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教育厅副厅长谈教育规划纲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0日18:27  人民网
安徽教育厅副厅长谈教育规划纲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我们今天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先生和大家一起分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感想。李厅长您好,请您跟我们的网友们打个招呼。

  [李和平]: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到人民网做客。

  [主持人]:首先,您能给我们大家谈一下您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吗?

  [李和平]:今年,温总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为什么说他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报告呢?去年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特殊的成绩,这不仅是对中国老百姓的贡献,也是对全世界老百姓的贡献。

  [李和平]:总理用了不长的篇幅,把最核心的成绩做了一个总结。第二,在总结经验的时候讲了五个必须,我认为这五个必须非常深刻、非常系统也非常全面,不仅仅是去年的经验,我理解是多年来的一种工作经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对今年的工作做了系统安排。

  [李和平]:特别讲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应该说是我们进入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必须走的强国之路。这里特别要强调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也特别关注民生的感受,应该说既有战略上的思考,更有战术上的安排,在这样的报告引领下,我有理由相信在2010年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建设将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所以我感觉特别好。

  [主持人]:作为一个主管教育方面的领导,您带了哪些提案来到“两会”?

  [李和平]:今年我们来参会之前也做很多方面的准备,最后经过提炼,我有三个方面的提案提交给大会:第一个提案,关于地方高等学校发展的问题,实际上有一个核心思想,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加强地方统筹,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支持,提案里说到为什么这样做。

  [李和平]:第二个提案,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重点就谈到了根据我们国家现在的这种体制的职责的界定,大学生在离校前的工作如何加强,实际上是如何进一步有效的发挥高等学校在学生离校前的工作。同时这里有一个核心的要素,是希望社会系统,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与其他系统把就业工作的关口前移到高校学生毕业的离校之前,把党和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有关政策,综合效应发挥出来。

  [李和平]:第三个提案,涉及到全社会关心的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随着我们国家硬件与保障机制的实施,在硬件条件的改善这块,我想通过未来几年的建设会有很大的改善,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善,它的核心是什么?是教师的问题,是管理能力的问题,特别是教师,所以这个提案经过我们的同行一块研究,主要就是就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就是教师的均衡问题提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有些我们还会在做的,有些是我们今后要做的,有一定的针对性。

  [主持人]:您这三个提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有类似的条文予以规定,所以我们就来谈一谈今天的主要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温总理曾经说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就像您的提案里专门提到了教师问题,纲要中规定“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生从教”,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安徽的教师待遇在这几年有什么变化吗?以后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激励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李和平]:《规划纲要》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经过很多人的努力,经过很长时间的研究,对中国教育在未来十年提出了目标、思路和措施。这里面有很大的篇幅讲教师的问题,实际上不管是哪一类教育,确实是教师为本,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没有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哪一类教育的目标都是很难实现的。

  [李和平]:就我们安徽的情况而言,我们也特别的重视各级各类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从宏观上说,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和环境,来提升我们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激发我们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内生动力。第二,改善教师的待遇。第三,给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比如说我们教师的学术的发展,我们讲的教师能力的提高,比如说教师其他方面,围绕业务能力的提升、围绕素质的提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李和平]:第四,对教师职业也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使得我们有更多的优秀教师、有更多的好的老师,能够到一线从教,甚至像总理要求的鼓励他们、激励他们终生从教,有这样的机制,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一套机制。

  [李和平]:具体的说,从我们安徽的情况来说,比如说基础教育,我们已经在全国率先或者说同步把义务阶段教师的绩效工资全部兑现。从高等教育层面说,除了我们有国家这样的工资制度以外,我们对教师的待遇这块,也还允许学校在自己的办学自主权之内,根据自己的能力,实施校内的津贴措施,包括我们对教师的住房。现在我们很多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义务教育老师的住房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是也在解决过程当中。

