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北京市环保局局长陈添在市政府常务会议透露,今年一季度,北京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9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共发生空气重污染13天,同比减少7天。不过,陈添也表示,目前与“同比下降5%左右”的年度目标还有差距,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探因

  1 为何PM2.5浓度下降近两成?

  气象扩散条件有利

  市环保局局长陈添分析称,第一季度气象扩散条件同比有利,使得“以一当十”重污染减少。去年2月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当月PM2.5浓度达到2014年月均最高的150微克/立方米。今年一季度气象条件恢复正常水平,重污染天数、频次均大幅减少,一季度仅发生一次持续空气重污染过程,对PM2.5年均浓度“以一当十”的抬升影响减弱,使今年前三月每月的PM2.5浓度均低于2014年同期,且均未超过100微克/立方米。

  2 遭遇多次沙尘为何PM10仍降?

  施工活动明显下降

  今年一季度,北京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累计浓度为1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陈添表示,施工活动明显下降,促成PM10同比降低近一成。虽然一季度本市发生6次明显外来沙尘天气令人印象深刻,沙尘频次和强度均明显高于2014年同期,使PM10浓度提升约13微克/立方米,但由于1月份全市各类工地停工进行施工安全检查,2月份适逢春节放假停工等因素,使本地扬尘得到有效控制,PM10浓度同比降低8.8%。

  3 二氧化硫大降42.9%的原因?

  压减燃煤持续发力

  据市环保局介绍,今年一季度,北京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累计浓度分别为28微克/立方米和58.3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2.9%和11.4%。陈添分析,压减燃煤持续发力,让二氧化硫浓度下降近半。往年一季度是采暖燃煤污染高峰期,去年全市压减燃煤280万吨为历年最多,今年3月又关停京能、国华两大电厂燃煤机组。一季度,燃煤特征污染物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42.9%,为北方城市中浓度最低。

  □关注

  1 能否完成下降5%的年度目标?

  后三季度工作“压力山大”

  一季度空气质量开局良好,但污染治理仍然“压力山大”。陈添称,根据现有资料初步分析,今年全球仍可能发生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北京地区温度较常年偏高,冷空气活动偏少,整体扩散条件不利。从季节分布规律看,秋冬季节也容易发生空气重污染。

  2014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85.9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同比下降4%。2015年,北京市政府自我加压,提出了“PM2.5年均浓度下降5%左右”的目标。

  陈添表示,虽然今年一季度PM2.5同比降幅较大,下降到92.7微克/立方米,但与“同比下降5%左右”的年度目标(即PM2.5年均浓度81.6微克/立方米)还有差距,相当于超标约11微克/立方米,这就意味着今年后9个月平均浓度要控制在78微克/立方米以内才能完成年度任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 将推哪些政策支撑“降霾”?

  今年研究制定交通拥堵费

  陈添介绍,今年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84项年度重点任务,大部分进展顺利,其中关停两家燃煤电厂、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控制机动车总量、制定新能源小客车不限行政策、出租车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市区(县)两级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等6项任务已完成,其他78项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据了解,为了兑现市政府对市民的5%的承诺,在接下来3个季度里,北京将在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四大领域重拳治理,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撑。在税费方面,开征扬尘排污费,制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调整优化停车收费,制定交通拥堵费,减免新能源汽车停车费、过路费。

  在标准方面,制定并出台更为严格的7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规定方面,新增燃油出租车实施8年改6年、电动车不限行、新增柴油车实施国五标准、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京华时报记者 王硕

(原标题:北京一季度PM2.5浓度下降19%)

编辑:SN06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北上广深哪里最难混?

北上广深,哪里最好混?从数据来看大城市的吃穿住行……中国的生活成本并非世界前列哦。

“大禹妻子”频遭袭胸谁之过

武汉汉阳江滩标志性景观“大禹治水之九尾狐说亲”青铜雕塑上,大禹妻子的胸部被人摸得锃光瓦亮;雕塑下方铜座、九尾狐背部、大禹手部,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裸露失色。

大V晒烤肉引发的网络混战

由烧烤想到邱少云,这与@作业本言论有关,但是,@五岳散人却有否认,表示并不知情:“该网友的观点源自于最近的一个争议事件…在加多宝名公司名为‘多谢行动’的活动中,加多宝公司表示恭喜‘作业本’与‘烧烤’齐名,表示若‘作业本’开烧烤店就送10万罐凉茶。

有多少粮仓“硕鼠”在潜伏着

记者调查发现,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每吨达700元,若买2万吨,差价可达千万!从业10年的粮商透露,陈粮变新粮在业界已不是秘密。散发霉味、质量难保的陈粮就这样走向百姓餐桌。

  • 伊斯兰堡为迎接习大大都做了什么(图)
  • 习主席首访促中国周边外交提速
  • 唐玄宗杨贵妃为何成为李白的粉丝?
  • 沈嘉柯:张爱玲不必恨《红楼梦》未完
  • 《我是女王》:真爱不是犯贱
  • 女人在乎男人的分寸而非尺寸
  • 冰岛最显赫的标志景观间歇泉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