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均GDP6000美元后浙江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16:43  观察与思考

  -策划:本刊编辑部

  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6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许多深刻的变化。200 8年,浙江人均GDP为42214元,按照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换算,全省人均GDP达到了6078美元,标 志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败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成功逾越,则可顺利完成 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可以跻身发达国家与地区的行列。

  但在这一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因战略策略失误,遭遇严重经济社会问题,结果不进反退。而另一些国家和地区,尤 其是与浙江发展环境较为相像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则比较顺利地进入了发达国家与地区行列。这其中有 什么规律?先发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段的发展经历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浙江进入6000美元阶段后具有什么 样的经济社会特征?在实现新跨越时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哪些趋势、问题和挑战?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形成财富竞相涌 流、活力竞相迸发的局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课题组,组织多学科专家完成了《人均GDP跨越6000美元 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本期策划,将这一重大科研成果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人均GDP6000美元意味着什么?浙江已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

  2008年,浙江人均GDP为42214元。按照国家公布的2008年平均汇率换算,全省人均GDP达到了6 078美元,跨越了6000美元。而基于世界银行2008年的购买力平价标准(3.52元/美元),浙江2008年4 2214元人民币的人均GDP,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1984美元。那么,2008年浙江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 按市场汇率)或超过110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对浙江意味着什么呢?

  钱纳里、克拉克、刘易斯、西蒙?库兹涅茨、霍夫曼、邓宁、N.赛尔奎因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对国民收入与工业化 关系的研究均表明,国民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钱纳里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均GDP与 工业化阶段、经济结构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按照他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360 美元后,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发达经济的阶段。

  当然,钱纳里的结论是在美国70年代的数据基础上得出的。因此,需要将2008年的人均GDP数值换算成19 70年的GDP数值。考虑到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可以得出,浙江2008年人均GDP的11978美元大致相当于197 0年的2269美元。

  以此对照钱纳里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即浙江刚刚跨过工业化成熟期(1120-2100美元/人),正进入工业 化发达期(2100-3360美元/人)门槛。

  根据N.赛尔奎因以1994年人均GNP价格指数对经济发展阶段所作的划分: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NP为21 80-4370美元;工业化高级阶段人均GNP为4370-8190美元;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人均GNP为8190- 15120美元;发达经济的高级阶段人均GNP为15120-22650美元。浙江2008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 人均GDP以1994年美元价格计算为8532美元,按赛尔奎因阶段划分法,浙江也已进入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819 0-15120美元/人)。

  再结合考察浙江目前的三产结构水平(2008年三次产业比例为5.1/53.9/41)与轻重工业比例(20 03年全省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了轻工业),可以认为:浙江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或工业化发达期。

  浙江在国际坐标系中的定位

  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初公布的各国购买力平价指数进行横向换算,再根据美元的通货膨胀率进行时间转换,浙江 在以下国家或地区中可找到自己的坐标:

  日本:1970年人均GDP按当时的官方固定汇率计算为1945美元。但当时的日元官方对美元汇率有所低估。 日本1949年从战后直到1971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实行1美元=360日元的固定汇率。1971年12月,西 方十国财政部长通过“史密森协议”,认为日元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应该是315:1,精确地要求日元升值16.88%。 如果315日元/美元这个判断基本正确,那1970年的日元低估了14.29%。根据这一水平进行调整,1970年按 PPP计算日本的人均GDP应为2223美元,与浙江按PPP计算的2269美元/人(1970年美元价格)基本相同 。从三次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率等指标综合分析,也比较接近(日本1970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8.6/43.0/48.4 )。

  韩国:1989年韩国按市场汇率计算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1990年韩国人均GDP为6153美元, 按PPP计算(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的韩元/美元购买力平价标准,再进行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1990年韩元/美元 购买力平价为741韩元/美元),应为7411美元/人,而浙江2008年人均GDP按1990年美元价格计算为76 26美元,两者大致相当。

  中国台湾:1986年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台湾人均GDP为4071美元。台币对美元汇率存在着低估现象,按 世行2008年2月公布的PPP水平(2005年)再按购买力平价进行回推计算,1986年中国台湾人均GDP应为6 538美元,浙江2008年人均GDP按1986年美元价格计算为6298美元。1987年,中国台湾第三产业比值重 新稳定超越第二产业,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成为中国台湾经济进入工业化发达阶段的标志性年份。

  新加坡:按市场汇率计算,1977年新加坡人均GDP为2837美元。若按世界银行的PPP标准计算,当年人 均GDP则为3573美元,浙江2008年人均GDP按1977年美元价格计算为3539美元。