  [李和平]:大学的老师包括职业教育的老师,住房、工资待遇这一块,应该说与我们安徽这样经济欠发达省份相应的比例关系来说,还是处在一个比较优先的地位。

  [李和平]: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有一系列的办法,以高等教育为例,从安徽省教育厅这个层面,构建了有九大类十几种项目,专门针对各种不同教师,从学术大师、拔尖创新人才到我们年轻教师,从我们高学位的老师,到一般学位的老师的提升,从提升我们老师的学术发展能力到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我们有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通过这样的政策和办法来提升老师的素质和能力,这个在实施当中非常有成效。

  [李和平]:从基础教育或者义务教育阶段来说,我们也实施了校长培训计划、教师轮训计划等等,政府主管部门有专门的经费来保障这样一个培训体制,也包括我们在省市以内教育的培训和交流,也包括我们在全国其他院校的培训和交流,甚至有些高等教育,国外的教育。我们在安徽教师这个层面来说,总体上是前面四个方面的措施,根据这四个方面的指导原则,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些能够落实的办法。所以说安徽这些年在教师的培养培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块起来有比较好的成效。客观上也促进了和改善了各类教育质量的提升的要求。

  [主持人]:下面这个问题可能说到一个难点,今天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有些委员也说了,绩效工资中央发出这样的政策,但是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绩效工资是一大笔钱,像您说的,安徽是一个欠发达的地区,咱们提高教师待遇的资金怎么来?

  [李和平]:您刚才说的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中央在制定政策的时候还是实事求是的,对教师的绩效工资定义为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我想这样的标准是一个合理的标准,我认为也不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至于说地方财政预算有一些困难,实际上在整个财政的预算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预算的调整来调整其他各块比例的结构来保证这个要求,因为这本身是一个不高的标准,这是我们省的情况。

  [李和平]:第二,从现在实施的情况来看,安徽义务教育阶段老师的工资,不完全了解的情况,增量总体来说是有一定的增加。增量的增幅各个地区不平衡,从总体上来说有一定增长,但是总量也不是特别的大。应该说改善了老师的待遇,从总体上说的,局部地区绝大部分有增加的,也不排除个别地方,还是有实质上的调整。一方面是确实经费有困难,还是在于当地的党委和政府什么样的决心,有什么样的要求。我想教师这个队伍在整个党委政府或者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系统里面占的比重还不是特别的重,真想解决问题还是有办法的。我认为安徽做的比较好。

  [主持人]:像您刚才也提到了,您去年来人民网访谈的时候,提到了高等教育的欠发达地区的振兴计划。今年纲要在征求意见的时候也提出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您能给我们该介绍一下像您所在的安徽省这些中部地区高等教育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

  [李和平]:去年我来作客的时候,讲的是以安徽为例,讲了地方高等教育如何发展。非常高兴的看到,现在已经颁布的纲要里面,说的很多东西就是我们去年我在这里讲的东西。这说明我们从地方高等教育来说,我们安徽这样的思路、探索,还是符合国家的意志,也说明我们的国家里面还是很客观实际的反映地方教育发展的情况。刚才主持人谈到,现在的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到底有什么问题,我想大致是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李和平]:首先是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我们安徽为例,我们安徽这些年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的毛入学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将近两个百分点,我们的录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将近3个百分点,安徽在中西部地区还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省份之一,但是总体是不足的。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欠发达地区,在这样的背景下面,这些年给高等学校的投入严重的不足,有扩招,来了以后学校又没有条件,所以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能力相对的薄弱。

  [李和平]:第三,这个地区的教师队伍,就是高层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不像东部发达的沿海省份,那些地区有很好的条件、有很好的环境,由于这样一个队伍的建设存在制约,所以它的能力,学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就受到了制约,比如说我们中西部地区学科点的数量,国家重点学科的水平、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等等这些表彰学校核心能力方面的指标远远低于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

  [李和平]:第四,从中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我们教育从内部来说受到很多外部环境的制约,我们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高校在如何有效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这方面、能力方面也还要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我们培养人最后还是要建设美好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把我们的人培养好,为地方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高校本身有生产力,有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这方面功能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李和平]:总体来说,我感觉中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经济欠发达,从外面的情况来说,一个是对高等学校的投入,应该说还是远远不足的。二是学校自身的发展由于受到投入的影响,发展能力还是相对比较弱的。三是也有管理的问题,社会的资源如何有效配置到学校里面,学校的成果如何有效转化到社会上去,也包括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管理这块,有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些管的过死、管的过细,还有一些条块分割的情况,应该说这些都是中西部发展面临的更大的问题,或者简单的说,缺钱、缺人,这是最核心的问题。

  [主持人]:所以您认为要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必须得有投入,不仅要有钱的投入,还得有人才的投入、政策上的投入?

