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张婷)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日9开幕。李克强总理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李克强表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报告中针对“为官不为”现象提出了治理要求。为何有些人会为官不为?这种情况是否普遍?有什么好的治理建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表示,为官不为是一个老问题了,但近两年尤其突出。王满传分析,为官不为的原因主要有“不想”、“不敢”、“不能”几种不同的情况。“不想”是指干部从主观上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没有积极主动性,怠政、懒政、堕政。“不敢”是指近两年有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政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的干部不知道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没有胆量放手做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我们着力治理“乱作为”现象,有的干部就把不贪不占作为自己的为官准则,治理了“乱作为”,有些干部就变成“不作为”了。“不能”则主要指有些干部能力有限,无法完成工作任务。

  对此,王满传指出,政府需要完善对官员的评价、考核体系,根据新形势下的新目标,更新官员的考核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官员的监督。“监督既包括政府自身的监督,也包括社会、公众的监督。”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孙晓莉表示,治理“为官不为”,可能跟群众的反映,中央领导的调研有关。孙晓莉认为,近几年,为官不为的现象凸显,跟狠抓作风建设有关,是一个阶段性的产物。

  孙晓莉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约束”和“激励”两方面着手。作风建设既需要约束机制,也需要激励机制不断地建立和完善。比如,最近大家都讨论的对公务员薪酬体制的完善,将待遇向基层公务员倾斜,这就是理顺公务员激励机制的一个部分。“约束”和“激励”是一架车的两个轮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相辅相成。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为官不为”是阶段性产物)

相关阅读

纸牌屋何以三而不竭

数据显示,这部热门在线美剧剧集第三季上线后24小时内被非法下载681889次,较第二季同比高出112.5%,如果计算通过VPN的下载量则比例更高。一些知情者称,在这些非法下载者中中国大陆剧迷“贡献”最大,对于Netflix来说这样的统计结果可谓喜忧参半,甚至喜大于忧

日本如何让红灯不再形同虚设

2000年,日本又专门出台了保护行人的《交通无障碍法》。该法规定,交通管理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步行者安全。日本还在全国实施了“行人安心步行”政策,街道上随处可见“行人优先”的交通指示牌。其实,这是一种观念和意识的重大转变。

警惕用新技术进行传统教育

技术手段当然可以用于缩小地方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可是,如果盲目认为,只要给不发达地区、贫困地区的学校,开通互联网,建立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然后大城市优质的课堂资源就可辐射到农村,由此缩小教育质量差距,则把教育和均衡的问题想得过于简单。

佳节离愁如何拯救空巢爹妈

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8%。可以想象的是,800多万的外来人口中,父母独自在老家的不在少数。您回北京后,父母面对家里冷清的气氛会有何感受?

  • 两会太重要不能交给明星大腕
  • 安倍内阁为何绕不开政治献金问题
  • 大明王朝的一哥是怎样炼成的?
  • 徐敬亚:这么大国家好诗集应印十万册
  • 黄宏被免职幕后真相(图)
  • 我被邻居强暴成他猖狂出轨理由
  • 千古穿越邂逅乌本桥完美日落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