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路径】安徽迎接“春天的太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15:32  《决策》杂志

  ■本刊记者  王运宝

  天时、地利、人和,安徽正在迎来经济提速的最佳环境。特别是泛长三角的外部推力与安徽的内生动力相结合,两者并列前行,正在裂变出安徽起跳的最大支撑力。

  合肥市建国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京东方第6代生产线,将于3月份在合肥新站实验区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75亿元,2010年投入生产。合肥京东方项目于2008年9月正式签约,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启动之后,落户合肥的第一个牵动性大项目。

  根据规划,京东方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产值300-400亿元。第6代线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将形成以液晶显示产业为特色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安徽光谷”。届时,合肥将发展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高科技产业的核心区域。

  京东方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自主掌握6代以上液晶屏核心技术的企业。各地政府都希望借助引进液晶屏项目来完成产业升级。在这种情况下,京东方科技公司便成为香饽饽。因此,从2007年开始,全国有10多个城市邀请京东方前往投资,其中包括成都、合肥、长沙、武汉等。

  京东方之所以最终牵手合肥,除了区位、交通、综合商务成本等优势之外,更看重了合肥家电产业集群所蕴含的增长潜力,对此,京东方公关总监张宇表示,“合肥已基本完成家电产业的大聚集,家电产业产值仅次于佛山和青岛,但是合肥并不满足于这一点,投资液晶屏产业被合肥看作是产业升级的最好机会。”

  从首次接触到最终落户,京东方创造出的“合肥模式”,正在成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崛起的一个缩影。

  高调谋划产业转移示范区

  范恒山,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他在安徽区域发展战略调研座谈会上发言时指出:“一个地方的发展,如果能够列入国家战略层面考虑,带来的结果是很不一样的。但列入国家战略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能够区别于一般,又是全国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得到国家的重视。”真可谓一语中的。

  具体到安徽,如果说2008年之前安徽还缺少这样一个“切入点”的话,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这就是安徽提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不仅符合国家宏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还符合长三角转型升级的需要,更符合安徽省加速崛起的需要,真乃是一举三得。

  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安徽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的数额,也为这种一举三得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安徽每年吸纳的长三角投资总额,都在以每年近1000亿元的速度增长。2008年,占到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承接产业转移,成为安徽加速崛起的一个好抓手。

  特别是2008年,外部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此,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程必定告诉《决策》:“2008年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泛长三角由‘虚’变‘实’,安徽从长三角的边缘变成了泛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的最前沿。”改变一旦发生,就将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去年12月,安徽省党政领导第一次参加长三角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对投资机会具有敏锐观察力的企业界人士的重视。同月,商务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上海基地揭牌。揭牌当日,安徽就成为真正的主角,第四届中部博览会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对接会精彩呈现。商务部、上海市、安徽省相关领导登台演讲,为产业转移鼓劲。同日,铜陵市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入住促进中心的地级市,全面升级与长三角的合作。

  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东部沿海的制造业,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纯加工型或初级生产企业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倒逼机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为中部地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

  实际上,中部正在迎来第4波产业转移的高潮。对此,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院长韦伟研究发现,每次产业转移的高潮只有8年左右的时间,最新一轮已经过去3年,留给安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此,韦伟在安徽大学举办的泛长三角产业分工合作论坛上发言时认为,这将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崛起的最后机会。能否掌握住这一轮产业转移,将决定安徽的命运与未来。失去这次机遇,本世纪前30年就可能没有更好的机遇了。

  “善弈者谋势。”安徽高调推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可谓顺势而为,恰逢其时。

  “提升式转移”一举两得

  浙江乐清的李洪福下决心把发展了20多年的巨隆液压设备公司搬迁到了安徽芜湖,公司产品也从液压阀升级成用于煤炭开采的综采液压支架,液压阀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配件。企业转移到芜湖之后,他先后投资3.5亿元购入最新设备,从科研机构聘请专家开发新产品,从2006年3月陆续投产,2008年的企业产值突破3亿元。

  同样的故事也在安徽广德上演,来自江苏吴江的金学林,把自己的纺织企业转移到了广德经济开发区。这一次空间位移,不仅让公司的年产值从2亿元增加到10亿元,还从德国进口了最新的成套生产设备。

  从这些实际发生的案例中不难发现,转移是一次“跳跃”,但是,要在转移中实现“跳跃”,需要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李洪福介绍说,在乐清,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空间,机械制造是个占地比较多的行业,乐清的工业用地已经拍到每亩150万元甚至更高。即便是这个价位,拿地还是困难重重。“且不说每年用电高峰的拉闸限电,光是物流这一块,每年两三万吨毛料进来,再加工成产品出去,成本就很高。”

  “要升级,只能把企业转移出来。”最终,李洪福选择了芜湖。这里电力资源丰富,不存在拉闸限电现象;周边就有马钢等原材料生产企业,物流成本节省;落户芜湖机械工业园,寻找配套、人才等都非常方便。

  这是一个典型案例,这样的产业转移,正越来越多地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之间进行着。就在李洪福落户的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短短四五年时间里,已经承接了100多家浙江企业的转移。不过,和30年前沿海地区承接“三来一补”梯度转移不同,现在更多的企业在产业转移中完成了“跳跃”,这种转移被统称为“提升式转移”。

