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熙东
1980年考入《中国青年报》,20年来采访过全运会、城运会、青运会、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大学生运动会 以及国内外各种单项运动会。曾任《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现为《中国青年报》报刊发展中心主任,《青年体育报》总编 辑。兼职有:中国体育新闻记者协会副主席、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理事、中国足球协会新闻委员会常委和中国篮球协会新闻委员 会常委等。获奖作品多篇。
11年前的春夏之交,京城的一拨文化人——各媒体的知名记者、编辑们凑到了一起,他们既是同行,又是朋友;有 共同的志趣,又都有点追求;在各自从事的新闻领域中又都有些名气。计有“军报”的钱钢,“中青报”的贺延光、杨浪、毕 熙东,“体育报”的杨迎明、李伯飞,以及才女胡舒立,等等。
客观地说,那时的社会环境、宣传气氛比较敏感,媒体也比较谨慎。在这种背景下,一帮文人凑到一块儿,又是这么 几块料,就比较引人注意。
“都说识字忧隐起,却偏偏是书香人家。博古通今以明志,澹泊宁静自高雅。满腹的经史哲论,一开口家国天下。指 点江山几千年,激扬文字论华夏??”电视剧《书香门第》里的这段歌词,把识字人的本性写得挺准。
上世纪30年代以来,韬奋先生及其同事擎旗,将“生活”、“读书”、“新知”合并成三位一体,谓之“三联”。 为呼唤“德”先生、“赛”先生,为中国的光明与进步,为提高社会的文明与素质,做出了贡献,成为文化人的榜样。如今,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继承先辈的遗产,创刊《三联生活周刊》,为提高大众的文化 品位、文明素质做一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是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的义务。因而大家兴致颇高,很快就干了起来。
在南二环永定门西侧一座叫大磨房的不起眼的办公楼,成了我们创业的地方。
从研讨办刊思路、涉猎内容范围、敲定主要栏目,到招募新兵、寻号老营、财务预算、业务培训等等,事无巨细,大 家集思广益,人人尽职尽责。仅仅四五个月的时间,便使《三联生活周刊》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模样。
经过我们的挑选、培训,黄集伟、石正茂、何笑聪、苗炜??等一批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很快便脱颖而出。十年来,这 批年轻的元老们不少都改换了门庭,而且都是所在媒体的骨干力量。我的学生苗炜现在已成了《三联生活周刊》的业务负责人 ,而且是中国体育新闻界著名的评论家,对于他们的成就,我们不敢贪天之功,主要在于他们的天分和勤奋。但有一点,他们 和我们,两代人都永远不会忘记南磨房的那段经历:
夏天的黏湿闷热,照样聚在一起讲课,交流,写作,采访。
冬天的漫天风雪,坐不上公交车,打不到“的士”,步行也要咬牙坚持到岗。
为第一期试刊(指讨论本,下同——编注)小样,大家出选题,搞策划,方案推倒重来,相互修改稿子,直言相告, 大声争论。定了稿,出了试刊,依旧要仔细研讨,以备后用。
记得第一期试刊样中,我的任务是为中国申奥代表团在蒙特卡洛惜败写一篇通讯,题目是《蒙特卡洛的悲怆》。在大 家充分的研讨之后,我几乎万言长文一气呵成。事后,钱钢的中肯评点,杨浪的仔细推敲,杨迎明杨大爷的好话不好好说,胡 舒立的矫情褒贬,学生们的阅读品味??直到今天仍历历在目。
后来,中国申奥团赴蒙特卡洛之前我写的《成事在天》和后来这篇《蒙特卡洛的悲怆》,均被国内外的同行们誉为经 典之作,被多家媒体转载。2000年我到悉尼采访奥运会时,《悉尼晨锋报》当时负责分析报道申办的资深主笔,还专门约 我谈了这两篇通讯,说这是两篇优秀的政论性报告文学作品。
但我深知,是《三联生活周刊》创刊的那一段经历,唤醒了曾被压抑的激情,增强了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尤其是在一批有为新秀的感染之下,灵感和犀利又回到笔端,追求品位,向往文化的理想,又在心中燃起,而且愈加强烈,愈 加真诚。
感谢你,《三联生活周刊》!
祝贺你,《三联生活周刊》!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