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活”漫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7日16:15  三联生活周刊

  杨浪

  刊》执行副主编,1994年任《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1999年任《财经时报》总编辑。2002年任现职。 新闻从业期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

  对我来讲,这一切是从钱钢那个兴冲冲的电话开始的。

  那时候钱钢还住在《解放军报》那个不大的居室,我在那里第一次兴致勃勃地听着《三联生活周刊》准备复刊的这个 重要消息。那个时候,我们对于“市场化”的感觉还很朦胧,但“投资”、“新闻周刊”、“三联书店”、“市场化”这些字 眼真的是让我们很沸腾了一下。大约是1993年初,故事的开始估计这部书里会有人说到。到我这里已经是实际地开始准备 干了。

  豪华阵容

  “一笔钱,一帮人,一个思路”——那时候我和陈西林等几个人已经到处帮人家策划报纸,经常说的就是这句话。这 会儿,“钱”和“思路”都有着落了,要聚的就是这帮人。好在当时还没有如今这么多的媒体机会,而且三联的这面旗帜真的 是有号召力,没几天的功夫,一个初步的阵容就聚起来了:

  钱钢,原《解放军报》采访部主任,著名记者、作家,拟任主编。陶泰忠,原《解放军文艺》编辑部主任,名编辑, 拟任“社长”。何志云,时任《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文艺评论家,拟任文艺部主笔。贺延光,时任《中国青年报》摄影 部主任,拟任摄影部主笔。毕熙东,时任《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拟任体育部主笔。杨迎明,时任《中国体育画报》主编 ,著名体育评论员,拟任体育评论主笔。胡舒立,时任《中华工商时报》国际部主任,拟任国际部主笔。王安,时任《中国青 年报》经济专刊主编,拟任经济部主笔。郭家宽,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部主任,拟任采访部主笔。晓蓉,时任《文艺报》 编辑,拟任文艺部编辑。闻丹青,时任《大众摄影》编辑部主任,拟任摄影部主笔。陈小波,时任新华社摄影部编辑,拟任摄 影部编辑。陈西林,时任《中华工商时报》总编室主任,拟任美术总监??我,则是拟议中的总编室主笔。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豪华阵容。尽管此后风云聚散,但是曾经在三联相聚的这段时间,对大家此后在媒体 事业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印记。一个,“高手”之间的相互学习感染;一个,对市场和市场规则的初步接触;当然,更 有意义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于在中国办一份大型综合性周刊的尝试,对于这批人此后的媒体事业都是意义重大的。

  必须提到的是“三联”筹备后第一批记者的进入。经过认真的准备,特殊的招聘,很快有一批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成为 “三联”的第一批记者。苗炜、钦铮如今已经是周刊编辑部里的骨干;黄集伟、王锋、刘君梅、石正茂、刘晓玲、何笑聪等等 一批人也在今天干得颇有成绩。尽管那时创办《三联生活周刊》历经坎坷,但是它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是大家终生受益的。

  在永定门外的大磨坊面粉厂(三联书店居然在这样的地方租房子,今天想起来是个挺滑稽的事情)进行招聘考试。考 题主要是钱钢设计的,除了一般考题还有实践性的。比如考题里把“考官”何志云、陈西林、毕熙东等表达为“文学评论家, 喜欢吸烟喝茶,离异者”;“漫画家,养宠物者,结巴”;“足球评论家,喜爱戏剧”这类抽象的符号,要求记者根据这些信 息自由选择采访对象,实时采访后写人物素描。当时苗炜采访陈西林,当场就写出一篇很不错的稿子,搞得考官们很惊艳。围 绕生活主题进行人才的考评选拔,在今天看来应该是一套很有针对性而且是成功的方法。

  第一次大规模的模拟实战是1993年9月的“申奥”失利。当晚,记者全伙出动在京城各地采访,我和钱钢、杨迎 明、老毕等人在北海旁边老毕的家里坐镇指挥。大家一边联系着各处记者,一边观看直播判断成败。老毕还做了一锅热腾腾的 疙瘩汤准备慰劳记者。直至投票揭晓,众人木然。杨迎明甩下一句重重的话(此处不便披露),转入失利后题目的组织。因有 “讨论本”第一期封面刘占坤的那张照片。

  历经坎坷

  众所周知,“三联”初期的创办是历经坎坷的。经过了几家公司的三任经营合作,几起几落。这中间的甘苦应该是老 董、老潘以及介入了初期工作的人最能体会的。作为创办初期经过了这三任投资的见证者,有一个逻辑使我在此后谨记:媒体 的发展必然循着市场化发展的途径;市场化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上游投资的问题;商业投资有着一整套市场化的方式、目标和逻 辑;产品生产和市场化经营是媒体产业中相互作用并且决定生死的基本矛盾。在这中间,主要领导者的决心、韧性和领导艺术 是最重要的。也因为如此,看到《三联生活周刊》今日的成功,我对老董、老潘乃至朱伟有着由衷的钦敬。

