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电动汽车:陷阱还是馅饼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4日15:28  中国周刊

  电动汽车:陷阱还是馅饼

  杨嘉林是少有的对电动车泼冷水的专家之一。他认为,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计划没有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 的基础上,会把中国汽车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

  中国周刊记者 杨小林北京报道

  “令人担忧的是,至今还没有人站出来负责任地指出,什么是在50年内能够大规模供应代替石油的清洁新能源。因 此交通能源的基本转型至少在50年之后。”作上述发言时,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等官员,正在主席台正襟危 坐。

  杨嘉林是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现供职于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

  5月14日,人民大会堂。杨嘉林受邀参加“中国汽车业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高层论坛”,被安排坐在主席台对 面的专家席。在万钢、李毅中以及另一位国资委官员的开场白过后,杨嘉林作为第一个发言的汽车专家接过了话筒。他一上来 就对国家提出的赶超式新能源汽车战略提出大胆质疑,给整个论坛“泼了一盆凉水”。

  另一种声音

  杨嘉林的发言,是电动汽车专家出身的万钢部长近几年以来极少听到的“另一种声音”。

  “我的发言就是说给万钢部长听的。因为制定出一个科学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我们的战 略急于求成,政策就会误导企业和消费者。”从人民大会堂的那次论坛回来后,杨嘉林告诉《中国周刊》,现在国内太急于在 新能源车上寻求技术突破,却忽视了未来的新能源供应问题。

  前些年我国把注意力放在燃料电池汽车上,仿佛只要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成功就解决了能源问题,而忽略了氢气大规模 供应能力的问题。一些汽车企业在燃料电池汽车上面耗费了数以亿计的研发资金,尽管在技术上有成绩,很多年后可能有用, 但对汽车产品的节能减排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杨嘉林认为,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计划没有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 ,会把汽车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传统燃油汽车)没有竞争力,最终可能像 美国“三大”一样濒临破产。

  作为给中国新能源汽车战略“把脉”的科技部部长,万钢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种与主流论调意见相左的声音。在被任 命为科技部部长之前,万钢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氢燃料电池。

  2007年3月,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位置上退休回国的杨嘉林,联合国内外的25个发动机技术专家 ,向国务院发去了一封名为《开发车用动力技术、尽快减轻交通能源压力的建议》的信件,对国家投入大笔资金研发氢能源的 做法提出质疑,并被媒体广为报道。

  虽然两年前的“联名上书”迄今未得到官方回复,但是杨嘉林相信,当初提出的意见“多少还是得到了政府的采纳” ,因为“国家已经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在氢能源研发方面大手笔投钱了”。

  受邀参与论坛并与万钢部长“面对面交流”,让杨嘉林感到受宠若惊,那次出席论坛的嘉宾不超过60人,来的都是 企业一把手和像万钢一样的部委高官。

  “他们邀请我去,就是让我提不同意见的吧。”但杨嘉林也坦言,说真话确实让自己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对垒

  杨嘉林因对电动车“泼冷水”而被某些人认为是胆小的“保守派”。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政府就曾确定在众多汽车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中,把电动车作为主攻方向。此举据说最初主要 出于如下考虑:中国传统汽车技术比欧美晚了几十年;而电动车技术全世界都还没有大突破,中国现在与欧美站在同一起跑线 上,完全可能后来居上。这就是今天盛行的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论,“蛙跳式跨越”论的基础。

  新华社高级记者、着名汽车评论人李安定认为,实际上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同一起跑线”。他认为 ,不管是在电动汽车,还是在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中国与国外相比,实际上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近日也指出,那些坚持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与国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业内人士, 也许是受了一些从事新能源的科学家和企业的宣传误导,而他们大力宣传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政府的支持。董扬表示:“ 如果技术是完全成熟的话,我相信这个市场应该比现在大得多。”

  “谈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目前在中国时机还不成熟。”杨嘉林认为,在找到能大规模供应的清洁新能源用于发电 之前,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一样都无法大规模生产销售。因此,“现在开发电动汽车并推动其产业化,应当首先考虑清洁 电力供应问题。目前并无必要把汽车企业的战略重点,放在长时期内无法大规模生产销售的电池汽车上面。”

  百年不“愈”的电动车痼疾

  更何况,一百多年以来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所面临的技术障碍,迄今仍然存在。

  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缺陷——电池,依旧是制约其发展的桎梏。杨嘉林认为,如果电池技术过关,用电机驱动汽车,即 开发纯电动动力平台,是个相对简单的工程问题,在100多年前就做到了,在数十年后当清洁电力大规模供应时就更不是问 题。

  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从全世界范围看,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并不过关。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 锂离子蓄电池,“能量比”也只有汽油的1/50。如果PK一下,50升一箱汽油可以驱动小型轿车轻松跑上600公里; 电动车一次充电续航600公里其实并不难,只是所需的电池组的重量起码一两吨重,而且工作时产生的高温足以把乘客烤糊 。