  [李和平]:是的。

  [主持人]:李厅长您既然是安徽省教育厅的副厅长,又是一个大学的教授,您如何看待高校去行政化?

  [李和平]:这个话题也是“两会”上热议的话题,也是《规划纲要》里敏感的话题。我记得国务院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首先我想跟各位网友交流一下我对去行政化的理解,因为“两会”期间对这个问题讨论很多,我认为很多人对去行政化理解的不正确,去行政化和去高校的管理不是一个概念,我理解的行政化是什么呢?

  [李和平]:我是这么理解的,高校去行政化,很长一段时间在我们整个社会体系的格局里面,高校也是作为一个行政机关参与整个社会体制运转,这也是跟中国现实的国情相适应。我以为,作为高校来说,最核心的是两点,第一,要保障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利,第二,要保障学校的教授、老师们自由探索的权利,一个自主、一个自由,我以为这是高校能够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

  [李和平]:在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下,在自主办学的权利落实上有问题。在教授治学,真正学术探索的自由方面有问题,所以使得我们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对我们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受到一定制约。我理解现在谈的去行政化不是不要高校的管理,而是要强调高校自主办学,高校自由探索的理念,这样一种理念、这样一种要求在高校里面得到有效实施,通过自主办学、自适应的发展、自我调整,通过学术发展的自我探索,来产生更多的成果,产生更多的包括知识创新的成果、技术创新的成果,以及为社会服务的成果,通过这些成果的体现或者产出,回过头来作用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过程,也作用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我的看法是,如果现在国家层面上提出的去行政化是我理解的概念,我是比较支持这样的做法。

  [李和平]:另一方面,这要有一个过程,客观的说,行政化给我们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它也会对高校的在现实中国这个背景下面还是具有它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中国现在是按照课程管理的体系,高校具有一定的行政地位,无论是征集资源还是在社会系统的话语权,还是在创造有关的保障条件这方面,和它的层级还是有的,很难想象一个知名大学,比如清华、北大,没有任何级别的时候,它如何有效参与到社会系统当中去?在参与的过程中如何获得社会系统的支持,如何获得公众的认可,如何获得公共资源的保障,所以我以为去行政化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在中国还是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探索需要大家去努力。

  [李和平]:作为一个高等学校来说,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教育的规律,我觉得这是必须的,我以为去行政化实际上就是为了保证学校能够有自主办学的权利,能够有自由探索的权利,也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同时在去行政化的背景下也还要保障学校能够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来凝练自己的方向,来构建自己的队伍,发展自己的学科,培养自己的人才,所以我认为去行政化的问题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什么内容,未来的去行政化应该怎么去做,我觉得需要我们的教育系统,也需要社会管理系统做认真的、积极的有效探索,最终能够达到自主办学、自由探索是我们的目标,根据这样的目标,现在这种行政管理体制应该如何改、如何变,如何保证学校的权利,因为中国的高校不专门是教育机构,还是社会系统,包括我们的教职工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我们的学生,如何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如何保证高校的安全稳定,如何保证很多意识形态的要求能够在学校里有效实施,有些地方我们要淡化行政级别,有些地方我们还需要加强管理。这就是我对去行政化的理解。

  [主持人]:您认为高校现在去行政化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探讨,怎么在完善管理的基础上去行政对它的负面的干扰?