  今天想起来,创办一本杂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了三任投资的续绝,近百人的进出,后来又遇上个“广告违规 事件”导致工作停顿。尽管历经坎坷,但是在坎坷中我们毕竟学会了不少东西。说些印象深的——最早和于品海先生接触中谈 起市场化发行体制的建立,关于在目标城市中划区建立发行网络,通过发行网络实现物流营销的概念。关于媒体投资与资本市 场的关系,通过媒体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形成概念并进行融资的概念。和刘香成先生接触中,关于中国媒体市场潜力巨大的判 断,关于同一品牌下,建立有差别系列产品的设想。包括初期的样刊讨论中,三联书店吕祥博士关于利用外刊,创办“要刊速 览”栏目,以及综合性周刊要有国际性视野的意见。初期在设计风格中宁成春先生、海洋先生以及广州的设计公司对期刊形式 构成的许多精彩意见和实践。还有朱学勤先生留下的对周刊形态和学术尊崇的思路。

  到1994年8月,我再受老董之托准备周刊的创刊,上述想法已经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这一任编辑部里,杨新连 、方向明、程赤兵、唐元弘、黄艾禾、袁东平、季思九、印小韵、陈炼一等朋友们也为这本刊物的创办做出认真努力。更重要 的是,在这批人后来的媒体实践中,《三联生活周刊》办刊初期所经历的坎坷,也自然成为重要的经历和财富。

  尽管周刊出刊经历了坎坷,但是在筹备初期进行了大量认真讨论、准备的工作,特别是按本周出刊作为目标进行实时 模拟,各部门做选题安排和采访写作计划。这种做法被杨迎明形象地称作“旱地划船”,并在此基础上各方出过几个“讨论本 ”。在这些讨论本中,到《鼠药无毒》一本,实际上周刊的面目已经比较清晰了。

  到我接手时,在出了一个“试刊号”后就直接出了。当时,很多条件都不具备:设计要到广州做,发行网络也没有建 立好,内部人员也在边做边集合,但我们都认为拖下去就是死,只有抓紧创刊。当时我在“创刊号思路”中说:“我们显然不 是从零开始。一年反反复复上上下下曾经使我们激动使我们失落但谁都不能否认我们毕竟有了一些必要的经验,起码有了经历 。我们的思路得以拓开,我们的业务开始熟练,我们的目标逐步明确——无论如何,在经历坎坷后我们仍在一起,而且我们仍 是团结的。”

  继续期待

  今天的《三联生活周刊》已经是一本十分成功的主流期刊。作为曾经为它的成功做出努力的媒体中人,我们还将满怀 期望地继续关注它,关注它在下一个十年中的发展。

  我想,我对它的期待会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期待它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环境中,品牌的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经营业绩的进一步 增长。应该说,在今天的媒体特别是周刊市场中,《三联生活周刊》有它的优势,尤其是它一以贯之的人文文化品质。然而它 的品牌影响力毕竟还是“中国的”,而且主要是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在一批新兴的期刊尤其是周刊正在开始发力的时候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发挥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继续持守一种人文关怀和文化建设的旗帜,继续领市场之先,领 思想之先,这是我们会持续关注的。

  媒体发展的基本路径是发行——广告——品牌,三联已经在这个路径上取得了初步成功。然而当品牌营销成为竞争的 核心时,媒体体量的扩张,既有品牌的延伸,资本纽带的形成,国际路径的打通,就会成为成功品牌高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 们刚刚从《Life》的伏而又起中看到了又一个案例。我们当然有理由期待在下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看到《三联生活周刊 》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期刊的世界性品牌。

  一个成功的媒体背后,一定有一个成功的团队。对人的命运的关注背后,关键是有一批关注他的人。成功媒体的影响 力除了媒体内容本身,还有从事媒体的一批人,正是这些人,把一种生机勃勃的思想方法、价值系统和操作路径蔓延扩大。半 个世纪前的韬奋先生和半个世纪以来的三联书店正是这样影响我们的。于是我们会期待在未来的三联书店乃至《三联生活周刊 》培育和产生出新时代的学者、作家、编辑家、出版家。与我现今操作的非常“物质化的媒体”相较,我更深深地在这里期待 着三联。只有在文化领域里是承认大师的,而大师们的影响力是超越时代的。

  1993年春,以钱钢先生为主导的筹备班子拟定了《三联生活周刊》的第一份“编刊总思路”。节录如下:

  刊物性质:一份具有新闻性、文化性和综合服务性的大众生活刊物。

  办刊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人民服务。在走向21 世纪的重要历史时期,《三联生活周刊》将与生活同步,敏感地记录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踪迹,并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精 神品位做出不懈努力。《三联生活周刊》将继承三联书店的光荣传统,弘扬韬奋精神,成为一本“人们身边的杂志”和“一个 亲切的朋友”,它将帮助人民对自己生活中的各方面事务“更容易做出决定”。

  “三界共生”是《三联生活周刊》的独创性之一。基于三联书店的传统优势,“生活”将汇聚新闻界、学术界、文学 界三方面人才。其办刊过程,将是融合“三界”优长,改变学科思维习性,推动人才相互砥砺、相互激发,形成新的共生群落 的过程。新闻界的人才将进入三联书店的文化氛围,拓宽知识面,获得深入观察生活现象的新的视角;学术界的人才将走出书 斋,与生活接榫,为大众运思;文学界的人才将改变独自劳作的固有节奏,置身一个与生活同步的文化团队,以更加快捷贴近 的方式,表达对人的关注。“三界共生”将打破雅俗界限,使《三联生活周刊》成为深入浅出的大众传媒,成为拥有广大读者 的精致极品。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三联生活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