  不仅如此,由于锂离子电池成本极高,即便搭载在电动汽车上,普通消费者也难以承受。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 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电动车研究室主任陈全世告诉《中国周刊》,电池技术和成本,仍然是制约电动汽车 产业化的两大命门。

  号称已经突破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瓶颈的比亚迪,2008年就量产了F3DM双模电动汽车(一种可充电的混合动力 车),且将于今年推出纯电动汽车E6。但是据一位企业内部人士称,比亚迪已经申请专利的“铁电池”技术,如果要批量投 产,仍需在电池组的稳定性和控制方面进一步完善。

  “毕竟电动车除了电池、还有电动机动力总成、电控系统,车型平台的核心技术;如同手机电池产量世界第一,不意 味做手机一定超过摩托罗拉、诺基亚。”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李安定认为,电动汽车要从实验室走向普通百姓,光 在电池技术上取得突破还远远不够。

  让比亚迪也感到头疼的是,电动汽车一旦上路,该如何解决充电难的问题?

  同属新能源车的混合动力车虽然和电动车一样贵得吓人,起码不改变传统汽车的加油方式让人们可以接受。电动车则 要建立完全独立的充电网络,不管这笔巨额投资由谁出,是国家(全体纳税人的钱),是电力公司,还是电动车生产厂商?都 还有商量。

  李安定认为,政府和专家应考虑到:加油是动态的(一两分钟),充电却是静态的(几个钟头);加油站占的是两条 车道,充电站占的却是一大片停车场。而且充电的频次比加油高得多,网络密得多,光是在城市中安排充电站用地,就是一个 让城市管理者棘手的难题。

  还有一个国情是中国城市人口密度大,鲜有住别墅带车房的。骑电动自行车,到家提着电池上楼充电;开电动车,能 从28楼拉一根电线通宵充电吗?

  陈全世指出,充电系统是电动车辆的基础设施,建立一定数量的公用充电站、配备专用电缆及插座等是实现电动汽车 产业化的关键,没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尤其是充电站,即使电动汽车的技术再先进也等于“零”。

  陷阱还是馅饼?

  不过,在陈全世看来,在中国发展电动汽车仍然很有希望。“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世界上占90%,国内保 有量超过1亿。中国2007年生产2300万辆电动车,出口400万辆,这个产业不得了。”陈认为,跟混合动力汽车相 比,电动汽车更有理由成为汽车发展史上的又一转折点。“当然,就像电灯代替煤油灯一样,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尚需一个过程 。”

  陈全世告诉《中国周刊》,目前由科技部和财政部牵头的新能源车“十城千辆”示范运行项目,正在全国13个城市 展开,其中推广的重点就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并且,政府也正在制定针对电动汽车的节能标准和财政补贴政策,这两点 对于目前的电动汽车产业化尝试,都是利好消息。

  今年1月下旬,中国政府在13个试点城市实施了针对购买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财政补贴计划。按照 该计划,购买一台混合动力车可获得4千到5万元不等的补贴,而购买一台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则可分别获得6万元到 最高25万元补贴。当然,目前这些补贴计划并不惠及私人购车。

  与此同时,今年3月份正式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一个新能源汽车的3年产业化目标,即到 201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5%左右”。业内专家预计,2008年全国乘用车销量是560万辆,到2 011年将超过800万辆,这意味着届时至少有40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要投放市场。

  “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却很难达到,目标如果能实现1%就不错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 武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未来二三十年,在全球范围来说仍将是内燃机汽车主导80%以上的市场份额,应该以内燃 机汽车技术为主进行研发。

  李安定认为,政府以“大跃进”的心态来制定新能源车产业化目标,尤其是当前由政府层面主导的大张旗鼓的电动车 热,一方面可能把车造出来了,质量性能不过关,两三年后成为一堆废铁;另一方面无疑会冷落了中国汽车业在传统汽车技术 进步的自主创新。当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汽车企业急于完成的一项“政绩工程”时,传动燃油发动机节能和环保 技术的改进却鲜有人问津。

  有资料显示,在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第一批课题的4.13亿元政府拨款中,用于节能环保高 效内燃机的研发费用仅为1600万元。

  让杨嘉林最担忧的是,电动汽车可能不是给中国汽车业的一块“馅饼”,反而成为让中国汽车业栽跟头的一个“陷阱 ”。“如果我国不能从中得出教训,仍然把希望寄托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由于清洁新能源的供应情况在今后数十年内不会有 大的改变,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也会长时间没有大用场,中国汽车企业会跟着外国人跳火坑。”

  李安定说,曾有专家大胆假设,按照大众、菲亚特公司这两年在小型高效发动机优化的成果,如果将投入新能源汽车 研发的大笔资金中的一部分,用来提升中国研究传统内燃机的节能环保技术。即便在3年内中国汽车发动机的油耗降低20% ,以1000万辆年产计,不就等于每年生产了200万辆零排放、零能耗的汽车吗?

