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文章,原题:中国散户神话掩盖大户角色 在中国股市今年的大起大落中,一项传统观点并未遭到质疑:夫妻店式的投资者驱动市场。

  老奶奶和大学生热切地在市场中投机的故事让人很容易理解,中国人作为不守规矩人群的刻板印象,他们可投资储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良好判断力提高的速度。

  仔细审视谁在投资中国股市以及投资多少的数据让人有了不同的感受。尽管散户占据整体市场参与者的一大部分,但他们在总市值中的占比只有5%或更少。

  其他数据似乎为散户驱动市场假说提供了论据。今年第二季度,新开股票账户数量达到3800万,而2014年全年仅为900万户。这给外界造成的印象是,散户资金正在汹涌杀入点位不断升高的A股市场。然而,个人可能开有多个账户。个体市场参与者现共有9100万人,但截至今年6月底,只有5100万人的股票账户中持有股票。

(原标题:英媒:中国散户神话掩盖大户角色 不宜被夸大)

编辑:SN146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僵尸肉反转剧不能比谁嗓门大

只要是过期的肉,四五年也好、四五十年也罢,叫僵尸肉也好、过期肉也罢,都是不安全的肉,所以,僵尸肉剧情,应该回到真相的探究上来,而不是比谁的嗓门高,谁的腕劲大。

究竟谁在刻意炒作花木兰?

在批评贾玲恶搞花木兰前,听说过“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人有多少,还真是未知数。即便现在,这个研究中心连自己的网站也没有,研究成果屈指可数。他们突然冒出来抗议贾玲的小品。这样的抗议,如果没有一个标准的木兰形象,有何资格替木兰维权呢?

老人公交车上咋不打小伙子?

这个老人除了有一种“专检软柿子捏”的心理外,更是在模糊一个概念,那就是将道德等同于法律,将权益等同于自己的权力。以维护自己权益的名义“专检软柿子捏”,这不是维护社会公德而是在欺负人,这些老人们之所以“有选择”的“维权”,更是因为小伙子他们打不起,也不敢打。

让公务员周六上班是违法之举

在劳动者权益普遍不被尊重的现实语境下,强调保护公务员群体的法定休息权就成为一件令人纠结的事情,呼声过大还有“为特殊利益集团代言”的嫌疑。问题是,若政府对体制内“自家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做到充分尊重,遑论尊重体制外更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美国有没有袁立说的泳池规则
  • 谁该为赵作海出狱后的连环悲剧负责
  • 真实历史中的花木兰到底是什么人?
  • 为什么大家要开始追怀五十年代?
  • 《大圣归来》:少年第一偶像回来了
  • 吴淡如:男人要有梦想但不要说梦话
  • 实拍:瑞士皮拉图斯山的唯美黄昏(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