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年观察|习近平访捷带去“一带一路”春风迎回文化呵护暖流
张宇 青年观察员
迎着一带一路的春风,改革开放的列车开到了这个古色古香而又活力焕发的中东欧国家——捷克。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对捷克正式开始了历史性的访问,这是习主席对中东欧国家的首次访问,也预示着捷克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捷克,成为了青年观察的又一个范本。
这个面积只有78866平方公里的内陆国家,却有着令许多国家瞩目的发展成就:两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近两万美元以及世界排位第28的人类发展指数。它用自己的科技力量创造了斯柯达曾经的辉煌,也用《鼹鼠的故事》带给过无数中国人童年美好的记忆。当捷克总统泽曼拄着拐杖在九三阅兵式中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国人记住了这个友邦的友好;当央视的镜头注视着布拉格时,青年看到了这个国度的内敛:红墙黄瓦的圣维特教堂唤出了青年对老北京隐晦模糊的印象,洒满金色千塔之城牵起了岭南学子与开平凤岗碉楼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错,这就是青年眼中的捷克形象,一个古色古香而又活力焕发的国度。习主席给他们带去了“一带一路”的春风,他们又向我们送来了呵护文化的暖流。
首先,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时代,习主席的到访不仅给捷克带来了又一重发展机遇,也给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增添了又一个立足点。除了11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给了热衷创业的中国人巨大的机遇,捷克人在千百年中形成的沉稳、坚忍的性格以及积攒的自身的文化感染力,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中国人,更启迪着中国青年对祖国前途的思考。
和着捷克国歌《我的家乡在哪里》轻柔而又优美的旋律,感受着与义勇军进行曲完全不同的风格,沿着伏尔塔瓦河道进入首都布拉格,我们可以看见屹立了近七百年的圣维特教堂。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金色的古城缓慢发展,逐步成型,也与山环水绕的大环境相得益彰。这不正反映了捷克民族坚忍而不失自信的民族文化追求吗?有朝一日,乘着捷克给我们送来的暖流,回望北京,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反映我们民族性格的城市色彩规划。
百年的繁殖使这座古城逐渐开枝散叶,在整体风格与色彩上保持着稳定;百年的斗争使这个民族诞生了“真理必胜”国家格言,胡斯在宗教改革中的呐喊、卡夫卡在殉道行为的面前的沉默让我看到了中国士人般的献身精神。希望之花在这个民族的心底绽放,但内敛使希望不溢言表;奋斗之血谱满了这个国家的历史,而沉稳更使奋斗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捷克的民族英雄们使我不由得想起了不久前去世的“布鞋院士”李小文,以及在实验中献身的孟祥见博士后,一代追求真理的人正逐渐逝去,而我们青年的任务,不正是秉持前辈精神的遗产、继往开来,让这个社会在容下安静的书桌的同时,容下越来越多安静的心吗?
《熊猫和小鼹鼠》的新版动画片已经推出,其所象征的中捷友谊也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中不断前进。当习主席给捷克送去“一带一路”的春风时,作为有洞察力的青年,我们更应从文化方面,看到捷克给我们的启示,迎接这个富于内涵的小国给我们送来的暖流,找回传统的记忆,呵护自身的文化。希望我们真的能够像中国一位软件工程师所说,很想自己也变成鼹鼠,拿个铲子挖呀挖,挖出来个自己的家。(青年观察家shouduxiaomei)
责任编辑:孙爱林 SN146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
![](http://img.t.sinajs.cn/t5/style/images/face/male_18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