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资料图) 敬一丹(资料图)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上官云) 4月30日,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之后正式退休,引起各界关注。11日下午,敬一丹在北京为新书《我遇到你》举办首发式,回顾20多年新闻从业生涯,敬一丹表示,媒体人的角色是职业的沟通者,亦必须直面一些让人纠结的难题:“‘有所不为,有所不畏’,这就是新闻人。”

  谈电视节目:《焦点访谈》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作为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与《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相伴走过多年,更曾站在电视前沿直播香港回归等重大事件。每天黄金时段的《焦点访谈》,寄托了亿万人对社会公正的向往,敬一丹真诚朴素的主持风格亦很快赢得观众的喜爱。

  4月30日,敬一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之后正式退休。这个关节点,被很多媒体人感叹为“一个时代的结束”。的确, 《东方时空》改变中国观众早间不看电视的习惯、第一个舆论监督栏目《焦点访谈》开播并达收视巅峰……敬一丹坦率的表示:“我有幸赶上了广播的高峰,赶上了电视的高峰,还赶上了新闻节目的黄金时代。《焦点访谈》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回忆,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在那个时代,我们面对未知与空白,用‘填补空白’的方式都可以获得很多掌声。”敬一丹特别感慨的回顾在电视行业中经历的“第一次”,“这是我职业生涯的财富。同时这个记忆不属于我一个人,也是电视发展历程的记录。”

  同样,作为《经济半小时》、《焦点访谈》等节目的记者兼主持人,敬一丹的新闻理想亦在新书中坦诚相见:记者是什么?在敬一丹看来,记者是瞭望者、发现者、检测仪、孜孜以求的揭露者:“‘有所不为,有所不畏’,这就是新闻人。”

  “媒体人的角色就是职业的沟通者。”敬一丹也是如此定位自己,“我们亦必须直面那些让人纠结的难题。”

  谈新闻行业:媒体的格局每天都在变

  除了当主持人,多年来从事新闻行业,敬一丹也是一名记者,她要和新闻发言人打交道、和相关领导打交道、与社会各阶层的人打交道……总结起来,敬一丹说,媒体素养其实是一个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记者这一行,行万里路,阅无数人,和很多人萍水相逢而又擦肩而过。”

  回顾20多年的记者生涯,敬一丹认为,有一些她当年关注的话题至今热度未减,“我们在推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耐力和韧性。同时一定要看到观众中的智慧和判断力,这样我们才能在表达中留下足够的空间、与观众产生共鸣。”

  作为一名媒体人,敬一丹同样看到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它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她说,有的传统媒体人有过这样的表述,即“媒体的格局每天都在改变”:“如果看不到这种改变的话就看不到明天”。

  退休后,敬一丹要做的事情仍有一部分离不开传媒行业,但是她告诉记者,自己特别期待能以另外一种更新鲜、轻松的方式从事这个行业,“现在我会做一下自媒体,比如开个公众号,现在我对很多新东西还在体验中,得向年轻人学习。至于如何运用……那是明天的事儿。”

  敬一丹曾表示过,非常敬佩一位报人前辈,能够在六十岁退休的时候为自己订一个“30年计划”:办一份报纸,出几本书。至于她自己,倒还没想过这么久远,“我需要先过一个间隔年,定定神,再摸索出最适合我的计划,得先有个‘五年计划’吧。”

  聊同事:他们推动我前进 白岩松是能够看到远方的媒体人

  在新书中,敬一丹记录了可爱的同事们,比如水均益、白岩松等人。在她看来,白岩松确实是一位能够看到远方的媒体人,“我经常能够在跟他交谈时受益,因为相较之下我可能看不了那么远,做事情就不会特别具有前瞻性,所以我乐于跟这样的同行交谈”。

  所谓“能够看到远方”,从白岩松建立“新闻私塾”中似可略见一斑:白岩松从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挑选了十名在读研究生,每月一天相聚,一个以往没有过的研修方式就此开始。敬一丹透露,自己也曾经去旁听过白岩松的课:“小白多次劝我做类似教学,但我反复权衡,觉得自己目前能力准备仍有不足,所以迟迟未做。不是谁都能办得了这样的‘私塾’。”

  正是这些同事给了敬一丹莫大帮助。她回忆,刚刚进入电视台,在一派青春和创新的跃动中,央视的燃情岁月犹如马拉松赛跑,自己是被“裹挟”着前进的那个人,“如果没有这些同事,我不可能这么长时间走在最前沿,他们总是给我一种推动,我想偷懒都不行”。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中俄900字联合声明透露了啥

中俄双方发表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这份声明正文只有924个字,但绝对很有料。

新常态经济发展不能复辟过去

只有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把新常态经济在换挡期的减速甚至低迷看做可以预期的结果,才能不会重新回到老路上,不会重新回到过去通过牺牲资源和依赖低劳动力成本甚至是牺牲农民工福祉来发展经济。

养老金亏空,公众不应买单

养老金亏空,不是多可怕的事。相关部门、相关专家,犯不着杞人忧天。事实很明显,国人的寿命在延长、养老体制正在改革过程中,这些都是各国养老管理部门都要面对的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但让广大公众来买单的做法却着实不妥。

“谋杀”徐纯合

徐纯合执拗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逐渐在自己的身上贴上了访民的标签。你知道,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一旦身上被贴上这样的标签,基本上,就沦为了他所在地的公权力的敌人。

  • 本次降息绝无推高房价的可能性
  • 海星之死不能简单归罪于游客素质
  • 乾隆对官员的方言口音为何非常警觉?
  • 佛教如果排斥互联网就没有力量
  • 《闯入者》:历史从来不曾远去
  • 男人可高攀女人最好别下嫁
  • 摄氏零度泡冰岛标志性蓝色温泉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