  墨西哥:1995年墨西哥人均GDP按市场汇率为3117美元,按世界银行PPP计算为8712美元,浙江2 008年人均GDP按1995年美元价格计算为8748美元,两者相近。由于受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以及1998 年拉美金融危机的冲击,墨西哥该阶段经济增长较慢,到2006年按PPP计算的人均GDP为12540美元,与浙江2 008年相当,仅领先浙江2年。

  阿根廷:1991年5742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已经相当于8000美元/人左右(浙江2008年人均GDP按1 991年美元价格计算为7860美元),大致相当于2008年的浙江人均GDP水平。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浙江目前的人均GDP水平大致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6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与1971 年意大利的人均GDP水平(2218美元)相当。同时与1970年的日本、1971年的意大利、1986年的中国台湾 地区、1990年的韩国、1991年的阿根廷、1995年的墨西哥相当。

  相似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特征

  在社会特征比较中,课题组选取了与浙江省情较近似的亚洲的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欧洲的西班牙和近期跨入600 0美元的美洲巴西、墨西哥进行参照比较。从这些国家与地区经验看,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向高收入 国家和地区行列迈进时,社会发展有许多共性的经验特征。这些特征包括:

  第一,产业、就业、城乡结构的现代转型。

  韩国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社会流动加快,乡村人口急剧下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1962年农 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7%,到1992年减少为14%。韩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28.5%上升到1987 年的68.7%,1995年更是上升到了81.3%。中国台湾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经济结构再度转型,由新兴工 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纺工业向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升级的同时,服务业比重逐 年扩大,日益成为带动台湾经济成长的支柱产业。1988年人均GDP6000美元时服务业首次超过一半(50.13% ),且持续成长。服务业呈现质变,由蓝领阶级为主的服务转变为信息服务。

  第二,中产阶层快速崛起。

  在顺利实现人均GDP6000美元跨越的韩国、西班牙及中国台湾地区中,都有一个人数众多的中产阶层。韩国新 中产阶级由1970年的14.2%增加到1980年的17.72%和1990年的26.1%。中国台湾地区在196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层阶级人口也迅速减少,现代职业阶层和新中产阶级快速增加, 农村独立经营的个体农民和农村下层阶级人口减少,分别由1970年的28.0%和16.7%下降到1980年的23. 3%和8.1%。城市中的下层阶级的比例也在下降,由1970年的8.0%下降到1980年的5.9%。新中产阶级由 1970年的14.2%增加到1980年的17.7%和1990年的26.1%。

  第三,高度重视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建设。

  相关国家与地区都非常重视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制度建设。韩国1989年实现了全民医保。实现全民医保后, 公共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稳步增长,覆盖率从1989年的90.39%上升到2007年的98.69%(其余人口由医疗 救助提供保障)。目前,韩国政府正在要建立具有韩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韩国式福利经济模式”构想,主要就是社会福利 和经济增长的均衡,搞好基本收入、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基本居住4项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基本保障,实行积极的劳动就业 政策,建立“家庭般的社会”。1995年中国台湾地区的全民健保制度全面实施,1999年的覆盖率达到95.46%。 中国台湾地区的各项社会保险均由政府(劳工保险是劳保局)直接掌管,而且法律规定保险制度的最终财政责任也在政府。墨 西哥在1943年就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995年制定、并在1997年实施了新的社会保障法,2003年针对农 民和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制定了社会医疗救助法。

  第四,重视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分别于1976年、1977年在人 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并没有出现学界所说的倒U型状况,其基尼系数都处在比较合理的0.35以下的水平。其中 中国台湾地区的情况特别突出。从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台湾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DP从1964年的500美 元上升到1976年的1000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现象却在不断改善,基尼系数从1953年的 0.57下降到1972年的0.29。中国台湾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力求增加“国民所得”,1980年平均“国民所得”为 2054美元,1985年为3142美元,至1997年达12019美元。中国台湾地区的分配差距也在缩小。1950 年中国台湾最高20%所得阶层与最低20%所得阶层,每户年平均所得比率为15∶1,到1979年降为4.34∶1。

  第五,社会冲突不断,社会稳定面临挑战。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之后,仍会面临着社 会“发展之坎”,会由于制度安排、战略选择、政策制定、公平实现等方面的问题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巴西就是由于较严重 的贫富、区域、种族社会地位的差距,社会冲突比较严重。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无地农民运动仍在发展。

  但同时,面临着许多已知或未知的社会问题与挑战,主要有:第一,向成熟型社会过渡的四个“倒U型曲线”(分别 是收入差距、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的倒U型曲线)拐点仍未出现;第二,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 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三大矛盾突出;第三,市场经济建设、公共服务需求与政府职能转型不到位 的矛盾依然存在;第四,社会公正程度不高可能引发社会冲突,社会风险增加。

  按照这些特征的横向比较,以及参考衡量现代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可以得出结论,浙江在突破人均GDP6000美 元的大关后,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面临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