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周天鸿委员在题为《推进网络民主建设,建设新的有序民主参与渠道》的发言中说,“网络民主”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为民众的政治参与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培育了民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了民主监督的效力。但是,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等特点,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和网民言论的非理性张扬,为网络民主的进程添加了杂音,影响了网络民主正常的发育过程。
周天鸿说,中国的网民已达3亿多,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媒体和交流平台迅速兴起,“强国论坛”、“天涯社区”,以及党和各级政府开通的官方网站,为网民提供了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的平台。网民可以通过它们直接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看法,网民问政、议政、参政的热情不断高涨,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网络民主”由此产生并影响着社会生活。但是,由于网络本身虚拟性等特点,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如虚假信息和网民言论的非理性张扬,为网络民主的进程添加了杂音,影响了网络民主正常的发育过程。为更好地发挥网络在我国民主建设进程中的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1.创建网络环境下政府与民众信息交互模式,健全和完善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机制。政府治理社会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网民参政为政府提取信息创造了新的条件。建议创建一种网络环境下网民参议谋政、政府回应、部门落实的信息交互模式,健全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机制。政府部门通过与民众的对话,了解民众的真实情况和意愿,了解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然后进行统筹安排,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加大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力度,让民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信息公开是做好监督的前提条件,互联网技术为信息公开提供了便捷经济的条件。目前,政府部门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还远远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站上有计划地、较为详细地公布包括工作计划、经费预算、工作进展、单位和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经费使用情况、重大事件的应对处置情况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信息及时有序的公布,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
3.强化政策法规与敏感事项的网上征求民意程序,让民众拥有更多的参与权。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前征求民意的工作现已逐步实施,但往往时间比较短,民意表达不充分。关系到民生的一些措施出台前,征求民意的工作还比较欠缺,即便征求,敷衍了事的现象也时常发生。建议规定各种政策法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项、人事变更、干部任免等出台前,必须将方案挂在网上,留下充分的时间来征求意见,根据各种意见认真修改和完善方案,并在网上向民众反馈。
4.建立发帖、跟帖、定期上网对话的机制,让民意充分表达。从“向温总理提问”、“钓鱼执法”等事情来看,每当社会上有敏感事件发生时,网上跟帖的数量相当可观,说明网民对社会事务有很大的参与热情,但政府或官员的帖子较少。建议政府就一些矛盾比较突出的事项在网上发一些帖子,让大家能够跟帖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要对跟帖尽快答复,做到诚心沟通,疏通情绪和促进问题解决。另外,可将目前政府官员与网友见面会的形式制度化,建立政府职能部门网上对话日等,通过网络与民众直接交流,联系群众、化解矛盾、集中民智。
5.制定及时分析处理网民意见的法规或办法,让人民的监督权落到实处。网络监督快速便捷、经济有效,为纪检监察及司法部门提供了丰富的反腐线索。建议制定相应的处理法规和办理办法,对网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反映的线索和情况及时加以分析、调查、处理和回复,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决心和信心,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要建立宽松的网络民主环境。开放是网络社会的生命所在,管理者要改变强制管理方式,允许新模式的探索和失败,还要相信民众有辨别的能力。
周天鸿呼吁,对网络民主的发展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使之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新的、有效的、有序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