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54中学的招牌与旁边商户相比,很不起眼。图/东方IC 哈尔滨市第54中学的招牌与旁边商户相比,很不起眼。图/东方IC

  近日,有媒体报道哈尔滨市第54中学因三环路改造搬到一家物流仓库内作为临时校舍,一用就是三年,噪音废气和进进出出的重型卡车都让家长忧心不已。对此,哈尔滨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正在积极协调中,可能于近期拿出解决方案。

  路改致学生被迫仓库上课

  据哈尔滨市市民王女士介绍,她的孩子在市第54中学上学,2012年学校通知家长因三环路改造,学校需要搬迁到一处临时校舍内。“当时学校领导告诉我们,第二年就回迁到新校舍,条件更好,硬件更全。”王女士说。可谁知道,一晃三年过去了,新校舍连影子都没看到,孩子还是在临时校舍里将就着。

  对此,家长们告诉记者,他们打听过,这间临时校舍原来是一间物流仓库。“即便这样,这间仓库还不是全都归学校使用,中间最好的房间被一家汽车销售维修店占用着,学校的教室根本不够用,到现在都没有电教室和声乐室,更不要说物理化学实验室这样的奢侈品了。”家长们抱怨道。更让家长们担心的是,因为周围都是货车维修店和物流公司,几百个孩子每天都要在货车间穿行,生命安全让家长揪心不已。他们迫切地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给学生找个真正的“家”。

  学校被汽修店“团团包围”

  按照家长投诉,记者来到了南岗区学府东路18号附近,周边是一家挨一家的货车销售维修店,以及大大小小的物流货运场,路边停满了货车,不时还有货车呼啸而过。在附近一位清洁工人带领下,记者找到了第54中学。学校大门是由一圈铁丝网加两扇简易铁门组成,如果不是门口挂着一块斑斑驳驳的牌匾,写着“哈尔滨第五十四中学校”的字样,很难让人想到这里居然还有一所学校。学校主楼是一栋三层小楼,大楼的正面和楼顶还挂着“××汽车”的巨幅广告牌,正面院内停满了各种卡车,不断有卡车进进出出,与学校的“大门”相比,销售店并行三四辆卡车的大门显得十分气派。

  商家表示“难为这些学生了”

  “砰砰砰……”气锤声忽然响起,是从毗邻学校左侧的货车维修店传出来的。几名身着工作服的男子正在拆卸店内的一辆载重货车的轮胎。不远处,发动机不断咆哮着,一台正在检修的汽车不断发动引擎,空气中随即弥漫起一股刺鼻的柴油味儿。

  与学校同楼的汽车销售店服务人员说,销售店最早租用了这里,大约有四五年了,学校是三年前搬来的。“我们的租期还有好几年,这里毗邻物流中心,生意一直不错,销售店短时间不可能离开。说实话,这里不适合做学校,周围噪音太大,来往货车很多也不安全。”服务人员说,这里以前是仓库,销售店经过几番维修才能使用。“真是难为这些学生了。”服务人员说。

  在校门口,记者遇到几名出来买东西的学生,“这楼可破了,门窗不严,屋顶漏雨,墙面掉墙皮,冬天冻得要命,夏天热得要命。”同学们抱怨说。

  ■区教育局

  听说已找到学校回迁地块

  记者走进学校,希望找到负责人了解情况,但学校门卫表示自己联系不到领导。

  记者随后找到南岗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初因三环路改造,第54中学为配合改造工程,搬到了现在的地点,但其后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安置地点。因为学校回迁的地块始终没有定下来,市教育局和相关部门已经多次召开协调会,但具体怎么解决,区教育局不是很清楚。该负责人说:“教育局对此事也很着急,现在的学校条件确实太简陋。听说地块已经找到,可能最近就要签订用地合同了。”

  对此,市教育局组宣部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多方协调,相信很快就会拿出解决方案。“可能就在最近,但具体日期还不清楚。”陈女士说。

  据《新晚报》报道

(原标题:数百学生汽修市场仓库上课3年)

编辑:SN146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中国需要一场生育政策大讨论

去年年底有50多位人口学者在上海召开生育政策座谈会,呼吁进一步开放二孩政策。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氛围里,人口政策的理想与现实,应该会是贯穿全年的重要议题。针对是否全面放开二胎等焦点性的人口问题,展开一场理性、建设性的大讨论,对当下中国来说可以说是迫在眉睫了。

高校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看到别人开海鲜馆赚钱,自己就跟风卖海鲜,一旦市场需求饱和,就难逃倒闭的厄运。饭馆倒闭了不要紧,高校专业设置失误则兹事体大——大学培育出来的教育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对学生而言是贻误终身,对社会而言是严重浪费资源。

留守儿童性侵创伤何时能抚平

我们该问问故乡沦陷,留守儿童性侵,留守老人自杀,留守妇女成乡村二奶……这些问题是不是因为盲目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如果是,我们是不是要缓慢城市化脚步,是不是要反哺农村,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尽量和孩子、老人共同生活,而享受天伦之乐?

用涨票价解决地铁客流不靠谱

传说中的价格杠杆,能否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用经济杠杆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用涨价来分流,就得先明确“地铁的价格弹性”到底有多大。20年前,人们会因为“半只鸡”而减少公交需求,20年后这一幕还能不能重演?

  • 股民需抛弃一夜暴富的炒股思维
  • 希腊危机解除警报但风险犹在
  • 刘再复:中国和世界都经不起大折腾
  • 金庸笔下的欧阳锋究竟被谁逼疯的?
  • 《野草莓》:你为什么成为现在的样子?
  • 为什么旧爱总爱反咬一口?
  • 台风过后西湖第一个灿烂夜色(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