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今日观察》6月10日播出:破解收入分配难题 能否终结垄断高收入?以下为节目实录:
说到收入分配,一些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历来就受到大家的质疑。根据相关的统计,像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的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的2到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的收入以及职工的福利,这样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到10倍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应该如何来调节?垄断行业的工资福利水平如何才能够回归合理?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何帆、马光远共同评论。
垄断行业高收入改革声音此起彼伏,行业收入差距为何加大?社会财富应当怎样更公正分配?
何帆:垄断企业的工资高得稳定而且旱涝保收(《今日观察》评论员)
垄断企业的工资真的很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发改委分配司有一个报告就是分析18个垄断行业,数据表明这18个垄断行业里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的工资比平均工资要高5.9倍。如果从全国来看,工资最高的行业和工资最低的行业之间差距是11倍,而且它不仅仅是高,它是稳定得高,它旱涝保收。如果它亏损了,那么这些垄断企业会去找国家哭穷,让国家给补贴;如果它赚钱了,那么这些钱都会留在它自己的口袋里。比如一个地方电力局倒闭了,但是工资照发,一个抄表的工人就能够领十万块钱的年薪,他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去抄四回电表,而且垄断企业一年是领16个月的工资。
垄断企业有很多垄断利润,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时候,从80年代就延续下来,就是企业交够了国家的税收之后剩下的这些利润都可以留给自己,那个时候的这个政策是为了鼓励国有企业有更多地经营积极性,但是现在因为垄断企业赚钱赚的越来越多,然后就都分给自己的员工了。
马光远:高薪酬的基本上不是纯粹的垄断企业就是和垄断沾亲带故的企业(《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果一些没有上市的垄断企业,它的收入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我们搞不清楚的话,那么从上市公司的一些垄断行业来看,就基本上一目了然了。比如最近发布的2009年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排行榜,最高的是银行,人均高管是99万,差不多快100万了,比整个上市公司的整体的平均高管的薪酬多出4倍。第二个是房地产,依次往下就是电力、电信、烟草等等这些行业,基本上不是纯粹的垄断企业,就和垄断沾亲带故的。
垄断企业其他职工的工资怎么样?2008年有一个统计数据表明,这些垄断行业本身的员工数量不到全国的8%,但是工资总额占全国职工总额的60%。再一个他们是旱涝保收,不管亏损也好,还是这个赚钱也好,他们的工资本身不会因为金融危机来了等等有所下降。08年,金融企业的是66万,09年变成99万,一年涨了33万,这是经济形势转变的这么好吗?显然不是。再一个,08年电力行业整体全局性亏损,五大发电行业亏了300多亿,但是他们的人均工资仍然是4.6万,比最低的行业的人均工资高出4点多倍,所以这么一个情况,如果我们还认为不高的话,那么什么才能算高?
何帆:只要能够进入垄断企业就能享受到稳定的收入和丰厚的福利(《今日观察》评论员)
政府对国有企业发福利是有规定的,福利费不能超过工资的14%,但现在已经远远超过这些了,很多垄断企业已经基本上工资都不用动了。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之后到了一个垄断企业,他们什么都发,不仅发一些洗衣粉之类,美容品什么的也都发。比如说像房子,有的垄断企业也发。有一个电力局就是给员工分房子,在寸土寸金的沿海,局领导花十万块钱就可以领到一个别墅,最后是因为分赃不均而被曝出来了。其他的像疗养、教育、的士费、电话费、购物卡等等福利非常多,到最后就使得这些垄断企业就像一个独立的庄园一样,只要能够进来,就能享受到稳定的收入和丰厚的福利,以至于一个地方的铁路局招工,都要从职工的子女里招,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马光远:在垄断行业的收入中福利比工资更可怕(《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福利来讲,如果工资很高,那么福利其实是一笔糊涂帐。对于垄断企业来讲,他们非常自豪,因为企业是国家的,那么赚的钱最后是自己的。这几年央企赚的钱是比较多的。他们愁的不是没钱去融资什么,而是应该怎么样把这些钱花掉。
按照目前一些规定,有些福利本身是有一定限额的,有一个财务统计表明,央企一年的人均的费用可能是三千多,三千多相对于其他企业已经非常高了,但是三千多这个数字本身仍然是大大地压缩了的,因为很多企业在发福利的时候打着其他的名目。
2006年网络上就曾经曝出来说,中国网通山东每个人的人均住房公积金是6000多,远远地比普通企业一个员工的正常工资要高很多。再一个有一年,广州地铁给家属发免费的地铁月票,所以打着各种名义发福利的情况非常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统计数字中的这些福利肯定是不完全的一个福利,在后面以各种名义来发放的比如说车补,比如说航空公司的员工每年可以享受两张免费的机票,事实上这些福利都是公共资源,是全国人民的钱,但是最终他们作为一个小团体,作为一个内部利益进行了瓜分,我们对这样的瓜分反而没有监督权,相对于工资来讲,工资起码能够说清楚,所以如果说到垄断行业的收入,福利可能比工资要更可怕。
削减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根在破除垄断,制度监管与约束如何细化推进?
