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闾丘露薇专栏:财政公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0日17:41  《环球》杂志

  闾丘露薇

  去年两会的时候,和蔡定剑教授做过一个访谈,题目就是财政公开。在那个访谈里面,他谈到了香港,他说内地可以 效仿香港,把公布财政预算案当成一个大事情。

  说到香港,每年有两件大事情,一次是特区行政长官公布施政报告,也就是内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里面, 主要是为来年的发展确定大的方向,比如政府会加强基础建设工作,会增加资源,资助老人和贫困家庭等等。

  这些大的方向要能够落实,当然需要钱,于是随之而来的财政预算案,这才是大家真正翘首企盼的,因为这里面会涉 及到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比如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额会不会增加,也就是类似内地所谈论的起征点会不会提高;政府财政开支 的比例,在教育,扶贫,医疗等等方面的比例到底是多少。经济不好的时候,政府是不是愿意减税,来和民众共度时艰;经济 好的时候,政府是不是愿意开仓派米,做到还富于民?财政司司长被称为财爷,是因为对于民众来说,当然希望他像过年的时 候,贴在门口的财神爷那样,善于理财,能够让民众感觉到,这个社会越来越富裕,自己的生活,也能够从每年的预算案中受 惠。

  当然,任何一年的财政预算案,都不可能让所有的民众满意,也因为这样,特区政府做了两件事情:制作预算案前的 咨询,以及公布预算案之后的解释。如果看看回归前后的财爷,因为个性的不同,在听取各界意见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不同的 方法。比如现在的财政司司长相当地紧贴潮流,他有自己的博客,会制作漫画鼓励年轻人表达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制作的电视 广告亲切朴实,颇有观众缘,也因此常被公众舆论拿来作为其他政府部门广告的参照。

  这些都只不过是手段,关键还是在于听取的意见的广泛程度,以及最终到底在这份预算案里面,有多少是回应了不同 人群的需求。这就使得预算案公布之后的解释工作相当繁重。在立法会宣读完预算案之后,马上要召开记者会,回答记者们的 质疑,还要和媒体高层座谈吹风,希望透过这样的近距离互动,媒体对于这份预算案的理念可以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二天必定 要出席电台节目,回答听众的问题,运气好的话,会有一些专门打电话来夸奖一番的听众,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民众都是要 利用这样的机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之所以要做这些,因为还有重要的一步,预算案最终需要得到立法会议员的支持。

  今年的预算案显得有些戏剧化,尽管公布之后的第二天,被批评乏善可陈,打开报纸几乎找不到夸奖,市民打来的电 话咄咄逼人,但是财爷显得相当坚定,表示没有微调的空间。

  但几天后,财爷在和部分议员会面之后,突然宣布做出修订:每个年满18岁的香港永久居民都可以获得6000港 元的现金,而每个纳税人的免税额增加75%,上限6000港元,也就是说,一个缴税的香港永久居民,可以有最多一万两 千元的额外收入,就算没有取得永久身份,只要缴税,也可以减轻负担。

  这样的做法,当然是为了平息争议,算是从善如流,虽然依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但是撇开这些,我们来看香 港的财政预算案,不管是制定的过程有没有呼应各界,还是解释的过程是否避免了独断专行,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公开、透 明。

  其实还有一点,为了让民众看得懂预算案,除了全文,政府还会特别制作一份简易版的小册子,帮助大家抓住预算案 中的要点。试想一下,如果预算案只有专业人士才看得懂,又如何让非专业的公众真正参与进去?

(编辑:SN03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环球》杂志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