  广德的金学林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提升式转移”带来的放大效用,概括得既简洁又生动。他说,这就是一种“竹子法则”。具体来说,长三角的企业拥挤在一起,就像一大片密密麻麻的竹林,都长不大,如果把其中的一部分移植到另外一块地区,留下来的竹子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移植出去的新竹子也能生长得更好。“企业也是如此,我们公司的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金学林高兴地告诉《决策》。

  很显然,“提升式转移”不管是对移出地还是承接地,都带来了无限的增长机遇。更重要的是,“沿海地区转移出去的产业,一般是不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但绝不是糟粕。”长三角规划课题组专家、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中心主任郁鸿胜说,譬如化工在上海不是优势产业,但在安徽很多地方就是优势产业。这样的转移对企业来说是在更大的空间里合理配置资源。对安徽来说,则是培育新兴产业、调整结构、促进增长的好机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沪皖合作的最大项目——无为华谊煤化工基地,在2008年正式打下第一根桩。这个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的项目,将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精细煤化工基地。

  可见,泛长三角的外部推力与安徽的内生动力相结合,是承接转移与产业升级辩证统一的过程,两者并列前行,正在裂变出安徽起跳的最大支撑力,可谓“一举两得”之美。

  创新不会有“冬天”

  2月1日,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召开,安徽省委书记、省长出席。第一个工作日为什么安排自主创新为主题的高规格会议?安徽省的这一举动,向外界传达出了丰富的决策信息。

  面对经济危机的寒冷“冬天”,很多企业因为没有缝制好“过冬的棉衣”而瑟瑟发抖,不过,还有很多企业逆势上扬。对于这些企业,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自主技术或自主品牌。

  对此,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观点颇具代表性:“春天与冬天是相对的。地球上有的人在过冬天,而有的人在过夏天。行业也是如此,创新不会有冬天。”

  可以说,创新是这个经济危机中的冬天里涌动着的一股“春潮”,特别是2008年9月,安徽高调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为安徽未来发展搭建起了一个绝佳平台。因此,安徽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进一步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创新,在自主创新中承接转移,这种高超的发展策略,正在演变成安徽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一张“王牌”。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达、政策的完善,对跨国公司尤其是从事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的企业来说,投资到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区别并不很大。而在以前,他们投资首选的只能是沿海发达地区。”郁鸿胜认为,这种变化给广大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重大机遇,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上,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对此,合肥工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志迎告诉《决策》:“以汽车产业为例,安徽属于后发地区,如果后来居上走在前面,必须走技术创新之路。安徽的奇瑞、江淮等汽车企业可以联合申请新动力汽车的技术攻关,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而对于合肥创新示范区,刘志迎认为,要走出单纯企业招商的老路,不能脚踩西瓜片,滑到哪里是哪里。

  因此,安徽必须实现招商引资的二次升级,向全世界的大型科研院所招商。“如果能够引进100—300家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集中在示范区,就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形成在全国独一无二的科技创新点,成为整个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突破口。”刘志迎总结道。

  春天的太阳从哪里升起?

  “现在一句话很流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严冬过后,我们用什么来迎接春天的到来?用什么支撑春天的到来?未来经济发展的春天曙光从哪里升起?”在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会上,《安徽日报》理论部主任宋宏提出的“春天三问”,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这是人们在分析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时,最常使用的一句话。但是,在危机中,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当经济形势好转之后,会不会因为准备不足而再次错过经济高峰?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党政决策者、企业界、专家学者三方共同思考,方能解答。

  “今天的产业结构决定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速度和高度。在经济危机到来时,要为下一轮经济高峰做好充分准备。”刘志迎通过对安徽省的工业结构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后认为,“安徽需要产业后备军,特别是中小企业家的培训。”对此,安徽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程必定有相同的看法,他告诉《决策》:“安徽不缺少经济资源,安徽缺少的是企业资源,最主要的是安徽需要产业领军人物和旗舰型的产业龙头。”

  另一方面是大项目的支撑带动。刘志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才算是大项目,安徽全省如果有10个大型装备制造业项目,带来的拉动效应不仅仅是投资1000亿元,还会形成产业链,产生可持续性发展动力,安徽经济才能实现跨越式崛起。因此,“与上海不遗余力争取大飞机项目、辽宁全力激活特大型装备制造、湖南株洲全力以赴开展轨道机车攻关等项目相比,正处于提速临界点上的安徽,需要的正是大型装备制造业项目。”刘志迎总结道。

  但从2008年开始,不管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还是自主创新试验区,都在努力走出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道路。天时、地利、人和,安徽进入到提速增长的最佳时期。此时不奋力,更待何时?尤其是“合肥+皖江”所发挥出的带动作用,都是为迎接“春天的太阳”所做的准备。

  5年前,时任摩根斯坦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发表了《明天的太阳从安徽和江西升起》的经济评论,一时在中部引得“洛阳纸贵”。眼下,安徽面临宏观经济环境发展的低谷期,弯道行车,是驾驶技术高超者实现超车的最佳时机。此时,“安徽能不能改变长期以来下得快上得慢的问题?能不能走出不同于全国的走势?”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在安徽省社科联年会上的发问,引人深思。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