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15日14:30 新浪新闻

分享
陈启宗陈启宗

  2016年5月15日,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柏悦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就新形势下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研讨。在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杨锐:非常高兴授权我主持第一场分论坛。

  辉耀在开幕致辞说到今年是中国加入WTO15年。我看微信群传播比较多的信息是欧盟不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15年来原来占据比较有利的全化位置是否透支了我们既有的红利?一种危机感油然而生。全球化一般是指基于规则之上的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也是国际经济与秩序动态平衡的过程。一般说来,它是西方主导的。但是,这些年大家有目共睹,财富和影响力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G20正在稀释,甚至可能最终与G7的局势并驾齐驱。美国的重返亚太与“一带一路”的西进战略就是平衡博弈的过程。排斥中国的TPP的多边贸易机制与AIIB的非常默契的几乎同时诞生。AIIB是相对开放的,TPP是比较封闭的。中国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从AIIB的主导都体现了包容和开放。

  与此同时,大家也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外储均居于第一集团,我们是第二大经济、第一大贸易国,外储达到3万多亿。走到今天,首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以及勇敢地走向世界这40年间涌现出的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比如中国的企业华为、联想、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牌。

  接下来,围绕着我们的主题“全球治理”和“中国发展”,两个主题相辅相成,有请台上分论坛的每位嘉宾开场。第一个环节50分钟。

  首先有请陈启宗先生做3分钟左右的发言。

  陈启宗:人类历史走到这一步又到了一个拐点。我的观点很简单,回头一看,以往2500年来,凡是有新兴国家发展起来的时候,守成的都是大国,都是不愿意接受新兴国家的兴起。所以才有人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会出事。但是,也不一定。以往这30年中国的崛起确实让守成的大国美国有相当的担忧。我个人认为绝对不需要担忧,是没有读中国历史的担忧,但也不能因此就忽略美国的看法。

  10年前,我是希望能够比较开明,能够明白事情。但是,现在看来好像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好好的适应中国的崛起。长远来说,我不认为两个国家会有事情。简单来说,中国是和平的,我们要经济发展。另外,虽然东亚的中小型国家推动美国去包围中国,我相信美国也不会支持。如果两个大国都没有这样的意愿,长远来看,我还是比较正面的观点,认为不可能会出太大的事。

  当然,还有一个不好的原因,就是我看中东的情况绝对会出事。中美还没有交锋之前,中东已经出事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还是埋头做自己的事。当然,也要看跟世界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慢慢演变。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慢慢的会有些调整。希望可以借助民间的力量把故事讲得好一点,让西方国家,特别是让美国理解中国的崛起不是对他们的威胁,反而是对世界和平的一大帮助。

  在这个大环境里,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怎样的呢?大概15年前,我在香港科技大学演讲,预测中国崛起在世界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1年前我碰到科技大学的教授,他向我提出15年前的演讲内容。其中一点就是中国企业一定会走出去的。在以往5-10年,中国企业慢慢的“走出去”了。

  我还记得10年前说过一句话,我说我认识中国的企业,最好的都是不走出去的。因为先要占领中国的大市场。把中国的大市场搞好了,能够立足才有实力走出去。这是10年前的一句话。

  到了今天要反过来了,优秀的企业要往外走。因为中国的市场已经被他们占领了,现在要开始往外走。10年前的那句话用在今天当然是错的。今天很多中国的大企业都往外走,由此看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又有了一个新的使命,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日本大企业在20年前开始走出去,绝大部分是失败的。中国企业会不会走日本的老路呢?我是比较乐观,但也有很多陷阱是中国大企业需要注意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智库需要研究的,要散播这方面的知识,让中国的大企业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取得成功。

  最后我还是认为中国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13亿人口的意志是不能被抹杀的。外面的环境再恶劣,中国人还是要往外走。虽然全球化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总体来说这个方向还是不会逆转的。中国需要好好的研究,怎么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制胜。总而言之,好企业都是要走出去的。

责任编辑:石洋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李银河:《超脑48小时》令人潸然泪下
  • 日本新大使能否化解中日危局
  • 管仲进行“货币战争”的六大绝招
  • 杜甫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 《傲骨贤妻》剧终对女主有终极三问
  • 咪蒙:所谓情商高,就是要有分寸感
  • 盘点中国各地最有情怀的早餐(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