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家正:中国的城市是农民哺育起来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09:1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于今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孙家正委员在题为《更多地了解世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演讲中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的成就和经验,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为充分展示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华智慧,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发生的新变化,展示文明、进取、开放、自信的国家形象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世博会也为我们带来了一次了解世界、学习世界的难得机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取得巨大的成功和进步之后,是否能够始终保持了解世界的热情和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是否能够不断地吸收、借鉴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来丰富发展自己,是其是否能够永葆生机、活力,不断发展进步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孙家正说,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民族,在持续30年快速发展之后,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忧患意识,继续保持大气谦和的态度和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对于中国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世博会将当代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带到上海,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它将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新颖和神奇,更是一种警醒和振奋。我们务必要重视和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孙家正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发展方面成就巨大,问题和隐忧也不少。通过世博会,我们应该广泛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不是一种功能性的设置,而是广大市民的安居之所和精神家园。我们需要在物与人的关系上更加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使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始终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

  孙家正阐述说,城市不是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而是不断发展着的有机的生命体,而文化就是这个生命体的灵魂。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城市的文化品位,尊重和珍惜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注重对城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延续和培养城市特有的文化传统。城市发展需要更加注重保护和彰显个性,防止城市建筑的趋同。为此,应该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物态景观与人的活动和谐统一,城市外在风貌气度与独有文化内涵浑然一体。城市不是孤立地存在,它与农村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城市是农民哺育起来的,反哺农村、善待农民,应该是中国城市的重要品格之一。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