  [李和平]:是的,我的根本观点或者主要想法是,到底去行政化是什么概念得搞清楚,什么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概念进行探索。不能笼统的把级别取消了,也不能简单的级别没有了,通过这种级别的取消,无形当中削弱了学校的管理,比如说学校现在有副部级的、厅级的,管理人员有处级、科级的,这毕竟也一种职业前途,如果这个职业前途没有了,谁来做这个事情?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所以更多的是要围绕淡化行政管理的色彩,强化学术的色彩,以学术的自由探索,以教师作为办学、治学主体来突出这个功能,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去做,因为这个目标的需求,行政管理应该怎么改革。

  [李和平]:所以我为什么说需要一段时间探索,我支持这个方向,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没有研究清楚,这个目标到底应该怎么改、怎么做,行政管理机构、结构、人员、队伍、保障怎么处理,这都不是一句话的事,不是简单的把级别取消的事情。操之过急可能会后患无穷。

  [主持人]:《规划纲要》还提出高考的改革问题,您主管高等教育,想听听您的意见,《规划纲要》说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生”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您认为高考制度如何改革才能又做到公平,又做到遴选人才,这里特别跟您强调一下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在大家对一考定终生的弊端非常的苦恼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生事物,就是自主招生,但是在出现之后很多家长和考生又认为它暗藏了很多不公平的因素,所以又害怕它有潜规则,害怕它有暗箱操作,很多只眼睛盯着它,所以造成了自主招生现在虽然一步一步改善,但是也举步维艰,您对高考招生改革有什么想法?

  [李和平]:《纲要》里面有六大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于招生考试的改革。这件事情我想说说我的想法,首先,我要说一个观点,现行的高考制度是与我们国家现行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的,也是经过时间检验认为总体还是行之有效的。第二个观点,现在高考制度的设立,显性的功能是选拔人才,但是它的有有一个和核心的要素就是公平正义,我以为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推行社会的公平和谐方面是不可替代的,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的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

  [李和平]: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有它的弊端,比如,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才的基本状况也在发展,如何满足多元化、多样性、全方位的要求。这个在现行的高考制度里面相对来说区分都比较小一些,因此我赞成在现行高考制度下进行有效的探索。比如纲要里讲的五大类的探索,我觉得有三个特点,一是多样化的考试、多元化的录取,在满足共性要求的情况下,逐步按照以人为本的观念,来体现个性化的要求,比如探讨本科与国家统一组织,高职交给地方去做,比如有自主的问题,有保送的问题,有特长的问题。第二个观点是,我也支持在坚持目前这种考试或者继承眼下这种考试的优点和优势下面积极进行其它方面的探索,最大限度的或者有效改善现在这种比较单一、适应性响度比较弱的体制。

  [李和平]:刚才你提到自主招生的问题,这是在现行高考制度之下进行改革的一个探索的比较早的一种办法。目前据我所了解的情况,它基本上在高端院校,也就是在“211”以上的院校,而且是中央部级院校,都是名校,这些学校对人才的需求确实有它的特殊性,在一定意义上对这些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用一个共性的方法来分类,对这些学校可能在某些方面会有制约,特别是对那些特殊人才,如果对综合素质比较好的人才,我们用现行的高考制度还是能区分开的。比如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每年在我们安徽招生都是最好的学生给它,这是对综合类的学生,但这中间也不排除有些学生他可能考不到特别高的分,他能考次高的分,但是他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对于这类学生也是我们将来经济社会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也是一个可塑之材。

  [李和平]:这样一来无疑就会产生社会公众普遍担心的问题,公平的问题,因为它不完全是唯分数类,现在的高校还是自己自主组织考试完了以后在以高考为主线的条件下把高考作为补充,这些事情社会系统担心我可以理解,据我现在对这些名校了解情况而言,他们大部分学校还是能够自律的——他们的招生章程都是事先在网上公布的,他们整个过程还是公开透明的,这类学校的声音可能尤为重要,在这类问题的处理上暗藏着一些潜规则,我想这不仅仅是对面向考生不公平,面向社会不公平。根据我了解的情况,这些学生目前个别可能会有,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李和平]:从社会管理这个层面上来说,如何有效防止这个情况呢?而不仅仅靠高校的自律,我认为有以下几条:第一,政策要合理,在自主招生的背景下,你是什么样的目标,你面向什么样的人群,你组织什么样的考试,你给他什么样的政策,这些都没有公开,政策要有一个合理的分支。比如我对某一类特殊人才的要求,是不是就是为这个人才有这方面能力录取他,需不需要他有相应的文化课或者其它知识作为补充。第二,操作要公开透明,在既定的政策之下,操作这个环节上应该是公开的、透明的,每一步都应该接受社会的监督,每一步都应该接受同行的监督,每一步都应该接受公众的监督。

