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节的“三落三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10:33  新民周刊

  陆幸生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到正月十五,也有的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过到正月底,其中 以除夕和大年初一为最闹猛。春节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作为长江岸畔一个小小渔村 ,今日上海一隅的松江,直至公元751年方设县治,被称为华亭县。与我国这个农耕社会,已有文字记载的四千多年过春节 的历史相比,上海是个传统习俗相从相随的后来者。尽管以往的这个节日,史载的名称颇多,各有不同,但时辰是固定的。

  1912年1月1日上海出版的《申报》,头版套红,头条消息是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文内宣布:中 华民国废除旧历,改用公元纪年,每年的1月1日即“新年”开始。急切地与世界历法“接轨”,有其“求世界大同”的慷慨 之义。只是,清廷可一朝倾覆,数千年的农耕民俗,却依旧沿袭千年惯性,在向前滚动。当年报载,“民间仍在当年2月18 日(农历年正月初一),按传统扫尘,贴春联、年画和倒‘福’字,全家团圆守岁,早起燃放爆竹,互相拜年”。

  1914年,当时北京政府的内务总长呈报:我国旧俗,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袁世凯予以批准。自此,农历岁首 称作“春节”。此乃“一落一起”。

  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再度废除旧历。1928年4月,内政部通令各省区市,将旧历年节应有的各种点缀品及正月间 一切娱乐活动,移至阳历新年元月举行。极而言之的称谓是,农历被叫作了“废历”。民国如是两次决绝的历法更变,内中几 乎包容了当时所有的社会焦虑。各路资本来势猛烈,然春耕秋收四时有序,中国社会整体经济的根基未变,于是,农本还是农 本,民本还是民本,在广大的老百姓看来:“不能改日期,改了便不是那个味儿。”

  1949年1月21日,已下野的蒋介石,在浙江溪口老家,“废历”除夕夜“全家在报本堂团聚度岁,饮屠苏酒, 吃辞年饭”。据蒋经国日记,饭后,还特意请来数位京剧名家唱堂会。孤独凄冷之时,蒋氏以这样的家族方式,度过了在大陆 本土的最后一个“年”。

  霎时天地翻覆。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世界通用 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1月1日称为“ 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此乃“二落二起”。

  上世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第二年,即1967年1月25日,《解放日报》刊出以“革命群众”名 义给报社投书的“向全国倡议”:“在两条路线和夺权斗争进行得这样尖锐激烈的时刻,我们怎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回乡去过 春节呢?不能!不能!坚决不能!”这倡议的年代背景是,在前20天的1月5日,上海“造反派”领先于全国,第一个宣布 向“走资派夺权”,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当月29日,国务院向全国发出春节不放假的通知:“根据广大革命群众的要求 ……决定1967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

  数千年的佳节,一百年的风云,中国传统春节第三次的“陷落”,是在上海。直至下一年,即1968年,“全国饮 食服务系统”向财贸职工发出倡议:“把橱窗店堂布置成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阵地;春节期间饮食业要积极向顾客宣传过一个革 命化的春节。”由某一“全国系统”出面说话,春节从坚决不能“过”到革命化的“过”,总算可以“过”了,这实质是一次 民心和国情的沉重回归。此乃“三落三起”。

  2010年12月有报载,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告诉记者,至2011年2月14日,中国现行的春节其实只 有“97岁”。如果扣除被民国分别取消的2年和21年,计“废历”了23个春节。再扣除1967年由上海倡议的“坚决 不能”的春节,中国老百姓实际上只过了73个“名正言顺”的春节。春之节,却因“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与“人间 万物鲜”的境界,尚有距离;这一段距离的长度,叫作“过程”。▲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