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河南惠济区:达不到六成拉税任务者张榜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17:15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卫生纸上的拉税人

  完不成六成拉税任务的工作人员,镇办会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卫生纸上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 河南报道

  “谁能拉来税收,谁就是领导的红人。”郑合(化名)说,财政收入是衡量他们工作成绩的最主要标准,完不成财政收入,预备党员都不能转正。

  作为郑州市惠济区某办事处的一个科长,郑合今年的“拉税”任务是30万元。比起去年的12万元任务来看,这个任务量增加的幅度可谓惊人。“谁知道他们怎么会增加这么多。”郑合说,惠济区给他们办事处下达的财政任务是2000万。

  据郑合介绍,河南惠济区从区政府到各镇、办事处2000多名工作人员,几乎每个人都身负“拉税”任务,甚至连当地中小学校的教师都有。

  拉税的红榜白榜

  “今年是完了,我的1000元押金看来是没收了。”郑合说,30万元的税收任务,他只完成了十几万。其实,自2003年进入惠济区某办事处工作以来,郑合就背上了“拉税”的任务。

  虽然主管税收的书记主任每周开会都会警告没有完成任务的工作人员,但郑合已经无能为力。在办事处的公告栏上,郑合的名字只能写在白纸上被张贴警示。

  在增加财政收入这一工作上,惠济区的镇、办事处都采用了“公司化”的管理手段。郑合所在的办事处,早在年初的动员大会上就规定了奖惩方式。除了每个人都要缴纳1000元押金之外,如果完成了某一时间段拉税任务的工作人员,将被用红纸张贴表扬。完成六成以上的,将用白纸警告。达不到六成拉税任务的工作人员,办事处将会把他们的名字写在卫生纸上,张榜批评。

  虽然由于卫生纸的纸质实在不适合张贴,张榜纸张的颜色后来换成了红色、紫红色和白色,但这一制度确实得到了贯彻。有一段时间,郑合一进办事处办公楼,都会看到自己的名字写在白纸之上。

  但这种奖惩制度并没有奏效,郑合依然完不成他的拉税任务。“哪有那么容易拉。”郑合说,白纸上面的名字总是最多的。

  惠济区是郑州市财政收入最低的一个区县。由于其辖区内的市区面积仅有1.5平方公里,其他全属没有税源的郊区农村,惠济区的发展一直落后于郑州其他市区。

  “在惠济,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子都能成为关注对象。各机关单位拉点赞助什么的,都会去找他们。没几天,人家厂子就搬家了。”郑合说,惠济区工商业太少,但也正因如此,惠济区的财政收入只能去找这些少之又少的厂家,而厂家受不了太多的“骚扰”就只好搬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抢别人的税还楼债

  据了解,惠济区的年财政收入不过2亿左右,不及紧邻的金水区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惠济区2000多人的“拉税大军”,自然而然地瞄上了那些财政收入富足的区县。

  据介绍,他们拉税一般都会去找工程项目款。一个1000万的工程项目款,他们能争取到200万来惠济纳税,就是莫大的喜事了。

  “其实我们就是在花钱买税。”郑合说,拉来的税收,除去上交给区财政的,本级留存部分,相当大的比例都会以返成的形式,返还给纳税者。

  “以营业税为例,本级留存中的30%—40%都会返还给纳税者。”郑合说,他们只能依靠这个来吸引纳税者,这就使得拉税对他们镇、办事处的实际财政收入并无帮助,交足区财政的,返给纳税者的,所剩已经寥寥无几。“我们一天到晚白忙活。”郑合说,即便是他们办事处书记也有拉税的任务,而且任务更重。

  面对惠济区猛烈的拉税潮流,其他富裕一些的区县“护税”力度也在增加。

  首当其冲的金水区,早已给管辖境内建筑商的开发公司下了死命令,让开发公司只要本区的税票,在别的区办的税票开发公司不承认,直接从源头堵住了工程款税收的流失。

  正在大建中的郑东新区,也早就对“拉税”现象做了预防,并为此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相关责任人在文件下发通气会上甚至直接点名惠济区,“不管企业(主要是建筑企业)总部在哪,凡是在郑东新区的工程,不得去别的区县交税,尤其是惠济区。”

  但如此来之不易的税收,在惠济区却并没有用在刀刃上。“估计都拿去还区政府大楼的债务了。”郑合说。

  惠济区政府大楼早在几年前就在网络上风靡一时,被网友称为“世界第一区政府”。据报道,为修建这座大楼,惠济区仅贷款就达6亿元。而那时,惠济区因财政吃紧,各级公务员一度发不出工资,有关单位被要求限期集资,并根据职务的不同下达了具体指标。

  “好企业都让上面拿走了”

  作为中州重镇的郑州市,财政状况要比下辖的惠济区好得多。最近几年郑州市财政收入突飞猛进,从2004年的100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70亿元。作为省会城市,郑州市的GDP占了整个河南省的四分之一。

  但2008年郑州的财政收入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这跟金融大环境有关。”郑州市财政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说。

  该人士介绍,郑州市的财政收入增长迅速源于郑州市能源产业(火电)、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迅速。“按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拥有支柱产业的郑州市的税收每年增长四五十亿没问题。”该人士说。

  但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制造业的低迷,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下滑,持续多年高增长的局面不复存在。根据财政局的资料,郑州3月、6月、9月、12月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幅逐季大幅回落。

  今年郑州地方财政收入的计算口径也发生了变化,原本纳入地方财政收入的土地出让金被剥离了出去。据上述郑州市财政局人士介绍,今年郑州市的土地收入大幅下降已成事实。

  2008年郑州市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高支出自然需要较高幅度的财政收入的增加。但效益相对稳定的国有企业,其税收一般落不到地方财政的头上。“市县一级的国企早已都卖了,目前,纯粹的国有企业在市县早已不存在了。”上述郑州市财政局人士说,2009年郑州市的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已是定局。

  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以减税和增支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却又促使财政支出增幅进一步上升。

  2008年底中央追加的1000亿投资中,郑州市获得了10亿元中央投资资金,地方需要的配套资金尚未最终算清。据郑州市财政局透露,2009年郑州市财政将在原预算上安排新增资金20亿元,拉动内需。

  “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对口支援四川江油市灾后恢复重建等都需要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收支矛盾将非常突出。过紧日子的时候到了。”财政局一名工作人员称。

  “全力配合”背后

  无论是郑州市还是整个河南省,在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大环境下,对争取中央资金都有极大的热情。“即便是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也是在努力争取嘛。”上述郑州市财政局人士说。

  但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河南铆足了劲向中央表决心,要资金。但政府带动1万亿的社会投资,存在一定困难。”2007年,河南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61.5亿元,加上中央补助等全省收入总计1935亿元。按照北京和上海的模式,以1500亿带动1万亿,河南财政投入的压力可见一斑。

  而河南省并不因此泄气。“我们会全力配合中央的投资,省财政会先保配套,其他事情量力而行。”河南省财政厅办公室郭鸿勋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没有哪个地方愿意放手中央的资金,河南自然也不例外。

  “一个普遍的情况是,现在的地方政府只有两个概念,一是全力争取中央资金,二是尽力争取银行贷款。”在谈及地方投资时,一位银行高管如是说。在相当部分地方官员看来,每一次费改税,都意味着中央财权的加强和地方财权的流失,争取中央项目资金自然也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情。

  全国各地方财政无一例外地都在全力争取中央资金。而此时,中央财政收入增速开始出现了逐步下滑的态势,财政支出增速却在大幅上升,中央对财权的需求难以 消减。

  从惠济区到郑州市到河南省,压力的传导仍将继续。-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地方 财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