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汪名旵
作为会展业发展的后起之城,合肥凭借近些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独特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会展经济一路 “飘红”,节节攀升。
2009年4月26-28日,继湖南、河南、湖北之后,安徽合肥将承办第四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届时,国家 领导人、国家部委和中部各个省市的主要领导等15000多名境内外贵宾和客商将云集合肥,共商中部崛起大计,对接投资 贸易项目。作为中部区域一次重要且已形成自有品牌的会展,今年落户合肥,不仅是外界对合肥会展业的肯定,同时也标志着 合肥的会展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合肥会展一路“飘红”
会展业的产业化历程在我国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因其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特性及强大的产业拉动作用,被誉 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作为会展业发展的后起之城,合肥凭借近些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独特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会展经济一路 “飘红”,节节攀升。
“合肥的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末,2002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合肥会展经济的全面启 动。”作为合肥会展业的一名“老兵”,合肥市会展办主任张振才见证了合肥会展业发展的全过程。
据张振才介绍,受场地等因素的制约,2002年之前,合肥基本上只能举办一些规模小、影响力弱的小型展会,随 着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后,合肥市相继举办了国际微商大会、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全 国农机展等一些大型的展会,会展业的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据统计,2003年合肥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2004年 达69场次,2005年举办了70场次,2006年为72场次,2007年突破102场次,2008年更是达到120 多场,年均增长速度在40%以上。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承担的展会占全部展会的45%左右。
不仅是规模,合肥市会展在业界的影响力也在快速提升。国际微商大会、创新要素对接会、“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 易大会”、全国农机展等大型展会渐成品牌,龙虾节、坚果炒货节等民生型展会也大量增多。合肥的会展业近几年来骤然发力 ,先后荣获“中国会展新锐城市”、“中国会展业最佳城市服务奖”等10多个奖项,短短几年,就与大连、南京等一起跻身 全国二线会展城市之列,在中部会展城市中仅次于武汉,一跃成为全国会展的新锐城市。
会展经济是一种高效型经济,平均利润率一般在20%-25%之间。国际著名展览公司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总裁门 图特曾这样形象地描述:“如果在一个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比一架飞机在该市上空撒钱。”与此同时,会展业又是一个 产业关联度很高、带动性非常显著的产业,被称为“火车头”产业,国际上会展业产业带动系数一般为1:9,它可以极大地 促进房地产、宾馆、餐饮、旅游、交通、商业、广告、印刷、传媒和信息等相关产业发展。合肥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合肥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07年合肥展会直接收入约1.5亿元,带动地方经济13亿,2008年的直接收入 更是达3亿元以上。
“合肥会展业的产业带动力已达到1:7以上,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正日益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不仅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而且加强了合肥与外界的商贸、文化交流,推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 城市知名度,宣传了合肥,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了经济结构,正日益成为合肥现化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推进器。”讲起 合肥会展业的发展,张振才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品牌化是会展业发展的关键
从会展业发展的产业分布来看,我国目前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区域中心,三大城市在全国会展业市场占 有率分别是北京25%、上海18%、广州8%,形成了三足鼎立、互相竞争的局面。合肥与这三大会展区域中心相比较,虽 然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会展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小、档次低、质量不高,真正由国家牵头主办的展会太少等等, 但近几年随着合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合肥的会展业也发展迅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跃跻身二类城市之列。
品牌是会展业发展的灵魂和活力所在,品牌展会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会展业的成熟程度和会展市场竞争力。 与深圳的“高交会”、成都的“糖酒会”、大连的“服装节”、厦门的“台交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等全国乃至全世界 知名的展会相比较,合肥仍稍有逊色,但合肥近几年一直注重依托自己的优势进行会展品牌的塑造,举办的国际徽商大会、创 新要素对接会、苗木花卉交易会等展会已经很具特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性品牌。
“品牌展会的打造,必须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的资源和产业优势,不能跟风,只有这样,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既能 进一步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品牌展会的形成。”合肥工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志迎认为,“合肥要大力发展 会展业,不能盲目跟从,必须找准定位,牢牢把握市场这一关键环节,立足于区位及资源特点予以创新。作为农业大省和农产 品资源大省的省会,合肥打造品牌展会可考虑在‘农’字上下功夫。全国农机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可进一步做大做强,另外 还可以拓展诸如农业产业化博览会等涉农展会。”
此外,作为会展经济的市场主体,合肥目前从事会展的企业只有47家,而在会展经济发达的城市,会展企业都在数 百家,甚至上千家。会展企业不仅数量少,实力也比较弱,普遍存在规模小、资金少、观念滞后、经验不足等问题,具有运作 全国性、专业性展会能力的公司不多。与国内外著名的会展公司相比,合肥会展企业在管理模式、公司结构、技术手段等方面 都有较大的差距。随着合肥会展经济的迅速发展,会展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精通展览设计、会展组织策划,了 解国际惯例,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十分缺乏。会展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尚未形成,会展保障服务的社会化与市场化 程度低,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在会展业的起步阶段,政府为发挥引导作用,暂时充当发展主体,创办或领办一些专业展会是必要的,但随着会展 市场的日趋成熟,政府就要从这一高度竞争性的领域及时退出,让位于专业的展览公司。会展业的合理机制应是政府作后台, 会展公司搭舞台,企业唱戏。”刘志迎认为,合肥进一步加大培育各类会展公司及中介机构的步伐和力度,也是合肥的会展业 能够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合肥会展逆风飞扬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和影响面不断扩大,我国很多行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合肥的会展业在这种复杂 多变的形势下,却逆风飞扬,异常活跃。数据显示,合肥去年举办的大小会展数量达120多场,2008年合肥会展的直接 收入达3亿元以上,平均三天就有一场展会,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就举办了36场大型专业展会。
“对于合肥的会展业来说,去年和今年都是机遇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丛治渤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 随着合肥产业优势不断凸显,城市承载力得以提升,会展业迎来了发展良机。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2008年合肥会展业之所以表现得如此活跃,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丛治渤分 析说,2002年合肥会展业起步,经过6年发展,去年正处于开花结果之时;6年来合肥一直在培育本土展览市场,加之经 济外向度较低,金融危机对本土参展企业影响较小;另外,去年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等一揽子政策,形成利好消息,在此大背 景下,很多本土企业积极寻求平台展示自己,市场需要造就了合肥会展业的景气。
“第四届中博会在合肥的召开,将进一步促动合肥会展业的发展。”张振才同样认为合肥会展业的发展面临一个很好 的发展机遇。中博会是今年合肥市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大型展会。目前场馆改造工作正紧张进行,整个改造工作于3月底全部完 工。届时,一个全新的、功能更加完善的国际会展中心将展示在市民面前。与此同时,设施更完备、规模更大的滨湖博览中心 也正在规划建设当中。随着硬件设施的水平不断提高,合肥会展业的发展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次大型展会的召开,除了对当地展馆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以外,更主要的是能学习、引进发达地 区大型展会的运作办法和经验。”刘志迎分析说,同时,还可以以此为契机,形成一批专业办会展的人才队伍,从而进一步提 升整个会展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