何帆:垄断企业和竞争企业之间的不平等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最让人痛恨的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世界上的不公平有很多种,这种垄断企业和竞争企业之间的不平等是最显而易见的,也是最容易让人痛恨的,但因为垄断企业不是靠本事赚钱,而是靠特权去赚钱。有个农民说的很好,他说如果全中国的牲口就让我一个人养,我也能赚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看到如果两个人的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都一样,毕业之后有一个人到垄断企业,有一个人到了竞争企业,结果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是竞争企业的5到10倍,他心里会感到公平吗?肯定不会的。所以这是我们要去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让国有企业为整个社会分红,他的利润应该上缴给国家,然后用这些利润去给大家分红,比如说用这个利润做实我们的社会保障基金,把我们的养老基金以及一些社会福利真正地建设起来。
马光远:要切实地解决垄断企业高收入的问题就必须要打破垄断(《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长远来看,我们现在的分红比例非常低,最高的只有10%,所以希望能提到20%甚至50%这个比较合理的数字,从根本性的举措来讲,这样是打破垄断了。垄断行业之所以能够把这么多的利润,搞成自己的独立王国,在自己的体制内循环,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拥有垄断地位,这是最值钱的资源,我们要切实去解决,就要打破垄断。
比如现在的民间投资36条,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这些垄断行业。再比如《反垄断法》里也规定,垄断企业有这个地位以后你要遵守一定的市场秩序的行为,如果不遵守,那么《反垄断法》的这把利剑就会斩下来。但是特别遗憾的是,《反垄断法》对涉及到所谓国计民生的命脉的行业是获免的。我希望在整个反垄断的过程中,一方面把《反垄断法》做实,对这些行业完全可以施以《反垄断法》,并且一定要加大力度。今年国家发改委的重点工作意见里也提到了这一块,如果把这一块做实了,那么整个的垄断收入和福利才能有一个真正的解决路径。
贾康:要把垄断行业过度垄断的因素尽量通过改革来消除(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垄断行业现在很重要的就是要把它过度垄断的因素尽量地通过改革来消除,相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就跟着这个可以有一个新的调整变化。比如说有的垄断行业借着自然的垄断因素,把一些应该通过竞争去解决的资源配置问题,一起拉到垄断的大概念之下,形成了过度垄断,而把过度垄断带来的一些超额收益,也控制在自己的分配范围内,没有配合上必要的再分配调节,造成他们自己的收入水平明显的比社会平均水平要高。只是一般地讲,它的收入分配怎么样合理化,如果没有一个机制配套,恐怕是达不到实际效果的。
陈步雷:一定要搞清楚垄断性企业的分配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研究员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对于包括央企在内的很多垄断性企业,它的分配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在垄断性企业的利润里,哪些是垄断性的利益,对那些制度垄断性的红利,这部分首先应当是由政府征收全民所有,或者定向地去补充给全民的社会保障等等,同时要考虑到央企人力资源要有一个开放性,对央企现在的实际工作人员收入状况,一定要充分地公开要透明,看看他究竟拿了多少,他实际该拿多少,对央企中高管人员的激励机制不能再以片面的高工资为主要手段。
马光远:打破垄断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打破垄断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让法律真正地发挥自己的威力。再一个,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反垄断的过程中,事实上对垄断的战略层级提高的不够,如果我们把反垄断看成计划生育一样,上升到一个基本国策的高度,把它看成一个改革的重要的战略性的举措,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市场行为,那么这个问题可能会迎刃而解。
目前来讲,我们对垄断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危害,对中国改革的阻碍,对收入分配,对整个社会和谐造成的危害,整体评估还不够。如果我们上升垄断的战略层级,并且把《反垄断法》硬起来,相信这个问题不会像今天这样,让大家都感到非常地焦虑。
何帆:解决垄断的最好办法是引进竞争(《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要强调两个词,一个是不破不立,另外一个是尾大不掉。解决垄断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竞争,这些垄断企业里其实有的已经比过去要引进一些竞争了,比如电信已经出现拆分了。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