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物流首登振兴榜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7日11:29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物流园区和产业集群还停留在两个不同概念的阶段,不能以为只要建立了物流园区,就表明产业集群形成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曹顺妮 | 北京报道

  3月6日上午,北京通州马驹桥,在紧挨着通州物流基地的高速路上,行驶的大型货车并不多。下午2点多,货车一度多了起来,道路出现了片刻的拥堵。

  通州物流基地位于京津塘高速公路与北京城市六环路交汇处,成为连接京津冀、服务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物流节点,与顺义空港物流基地、良乡物流基地并列北京三大物流基地。

  “园区从2003年开发建设以来,目前还处在边引进物流公司,边开发的阶段。”管理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主任矫明介绍说。在基地管理委员会大楼西边,招商局物流、苏宁电器华北区配送中心、美国普洛斯等大型物流公司的仓库连成了片,“最繁忙的时候,这里会停满货车。”

  难寻明显的集群效应

  “园区物流公司每月业务量监测显示,今年一二月份经济指标依然上涨,没有下滑的迹象。这可能与基地社会消费品的功能定位有关。”矫明介绍。通州物流基地,主要是为北京城区配送社会性消费品,加上一二月的假日消费需求旺盛,金融危机的震荡还未到达,“根据专家的预测,估计在接下来的二三季度,会出现下滑。”

  物流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管委会有意增强对物流公司的资源整合。比如,当园区某家物流公司缺车,园区负责协调从其他公司调用闲置车辆,以避免“运力相对过剩”导致的浪费。

  运力过剩只是物流公司各自为战的一个表现,而企业各自为战的后果就是整个物流业成本高、效率低。2007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9%~10%。

  在我国,物流园区和产业集群还停留在两个不同概念的阶段,建立了物流园区,并不等于形成了产业集群。

  国内物流园区虽然在政府的规划下相继建立,并引入了一些企业,但实现的功能只有一个,就是为物流企业提供了货物集散的平台,发挥了物流节点的作用,而园区最重要的产业集群效应却没有发挥出来。

  “园区内依然是各自管理各自的业务,资源整合的物流链条没有形成,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这样说。 

  头次登上振兴榜

  “进出口业务明显下降,2008年9月之后的进出口业务量只有之前的一半。”青岛中远物流有限公司的李雷(化名)告诉本刊记者。他介绍说,公司主营业务中的国际货运代理和船舶代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明显。

  “12月至1月这两个物流最旺盛的月份,我们公司收入连年上涨20%~30%,但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份,收入却没有出现上涨,相比于以前,这就意味着降低。”恽绵说,“我们公司业务主要是城市配送,受益于城市旺盛的需求,目前仅保持住不涨不跌的状态。而对于物流未来走向,还要取决于整个经济形势。”

  面对物流业务量缩减、全国物流数据增幅回落的趋势,有物流专家预测,2009年将是物流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

  这是物流业有史以来第一次入选国家级产业振兴计划。在此之前,物流甚至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当作一个产业看待,直到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国家才提出要发展现代物流业。

  作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最后被敲定的行业,物流业挤走房地产而入选,显示了其地位的提升。 

  “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领域,既是其他9个产业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些产业跟国内外市场相连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解释物流业入选理由时说。■

  软件业疯狂并购

  软件业在金融危机下令人注目的表现之一就是频繁的资本运作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瑜 | 北京报道

  “国际金融危机让中国企业有了一次大体检。过去30年中国企业主要靠低成本竞争,没有遇到过太大的困难,现在寒冬来临,不完全是坏事。”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对《望东方周刊》说。

  数据显示,2008年金蝶的“三驾马车”中,ERP(企业资源规划)业务收入增长了21%,中间件业务增长了55%,友商网业务增长了1650%。今年2月17日,金蝶甚至完成了一次逆势收购,将商祺软件纳入囊中。

  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将支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软件业就是最重要的桥梁,这个规划是软件业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中国软件协会理事长陈冲说。

  与其他产业不同,作为电子信息业重要分支的软件业几乎不受地域、交通、原料等条件的限制,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难以说在某一个地点上形成集群,20年前中关村一枝独秀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除了中关村土生土长的金山、用友等厂商,深圳的金蝶、东北的东软也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几家软件厂商。

  机大于危

  金融危机对软件业的影响似乎微乎其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累计完成业务收入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达20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但在中国软件协会理事长陈冲看来,“不是没有影响,而是影响还未显现”。

  “跟其他行业相比,软件产业特点是处在经济链条的末端,是为其他行业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所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直到去年的11、12月份才开始显现出来。”他分析道。

  在此次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对软件行业明确提到了“国产软件替代计划”,逐步将包含事业单位的政府部门使用的国外软件替换为国产软件,这被认为是对软件行业的重大利好。

  金山的办公软件和微软Office抗争了20年。“尽管现在金山的游戏业务对集团的盈利贡献已经占到了60%~70%,WPS办公系统的贡献相对较小,我们仍然选择坚持,这次国家支持民族信息产业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政府知道我们需要一个很大的市场。”金山软件副总裁杨桓说。

  重组猜想

  软件业在金融危机下令人注目的表现之一就是频繁的资本运作。

  2009年一开春,金蝶就逆势收购了深圳商祺软件。成立16年来,金蝶已先后并购过北京开思、新亚赛邦、深圳歌利来、宏景科技等多家企业。“我们将加快收购兼并步伐。”金蝶掌门人徐少春说。

  在此次的振兴规划中,特别提到“鼓励软件优势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并促使金融机构优先对重组企业给予支持”。

  在并购方面,用友也不示弱。从2007年12月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上海天诺和上海坛网开始到2008年底,用友软件收购量已达8家,金额达4.58亿元。用友的掌门人王文京宣称:“我们还将继续寻找合适的对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软件外包企业东软的失手。几乎与金蝶收购商祺在同一时间,2009年2月16日,东软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与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原本东软对于这桩并购案自信满满,但在2月27日,东软接到大连华信的来函,称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大连华信的业务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难以保证对未来业务发展的期待,提出终止本次合并事项。

  尽管收购以失败告终,却并未影响东软的收购信心。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王自栋称:“公司将继续坚持通过并购策略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

  看起来,软件巨头收购的决心是一致的。■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十大产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