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家庭记忆30年:13组照片13面镜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17:40  新浪文化

  家庭记忆30年:13组照片,13面镜子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有位编辑曾讲过,每个家庭中的私人照片,都是这个家庭宝贵的财富。私家照片里有所有人的生活,因而能达到唤醒公共记忆的目的。而家庭影像也不单单是物质存在、是家庭生活的记录,同时也承载了家庭和个人之外的公共信息。在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的这个大框架内,从家庭这一微观社会细胞的现实存在进入,从社会学的角度出来,让家庭成员之间的简单留影转成了公共影像来呈现,从中便可以理出社会发展的清晰脉络。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13个家庭个案的影像,将会让你我他对于家的历史生出全新的理解。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家庭成员中的拍摄者也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所有的影像汇聚在一起,五花八门,精彩纷呈。东北有一家人,连续20多年每年的大年初一中午都要去当地的一处九龙壁前合影,父母亲和一双儿女的站序这么多年也没有变换过。相同的人物置于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上,在20多年这样一个很长的时段中来描述,从时间的纵轴来看,人的状态变化了,借用这个家庭单位里父亲的话,“妻子由年轻时的盛美到老年的庄丽,孩子从幼稚到成熟”。在相同的背景下,人物的服饰和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变,印证的是整个社会面貌的变迁。

  摄影家张新民拍摄的《我的双胞胎儿子》,结构得非常严谨,将家庭单元再度缩小到他的儿子,记录双胞胎儿子从1979年出生到长大再到结婚历经整整30年的一点一滴。他写的文字也很感人,仿佛就是私人日记,“翻着翻着这些照片,人就老了。”最后我们看到的不是张新民一家,正是这些在自己身上并行的记忆,让所有人看到了自己。

  还有一组影像是拍自己家里30年的变化,这家人在30年里搬了3次家。参展的他们一家的影像中,人相对弱化,拍的全是家里的景物,客厅、厨房的变化都被一一收入镜中,可谓是“登堂入室”。家庭生活是每个人最切实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有家庭,都在里面生活,获得这些影像、这些场景很重要,尤其是抻在很长的时段里。作为人来讲,生活是很细腻的,对生存环境的关注非常丰富,能够唤起所有人的公共记忆,产生比对,这样的影像虽无须特别指出但却特别能打动人。您看了以后肯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除了这些家庭影像外,还有定位在个人层面上的“第一代打工妹的深圳故事”,主人公是走在改革开放大潮前端的、在深圳第一家外资企业的打工妹。来到深圳后,她购置了相机,开始了打工生活的翔实记录,贯穿起她在集体宿舍里的生活、改革开放前端城市的广阔视野再到今时今日的生活状态。在宿舍中写家书、站在海边读信、拿起电饭煲的插头当麦克风唱歌、滑旱冰打台球、喇叭裤爆炸头,还有结婚生子、出国旅游这些经历,系统化、全景化地呈现出每个时代的风貌,异常的生动真实,栩栩如生,让人过目难忘。

  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家庭,在3个层次里,它是最基层但却是最有细节的,特别能显出变化。从照片生成采集角度,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能真正落在地上、落在世俗生活上,脚踏实地地做30年。从照片看到你我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视觉传播,唤起情感认同,追本溯源达到本色,深入到细节,也就深入到每个人心里。

  “照片的独特,还在于每个家庭的社会存在。”这些活生生的家庭,通过传播产生意义,这些从生活中浮现、承载着公共记忆的家庭照片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标本进入历史,成为了信史。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