  [李和平]:第三,作为政府的管理部门来说,包括社会系统来说,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大对这类招生的监督和检查,使得这类招生按照他们的章程,按照他们的政策,按照他们规范的程序与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或者与他自身体制的制度有效的、规范的、客观的实施到位,所以我觉得通过三个方面的联合作用,来保证我们现在的自主招生,也包括今后我们可能还有一些特长生、一些保送生、定向培养的学生,这些制度应该做到位,这件事情在我们安徽最近这几年,因为我还协助厅长分管招生考试,我前面讲的这三个办法也是我们这些年的探索经验。 ]

  [李和平]:这些年为什么我们安徽的招生比较平稳,社会系统还非常的认可,大家认为,至少从我们操作者来说,压力在逐步减轻,我们就是真正阳光招生,把公正公平这个理念通过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落实到实践中去,我想任何一个探索,只要是能够在阳光下运行,我认为就能够有效的保证它的公正和公平。至于政策本身的不完善,这可能是在实施过程当中来逐步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

  [主持人]:刚才咱们谈资金投入的时候您就捎带谈了一个问题,说高校在扩招发展的过程中贷款,现在也有很多的高校负债累累,在这次“两会”上好像您也提到了高校负债的方案,您在这里能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您认为高校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一个办事业的机构负了债怎么办? [16:55]

  [李和平]:您说的这个问题今年在“两会”上同样有声音,这个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呢?我相信各位网友都知道。1999年国家政府决定扩招,政府的投入跟不上,高校怎么适应形势,能够贷款也是政府对高校的支持,给予贷款的政策。

  [李和平]:所以全国到目前为止大概有2000多亿,以安徽省为例,70、80亿,应该说这些贷款的存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制约了高校的下一步发展,有些债务比较重的学校,甚至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段维持运行都有问题,试想怎么改革、怎么发展?这个是有制约的,好在这个问题各级政府都很重视,中央政府在去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办法,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金融危机没有实施,但是在中央部委高校已经实施了,通过这个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中央部委的债务压力。但是地方的高校,因为财政取得是靠地方政府、省一级政府或者市一级政府,这个问题还没有摆上议事日程,以安徽为例,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也在研究讨论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学校有债务就一笔勾销,千万不能这么做,债务的形成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寻求导致的,还不了债是什么原因?

  [李和平]:因为我们的投入不足,是因为我们学校的造血能力不强,我以为根本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政府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投入,比如说提高申请拨款,比如说提高高校在一定条件下,比如说它的收费能力,它的自主造血或者自主的发展能力,比如说它能够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通过这样的收入的提高来还本付息。

  [李和平]:短期之内,比如安徽对高校的债务怎么处理呢?贷款要有利息,通过政府贴息的办法里解决利息的问题,本钱暂时先放着,利息先处理掉或者部分处理掉,这也是不少的一笔数字,从我们省来说也是以亿为单位。

  [李和平]:长期这个状况不能持续下去,随着政府的投入,社会系统保障能力的加强,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逐步通过学校来还本付息的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我相信,特别是这次纲要讲到,到2012年要达到4%,我相信各级政府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会有大幅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化解这些负债,我想这个问题是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我的基本观点是,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加大投入、加大保障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学校以后的发展也是需要一定的资金包括其它资源的保障。

  [主持人]:现在我们要谈一个刚才您说的监督的问题,高考自主招生要放在阳光下,有舆论的监督,有大家家长都看着,有政策的保障,大家心里就没有这些疑虑了。谈到了监督的问题,我知道去年年底安徽省教育厅设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而且好像还是专门针对在高考期间解答问题,然后回复问题的,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以及作用,以及您是如何看待舆论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吗?

