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 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
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 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
习近平察看安置点公共厨房:“菜便宜吗?” 习近平察看安置点公共厨房:“菜便宜吗?”
习近平安置点帐篷摸棉被:“暖和不暖和?” 习近平安置点帐篷摸棉被:“暖和不暖和?”

  【新年首次离京:习近平察看鲁甸地震遗址】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将第一站选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19日下午,他乘车一路颠簸直奔峡谷中的震中龙头山镇,来到原镇政府所在的遗址,走进满是废墟的院子,询问地震伤亡、抗震救灾情况。展板上,地震前后的照片对比鲜明,他面色凝重。 

  【习近平察看板房学校】鲁甸地震造成龙头山镇中学、中心小学和幼儿园严重受损。习近平来到震后搭建的板房学校,伫立学校门口,一侧是林立的板房,另一侧是正在平整的土地,地方干部告诉总书记,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在这里异地重建,争取今年8月底前学生全部搬入新学校。习近平还走进板房学校教室察看。

  【灾区群众作诗赠总书记】看到总书记,当地干部群众十分激动。一位干部说,明天是大寒节气,大伙连夜自发创作了一首诗送给总书记:“大寒节令送大爱,龙头喜降丰年雪,千户万户瞳瞳日,十万乌蒙尽开颜”。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望着远处被白雪覆盖的山峦,总书记感叹,这里地理条件确实复杂。

  【习近平:“我一直牵挂着你们”】在板房学校,总书记对围拢来的干部群众说,地震带来重大损失,很多人失去亲人,我和你们一样难过。震后,我一直牵挂着你们:安置好没?能不能吃上一口热饭?孩子有没有学上?生病能不能治疗?现在我特别关心你们越冬和灾后重建情况,能不能尽早搬进新居?

  【习近平:灾后重建工作要统筹考虑】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说,当前安置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交叉在一起,要协调指挥,统筹有序安排,总体考虑设计。今后的产业发展问题不能拍脑瓜,要符合当地实际,把长远发展的基础打好。

  【习近平:扶贫切忌形式主义】鲁甸县地处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总书记说,当地一定要做好扶贫、救灾双重任务。扶贫工作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重点,也是最艰巨的一项任务,不能光喊口号,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一定要真抓实干。要是到2020年还有几个连片贫困区依然如旧,就谈不上全面小康。

  【习近平安置点帐篷摸棉被:“暖和不暖和?”】习近平来到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走进邹体富老俩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吃饭、补助、新房规划、收入来源……他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摸了摸棉被:“暖和不暖和?”又指着帐篷问:“都加厚了?”干部说,灾区群众都配了棉帐篷、棉被和电热毯。

  【习近平察看安置点公共厨房:“菜便宜吗?”】由于甘家寨在地震中整体被毁,全村都被安置在红旗社区,并设立临时党支部、警务室、消防室、儿童活动室,习近平一一察看。看到公共厨房里每家都有电磁炉、电饭锅和炒锅,他很欣慰,还揭开一个锅盖,看到里面有菜,马上问:“菜是自己买吗?便宜吗?” 

  【习近平叮嘱灾区干部再接再厉】临别时,阳光洒在院子里,格外温暖。安置点的群众围拢过来,习近平和大家一一握手后说,党中央始终惦记着大家,祝愿大家克服困难,生活一定会更好。他特地和几位当地干部握手,叮嘱说:“地震是一次考验,你们辛苦了。希望再接再厉,做好越冬工作,保质保量重建家园!”  

编辑:SN117

相关阅读

诗歌是余秀华抵抗现实武器

目前环绕着余秀华的这场话语狂欢,可谓大众流行时代的一种正常现象。余秀华的个人经历及其诗歌作品的流传,也可给许多人心灵上的启迪。只不过,余秀华的人生固然值得颂扬,但不能因此降低诗歌本身的评价标准,否则对作者也是一种伤害。

习朱互动两岸交流想象空间

新北市长朱立伦1月17日顺利当选国民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立即致电祝贺,表达了中共中央对新任国民党主席的期待。除了电文内容的解读,外界关注的焦点,落在朱上台后两党负责人的首次互动上。

为孝激辩,跪与不跪很纠结

1月11日,上海嘉定区民办的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向父母行跪拜礼,并膝行至父母跟前,跪听教诲,其后还要在父母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以作永远留念。这是拿传统文化的糟粕在作秀,还是弘扬孝道教会孩子感恩?事件一经报道,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就开始了激辩。

8种容易失败的婚姻类型

总的来说,维持一段幸福的婚姻不是件容易的事,有许多因素会对一对夫妻的婚姻生活是否美满起到影响,其中许多因素是在夫妻俩决定结婚前就存在了,美国《赫芬顿邮报》总结了8种婚姻可能不会持久的征兆,看看你的婚姻有没有中招。

  • 张斌:与朝鲜队上半场中国队踢得很从容
  • 徐静波:安倍政权终于遇到掘墓人
  • 99.99%中国人不了解的汪精卫
  • 沈睿:余秀华这个人和她的诗
  • 《何以笙箫默》偶像剧变购物指南
  • 求助:婚后碰上愚孝男怎么办?
  • 北海道世界最美的“百万夜景”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