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是近年“抗日神剧”普遍的卖点。满屏打鬼子让作者、播者、看者各得其所。抗战明星专业户身价暴涨,影视基地一年到头挤满了抗日剧组,一名扮演“日本鬼子兵”的演员一天死去八回。

  参考消息网8月11日报道

  新媒称,在中国官方轰轰烈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又一批以自称是抗日剧的荒诞神剧、闹剧密集登场,挤爆屏幕。新一代抗日剧虽没有先前手撕鬼子、裤裆藏雷、手榴弹炸飞机等不忍卒睹的桥段,但雷人程度有增无减。这其中还包括由官方严格把关,高扬主旋律的抗战献礼片。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1日报道,不久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主要凸显中共领导东北军民浴血抗日的46集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就因情节荒诞遭到网友吐槽。

  这个情节是,满洲国皇帝溥仪授予叛徒委任状,委任状的落款竟然自称伪满洲国。网友调侃说:“导演找了个办假证的”,“溥仪政治觉悟提高了”。

  而这部令人啼笑皆非的主旋律片,竟号称有43位权威党史专家、抗联史专家、军史学专家、文艺评论家等进行过反复研讨论证,真实还原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浒受访时指出,学界目前对于东北抗联这段历史的研究还不充分,“史实资料根本就不清楚,怎么能拍出与史实相符的片子呢,不管怎么拍,只能是想象的成分多。”

  不过,这并没有阻碍《东北抗日联军》被官方列为70周年重点抗战献礼片的12部电视剧之一,在各级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

  能够获允在国家电视台播出的片子都会有如此“穿帮”镜头,而在地方频道播出,没有所谓官方严格审核的抗战剧会也就更雷人了。7月底在江苏城市频道热播的抗战剧《燃烧》,堪称又一部抗战雷人大戏。

  80后编剧冯骥在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表示,因顾虑“拍得太土没人看”,就在这部抗日剧情中加入日本知名动漫“海贼王”等动漫元素,抗战英雄不仅变身全能战斗士,而且还患有无痛症,即受伤也感不到疼痛。

  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是近年“抗日神剧”普遍的卖点。2011年播出,以“手撕鬼子”雷人镜头震惊天下的《抗日奇侠》,曾是多地电视台的收视冠军,还荣获最佳电视剧银奖;同年,拍出手榴弹炸飞机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投资两千多万元人民币,利润率高达到200%至300%。

  报道说,满屏打鬼子让作者、播者、看者各得其所。抗战明星专业户身价暴涨,影视基地一年到头挤满了抗日剧组,曾有报道指出,一位扮演“日本鬼子兵”的演员一天死去八回。

  尽管抗日剧与历史事实、历史担当毫无关系,但剧中的中共主角永远是气宇轩昂,英雄形象熠熠生辉,而敌人总是凶残、猥琐、无能,一副必败的样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受访时指出,中国作为战胜国,不能用文艺作品去贬低别人。他说:“我们称自己是战胜国,有时候表现出来的却是被打败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下,才制造出荒诞的电视剧,这不是在批判日本,批判的是我们自己。”

  拍抗日剧成生财之道

  由于政治需要以及观众喜爱,抗日剧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影视长盛不衰的题材。从早年讴歌中共敌后抗战的《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革命传奇片。1980年代,抗日电影《血战台儿庄》第一次让老百姓知道除了八路军、游击队以外,国民党士兵也曾英勇抗日,但这备受影评人关注的电影,并能引爆社会舆论和票房。

  直到最近几年,中国抗战纪念活动不断高涨,为激发民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掀起舆论宣传的高潮,众多抗日英雄剧在官方的示意下开始浩浩荡荡挺大银幕。

  报道说,2005年作为抗战胜利60周年的献礼片《亮剑》一炮走红,名利双收,让苦于审查限制与市场诉求的影视人猛然发现一个稳赚不赔的生财之道,拍抗日剧!

  于是抗日剧跟风扎堆,一哄而上,以至于在过去十多年,中国抗战剧在战争片中占到“半壁江山”。尤其在2011至2013年,抗战剧的比例达到52%、65%和76%,数量多到令人吃惊,内容却大都与抗战风马牛不相及。虽然影视主管部门对有损抗战形象的“神剧”曾三令五申,誓言整治,让一些尺度大胆,以情色为噱头的作品有所收敛,但在声势浩大的抗战大旗下,“抗日神剧”如今依然没有湮灭之势,反而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编辑:SN054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故宫文创产品应该把握的底线

一名90后在收到故宫博物院淘宝店卖出的“御前侍卫手机座”后,先网上评价“已完全被萌哭了”,再打算入手一个“容嬷嬷针线盒”。这个“容嬷嬷针线盒”令我比较反感,如果他不是调侃,故宫真的开发出来这类产品的话,就属于戏说了。

中共老领导退休规矩怎样建立

当时政府机关里到处都是爷爷辈的人物。这些老同志政治上的确老练,经验也丰富,但面对改革新形势带来的精力不济、能力不足也是很现实的问题。这些老同志可能还能撑个五六年,但五年后呢?谁来接班?所以,怎样防止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被当做国家战略问题给提了出来。

轻生女孩不能承受的感动之重

高处从来不胜寒。种种荣誉加身,让王昱人已经不能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必须活在光环之中,整个世界都以她为中心。一个从前自立自强的女孩子,如今变得经不起一点风浪,这是她个人的悲剧,而值得反思的,则是整个社会的道德表彰机制。

举报释永信就是唱衰中国?

“释永信事件”原本挺简单,既然不断有人实名举报他违反寺规、侵占少林寺资产等问题,有关部门就该介入调查,如果没有此事,或查无实据,及时还其清白;如果确有问题,依法依规调查处理就是,既不应该也完全没有必要瞻前顾后、畏手畏脚。

  • 一组让人愤怒的非洲狩猎照片(图)
  • 我为何主张中国劳工与三菱和解
  • 蒋介石日记为何会频繁出现“戒色”?
  • 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前半生与后半生
  • 被禁的《苹果》为何不如《色戒》幸运
  • 长久稳定的婚姻到底需要什么
  • 古朴宁静的赫尔辛堡中心广场怎么玩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