  [李和平]: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社会管理方面来说确实认真研究。我先说明一下,新闻发言人和网络发言人是两个概念,我们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招生考试过程中设置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我们及时的、准确的表达在招生各个环节公众所关心的一些信息、公众所关心的一些政策,通过这几年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只要我们客观的、及时的把有关的信息告诉公众,公众的知情权在他特定的时段,在他急需要了解情况的概念上能够得到满足,这对优化我们教育招生考试环境,对于稳定和平和我们考生及其家长的心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通过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时让社会了解我们的情况,我们也接受社会的监督,新闻发言人完了以后我们也会多方面的收集社会系统的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相应有关政策,我们明显感觉到这样制度的实施对于我们营造良好的教育招生考试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李和平]:这样一个经验,在200年,我们教育厅的一把手厅长提出来,要构建一个网络发言人制度。现在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领域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通过网络这样迅速遍及全世界的媒体把最及时有效的情况通过网络发言人告诉我们的公众、告诉老百姓、告诉学生、告诉全社会,网络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是最有效的传递信息的手段,安徽省教育厅建立这种制度不仅是在我们省是率先的,根据我们省了解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率先的。

  [李和平]: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以后的确拉近了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的距离,加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尤其是密切了教育主管部门与社会系统的联系。通过我们的网络发言人就某些主题,就公众关心的某些问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发言,通过我们在网络系统的管道适时做一些解答,就把教育系统,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教育问题这样一个单一的或者是局部的管理方式变成了全社会都来参与,我们一起来管理我们的教育的模式,我们的政府不就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吗,老百姓需要什么老百姓想什么,他们对我们定这个政策有什么建议有什么意见,我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到底做了没有,做到哪一步,做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这也是网络问计于民、服务于民的有效途径,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东西。

  [李和平]:虽然我们实施网络发言人制度从去年以来时间还不是很长,但是我们深切地感到我们也推介相关的省份也实施这种制度,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我们通过这个不光了解到情况,我们也能收集到智慧,我们也能够在研究、分析、决策的过程当中,从这个管道提供很多帮助。

  [主持人]:刚才您说到您的议案里提到就业问题,现在我们也来问问就业问题。刚才一直谈到探讨学生如何考大学,大学如何培养,现在我们得谈他们的毕业问题,规划纲要规定2020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毛入学率将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我们还将有更多的大学生走入社会,从去年和今年大学生毕业情况来看是一个非常激烈的竞争,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高校也在为这些大学生找出路。10年之后,我们的毛入学率又增加了,大学生比例又增加了,这个问题恐怕还会很严峻,李厅长,我们大学生就业在高校应该做什么才能帮他们走上社会?

  [李和平]: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我这次有一个提案是涉及到在大学生离校之前,就您刚才提到的问题不妨把领域打开一点,说说我对这个领域的想法。现在的确是大学生在就业上出现了困难,但是丝毫不能说我们大学生多了,事实上是我们大学生少了,不光是少了,而且我们结构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大学生现在就业有一定的困难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本问题有两条,一是社会需求对大学生的供给不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二是我们现在社会系统里用人机制不活,有些岗位应该需要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来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但是现在已经有人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可能他很努力,可能他也很敬业,但是可能对这个岗位的适应能力不是特别理想,但是这个岗位又空不出来。

  [李和平]:根本是两条,一条是整个社会需求不足,第二条是用人机制不活,所以造成了大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到2020年,按照纲要的要求,毛入学率要达到40%,我想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两方面,从教育内部来说,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自己的培养过程,使得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也包括创业能力,也包括就业的观念在学校里面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了解、培养、培训,特别是在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创业意识这块。同时在学校内部来说,要全方位、有效的做好就业的指导工作,这就是我前面提案里讲到的,我这里就不多说了。

  [李和平]:更重要的是教育外部,教育外部就是要强有力的推进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我们现在在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使得我们国家和民族强大起来,那就确实要依靠这种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含量的提升,走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路上去,而且依靠我们的科学和技术,依靠我们的人才,同时发展我们的产业,提升我们的结构,用发展的办法来提供更多需求的岗位。