  怕的就是头脑发昏

  专栏作家 李安定

  外交家吴建民有一句名言:“中国人不怕大灾大难,怕的就是头脑发昏。”

  历史教训不胜枚举。1958年“大跃进”,全国上下砸锅卖铁大搞“土法炼钢”,我供职的新华社,编辑记者白天 发稿,晚上就在小高炉前干得热火朝天。新华社大院两扇民国初年精美镂花铸铁大门,也被砸碎,投入炉火,最后成为一堆废 渣。

  谈论今天的中国车事,最火的莫过于“新能源车”。“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真假“李逵”遍神州,连投入电动车 研发力度最大的比亚迪,也被周围的动静闹得出言谨慎起来。

  搞新能源,科技界有个着名理论:传统汽车,中国和世界有几十年差距;新能源,我们和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弯道超车”,“跳跃式发展”就是这个理论的延伸。“八五”开始,中国电动车起步;“十五”期间,新能源电动车863项 目国家投资8.8亿元,加上地方和企业配套资金共约24亿。一开始也是捷报频传,但多是一次性报喜;五年过去,没有一 个电动轿车车型进入商业化生产;24亿元投入,是成果斐然,还是打了水漂?至今没有一个交代。

  近年来,石油枯竭,温室效应的压力,让中国新能源车再遇商机。尤其是国家的提倡和近期200亿元的财政补贴, 让中国汽车的业内业外再次爆发新能源的冲动。

  其实说到新能源,中国和发达国家也并非在同一起跑线上,除了电池等局部技术,我们还是“小学生”。全球所有大 厂商的电动车、天然气车、生物柴油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电池车百花齐放,蓄势待发。对于新能源车几乎都保持局部研发 ,小批量试探,全局观望状态,审慎等待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形势明朗。

  2008年的金融海啸,让汽车业的市场格局出现始料未及的改变。在新能源产业化方面走得最超前的通用、丰田一 死一伤。通用堪称“头脑发昏”的国际版,新能源开发投入巨大,孤军突进,踏空了相关产业和能源供应的支撑。2010年 生产100辆新能源车的计划泡汤,又坐失传统产品市场的竞争优势,雪上加霜,落得个濒临破产的结局。

  作为鲜明对照,以大众和菲亚特为代表的欧洲汽车,专注于降低主流产品的平均油耗。心无旁骛地在小型高效发动机 、轻量化车身等适用技术方面下工夫,看起来没有什么炫目的噱头,但是在金融海啸中却双双成为全球硕果仅存的盈利大户, 成为新一轮兼并重组中的“弄潮儿”。个中缘由值得中国人探究。

  今天中国的电动车热,远甚于通用当年的冲动,大有三五年内取代传统汽车之势。问及电动车的能源——电从哪里来 。电动车权威人士最石破天惊的答案是:“我国目前每天有超过9亿度的低谷电(意即不用就白白浪费的电——笔者注),完 全可以满足5000万辆电动车充电。”

  5000万辆,相当全球汽车一年的产量,仅仅用中国的低谷电就全养活了,而且不用增加中国发电用煤!?不存在 发电过程中的污染!?太雷人了,真能饿死全球的石油大亨,气死中国的煤老板。然而细细一想,不对了,大城市每逢夏季高 温,晚上家家开空调,用的也是夜间低谷电,怎么城市电网就往往不堪重负呢?如果再加上几百万辆电动车彻夜用增强电流同 时充电,电网能够抗得住吗?头脑发昏如此可见一斑。

  新能源车的研发,科学家功不可没。但是,在一种新的主流能源为全球汽车业所认同之前;在这种能源禁得起推敲地 大量提供之前;奢谈新能源车都为时尚早。匆忙推行新能源车的产业化,无疑是把汽车企业置于无米之炊的绝境。

  新能源车的研发是抢占明天科技制高点的“前哨战”,眼下中国汽车业节能减排最立竿见影的作为,是对传统汽车技 术优化。如果3年内中国汽车发动机的油耗降低20%,以年产1000万辆计,不就等于中国每年生产了200万辆零能耗 、零排放的汽车吗!?真理有时候就是如此简单而朴实。

  中国汽车企业的主力是国企,政府的态度就是风向标。如果官方不设门槛地一味提倡,加之财政巨额补贴,企业势必 从趋利的本能出发,盲目上马新能源车项目,势必忽视主流产品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一旦国外厂商新一代低成本、 低油耗的汽车主流产品称雄全球市场,没有应对之功的中国自主品牌将难以与之竞争。

  再次拉大和全球汽车业的技术差距,痛失30年改革开放中得来不易的市场主导权,那才是中国汽车的悲哀,甚至是 我们民族的悲哀。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中国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