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小丫跑两会报道
81岁的王文章老人,是抚顺市的一名离退休工人,从上世纪50年代,他们一家人就住在这个狭小低矮的平房里。
王文章:(辽宁省抚顺市莫地沟居民):“夏天下雨外面是大雨,里面是小雨。”
到了下雨天王文章老人一家,要从屋里往外淘水,到了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屋里,储备的白菜都冻透了。
王文章老伴:“像我们都得围着被子坐着,就这么坐着根本冻手冻脸,那风吹脸。”
由于棚户区吃水供暖都很困难,81岁的王文章老人还要自己挑水劈柴,打煤坯子。
2006年春节前,王文章老俩口终于搬进了莫地沟新区的新房子,这是35平米的一居室。虽然现在的新房只比原来的房子多了十平米,但是对老俩口来说已经足够了,宽敞明亮的卧室,整洁的厨房,老俩口的生活跟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年两会期间,我们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当时他是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他建议建设多位一体的住房供应体系。
郑功成:“关于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三位一体的住房体系,确保低收入家庭起码居住条件。要构建一个权责分明,三位一体的住房体系,要明确政府、市场、单位的责任分工,分别满足不同群体的居住需求。”
其实,住房体系建设在1998年房改开始就一直在摸索,1998年,随着23号文的公布实施,在终结福利分房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整个23号文用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对此加以突出说明。
到了2003年,18号文发布。开始把房地产业作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此后几年,全国的房价一路上涨,各种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低收入群体的老百姓买得起住得起的保障性住房少之又少,只能望房兴叹。到2008年,日益突出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问题已经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注呼吁的热点话题。
在2008年的两会期间,我和两位代表委员一起到了北京南四环附近的一个筒子楼,这栋四层小楼里住着60户人家。沿着陈旧的楼梯,我和两位委员来到二楼,这样的一套房子还不到30平米,却住着两户人家。
小丫:“我们注意到你们家的洗衣机,厨房,卧室还有孩子学习的地方都是在一起的啊。”
居民:“这是碗柜没地搁,乱七八糟的。”
沿着昏暗狭窄的楼道,我和两位委员来到三楼的一户人家。由于不通风,楼道里一股浓浓的蜂窝煤味。这里一家三代6口人就挤在这个小屋里,三张床几乎把房间塞的满满的。
小丫:“大妈想搬家吗?”
居民:“想搬家啊,想搬家又没钱啊,买房买不起,挣100多块钱又买不起。”
蔡:“你们还不符合廉租房的条件(对),买房又买不起,又不符合廉租房的条件,那还有别的办法。”
小丫:“那假如经济适用房,一套房20万。”
居民:“那凑合凑合,还行。”
小丫:“但关键经济适用房像他们这样的人很难买到。所以我说不是标准太严,而是房子太少了。”
那么两年时间过去了,这栋楼里的居民们现在怎么样了?前几天,我们又去了这个筒子楼,看看这里的住户们有什么变化。
我们发现,两年来,除了里外粉刷了一遍,这栋楼里还是一样的住户,一样的拥挤,一样的简陋,没有任何变化。今年,街道为附近的平房住户申请了12套廉租住房,而这栋楼里符合廉租房条件的也有不少,但是两年内还没有一户家庭如愿搬走。
这个楼里没有解决的,解决的是东边平房区。
他们告诉我,现在能够提供的廉租房源远远不够,大家只好继续等待。
说实话,看到几年前我曾去过的住房困难户,他们现在还是几代人共居一室,我真是有点儿心酸。规根结底,还是我们的保障房建得太少了。今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11条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稳定房地产市场、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市、县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如何负总责,如何抓落实,我今天也采访了包括广东省省长黄华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等几位省长市长,一分钟广告之后,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怎样才能让保障性住房建得更多,谁来保障保障性住房?就这个问题我们特别咨询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主任陈淮。
“我们有欠帐。”
有欠帐,就需要补上,最近几年中央三令五申要示地方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一方面说明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经济适用房有时候觉得推动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土地是划拨的,就是没有土地收益,第二建经济适用房的时候往往还要政府投入一部分,
昨天,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谈到了“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我听到有这样一句话,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执行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那么怎么才能让地方政府“切实负起责任”来呢?我今天也采访了几位当省长和市长的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