  [李和平]:第二,下一步要把用人机制调活,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什么岗位上工作就要用这样的人,是不是现在在这个岗位上用的人就不用了呢?不是,我们毕竟是和谐的社会,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想从国家层面要以一系列的办法保障所有人工作的权利、保障所有人生存的权利。但是这种保障并不是说你有了一个岗位以后你就终生在这个岗位上,这是两个不同概念,调整我们人力资源配置的结构也是我个人觉得未来解决的就业问题,这种问题不光是大学生就业,我们觉得一个文明的社会或者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同类型的人都有生活的权利、工作的权利、表达的权利,但是你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工作,在什么样的行业、什么岗位工作,这应该有一个适应性,实际上作为我们未来引领或者服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高端人才来说,你让他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我想这可能也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规的。

  [李和平]:反过来来说,比如说我,我就是这么一点能力,让我当顶级的科学家也当不了,也是为难我,这也不是以人为本,我只能做我现在这点事。所以,相适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大学生就业问题,当然在特殊时期,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有一些特殊政策,虽然我不分管招生就业,党和政府出台了几十项措施,我们省出台十几项措施,包括新增就业岗位,包括扶持弱势群体就业,包括对大学生创业给一些优惠政策,我相信这都是党和政府,包括全社会去关心支持和大学生就业的有效举措。特殊时期应该采取一些特殊办法,但是这些特殊办法能不能作为一个长期的政策,实际上我认为是值得研究的。

  [李和平]:根本上我觉得我前面讲的那个观点,还是要增加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还是要调整我们的用人机制,包括人力资源配置的办法,还是要从我们教育内部改善我们的教育结构,缓解教育结构的矛盾,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用通俗的语言说,有基本能力、有竞争能力、有发展能力,这三管齐下,对未来的就业,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我相信大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的优势。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您认为在纲要实施中还会有哪些难点?

  [李和平]:确实这些天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纲要是国家层面的纲要,不是教育部的纲要。从国家层面来说,如何保证纲要的实施,我关心这么几个问题:第一,到2012年4%能不能有效落实,为什么我强调有效呢?如果玩文字游戏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有效的落实就是实实在在的占GDP的4%,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这样一个4%对各级各类的教育,因为涉及到全社会投入,不仅仅是中央财政,全社会投入的4%是个什么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合理比例?这也直接关系到4%能不能实现,也关系到这个4%的用途。比如我们现在讲的,从纲要里面讲的八大类型的问题,从学前到义务、到高中、到职业、到高校,还有民族地区的教育,前面至少有六类,这中间应该有什么样的合理投入比例,从国家目前城乡二元结构比较严重的背景下,各类不同地区如何有效支持和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这些我觉得都是4%里面的问题。

  [李和平]: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自然是以教育部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的职责,我们以高等教育为例,现在我们要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仅仅是教育系统的资源是满足不了的。比如说,我们医学院校的学生不到医院实习怎么给病人看病,医院学校办不了,比如我们理工类的学生,就像主持人您的职业,您不到相应企业实习怎么提高你的水平,所以我觉得社会资源对教育的保障能力有提升,我认为在纲要实施刚才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涉及到很多部委、涉及到很多部门,他们能不能有效把资源配置到教育的过程当中去,配置到我们在教育需要的环境里去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李和平]:第三,教育系统内部能不能真的像纲要里面说的,改革我们的观念,转变我们的方式,确实有效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根据高等教育的需要,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同时尊重教育规律,把教育结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各项功能有效发挥保证和提升。这也是给我们教育系统,包括我们教育管理人员未来十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压力,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空间。如果说这几个大的问题能够有效得到解决,我相信这个纲要能够在未来十年里得到有效实施,按照纲要的目标和要求,在2020年能达到纲要的目标,也使得我们中国的高等教育有一个很好的教育的发展过程,也会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来服务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教育各个系统同步的发展,使得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满。

  [李和平]:谢谢李厅长。各位网友,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视频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关注。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