镜”的情况也类似。在此之前,中国人对墨镜的印象是30年代以茶晶、墨晶料做片,镜面小而滚圆的样子。 70年代末,当镜面巨大的“蛤蟆式”墨镜传入中国时,时髦人物趋之若鹜。除了直接架于鼻梁,时尚的戴法还包括将它架在 头顶或别在胸前。许多年轻人还特意保留镜面上的商标,以显示这是舶来品。

  整个80年代的中国似乎都在追逐欧美已经逝去的时尚。直筒裤、弹力裤、萝卜裤、裙裤、蝙蝠衫、八片裙、西服裙 ……追逐的脚步永不停止,但却总要落后个三五年。

  直到1988年,中国第一本引进国外版权的时装杂志诞生,越来越多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进入 到传播时尚的领域,世界最新的流行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到中国,“时尚”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着装风格也越来越多地为中国 人所接受和追求。

  到了21世纪,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这种对世界最新趋势的了解和追逐变得更加容易。有趣的是,当2008年 经过改造的蝙蝠衫和萝卜裤再度登上时装T台成为新一轮流行趋势时,中国的“潮人”们已经不需要再等10年甚至20年。 不过这一次,除了了解是与世界同步的以外,他们加入了更多自己的理解。毕竟,国际上流行的并不一定适合中国,T台上的 炫目也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与70、80年代不同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穿着蝙蝠衫和萝卜裤招摇过市,他们不需要借由 “与世界同步”来证明自己。

  从等待到出击

  与时尚相比,中国影视与世界同步的路途似乎更加艰难,至少,这是一条充满了等待的道路。

  1978年开始,大量“文革”后制作或引进的新电影涌现。1978年,三部日本影片《望乡》《追捕》和《狐狸 的故事》被引入中国。那是邓小平1978年访日后,为了加强中日间的文化交流而引进的。虽然经过了严格的删减,但《望 乡》这部反映日本妓女生活的影片,还是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无比的震撼。

  此后,中国陆续从法国、日本、南斯拉夫、印度引进了一系列影片,如《桥》《冷酷的心》《大篷车》等。这些国外 演员的装束和外形都成为时尚潮流,电影台词也成为人们交往的时尚用语。

  尽管外国影片不断被介绍到中国,一流的最新外国影片却仍是只闻其声。在似乎看不到尽头的等待后,娱乐方式增加 的中国人逐渐放弃了到电影院看电影,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电影市场只能用“萧条”来形容。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94年,广电部电影局批准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制片方35%,发行方17%,放 映方48%)进口最新的一流外国影片,每年可以进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影响,俗 称“10部大片”。

  1994年11月,《亡命天涯》作为首部分账大片在北京、上海等六大城市率先公映,并以2500万人民币的票 房佳绩创造了大片的第一个消费奇迹。随后,《狮子王》《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等好莱坞大片带来了万人空巷的场面 。

  虽然每年有10部的期待,但90年代仍是一个等待的年代。在电视、报纸中,奥斯卡、戛纳、柏林等电影节获奖影 片的消息越来越多,但除了偶尔能看到的宣传片,这些国际优秀影片仍只是停留在字面的印象。

  使热衷于国外大片的人不再等待的,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宽带技术的普及,看大片已经 不再一定需要到电影院,不再一定需要等待引进,在自己的家里插上电脑,下载甚至在线观看都已经是至为容易的事。不论哪 个国家的影片,现在都有成熟的字幕组,利用如BT等P2P技术,短时间内将大量外国作品翻译过来,同时分发给大量观众 。比如2008年迪斯尼出品的《机器人总动员》,在确定今年不会被引进以后,已经可以从网上下载到翻译齐全、质量优良 的版本。而像前面所提到过的美剧,以及最新的日剧韩剧,想要同步收看都不是难事。

  在对外开放30年后,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追求已经不能以等待来满足,人们所需要的,正是“与世界同步” 。

  世界与中国同步

  在努力做到“与世界同步”的同时,在21世纪,中国试图让世界与中国同步。

  2001年,《花样年华》在海内外同步上映。剧中不断变换的旗袍掀起了新一轮的旗袍热;这年秋天的上海,参加 APEC会议的领导人身穿蓝缎、红缎、绿缎面料的中式罩衫亮相,华服热也开始风靡全球;也是在这一年,参加戛纳电影节 颁奖仪式的章子怡穿着特制的红兜肚时装,两臂间长长的红色披帛宛若中国古代仕女,各式肚兜于是被许多中外明星和时尚女 性引为当年至爱。

  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让世界不再忽视中国,也让中国人有了自信,不再只复制舶来品,而是以自己的特质让世界一次 次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在这里寻找灵感寻找商机,甚至寻求与中国的同步。

  2008年北京奥运举行在即,迪奥、路易·威登、卡地亚等名牌齐齐打出中国牌,《功夫熊猫》把中国的国宝熊猫 及国粹武术拿来做故事主要元素,一下子让中国人觉得,世界与中国那么近。而在11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上,借鉴和复制 国外品牌再也不是主流,充满中国风的新颖设计显示了已经与世界同步的中国在引领世界潮流上的自信。

  事实上,现在许多中国人所担心的问题已经不是能否追上世界的脚步,而是在反省与世界同步的同时,中国的自身特 色应该如何保持。

  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早稻田大学亚洲一体化研究所姚远博士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表示,以前在国内时 ,只是考虑中国与世界的差距问题,认为中国对世界非常开放,不论对美国、欧洲还是日本,都在努力与他们同步。而到了日 本后观察发现,日本在追求与世界同步的同时,努力挖掘、表达自己的传统文化来使西方了解,从而努力让世界与自己同步。

  “中国目前更多的是主动迎合,修改自己的文化来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比如影视作品中刻意使用中国元素来迎合 西方人的口味,这样与世界同步的同时,很容易失去自我。中国在对待西方外来事物上的宽容性要超过许多国家,在了解丰富 多彩世界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才是与世界同步所应该追求的。”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