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15日16:21 新浪新闻

分享

  2016年5月15日,第二届中国与全球化圆桌论坛在北京柏悦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就新形势下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入研讨。在论坛上发表以下观点。

  王辉耀:在政策上,要更加的开放。香港仍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非常好的桥头堡基地,在机遇方面具有很多优势。

  下面有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先生分享。我也去过戴总的企业,印象非常深刻。您在中国和海外拓展拥有非常的经验。

  戴志康:我们以前做过房地产,一年多以前把房地产卖掉了,转向在国内做转型升级和互联网投资。同时还希望可以在海外拓展。海外拓展是在五六年前开始思考的,在海外找了很多机会。最后选择在非洲落地。在南非、刚果(金)、西非的马里、东非的马达加斯加,主要做地产和资源两个方向。地产是原来的主业,最后发现在非洲还是做资源投资的效益比较好。

  在投资进入开发运营的时候要解决当地化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在海外管理好自己的资产,能不能组织海外的资源。很早就有华人去到海外,我们既要用当地的华人,也要用好当地人。

  另外是文化和环保、规范化。非洲国家看上去很落后,但他们也接受过长时间的西方殖民统治,英国人、法国人还是留下了比较文明的记录。过去二三十年,中国出去很多小老板,有一些野蛮操作的记录,留下了很多不好的故事。成建制的企业“走出去”,做的项目比原来的个体户上规模、社会影响也比较大,这个时候就要非常注意当地的环保问题、合法性经营的问题,要逐渐规范化,要交税。这些国家的政府治理并不是很完善,但法律条文很完善,揪毛病是一套一套的。我们要重新建立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信用。

  过去几年大家的海外投资比较关注发达国家,我们企业比较注重的是亚非拉的新兴国家。在这些没那么正规化的地方,很多都是投资初级产品,很多项目还没有进行资本化,很容易进入财务报表,需要很多基本建设的配套。价格比较便宜,启动起来对资本的要求相对低一些,这就需要更加深化的组织资源和人才能力。非洲的探矿权很便宜,如果有能力,投几十万拿一个矿权,花几百万到几千万去打井,可能获得价值几十亿的资源。这种可能性在非洲还有,但去美国和澳洲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到欧美肯定是要实打实的拿大资本去购并。在非洲还可以靠组织管理能力和技术获得一些额外的想象不到的机会。

  在中国目前国内需求如此疲弱,欧美又有贸易保护,中国的宏观经济要得到好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更多企业要到海外去寻找项目,尤其是资本、建设资源相配合的项目,带动国内的过剩产能输出。中国在宏观上需要投资海外、创造海外需求、创造海外对中国传统的需求,来扩大我们的贸易,来持续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国内的产业升级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的问题,对大部分中国人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海外成建制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要携起手来,系统性的去海外扩展。这是我的感受。

责任编辑:石洋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李银河:《超脑48小时》令人潸然泪下
  • 日本新大使能否化解中日危局
  • 管仲进行“货币战争”的六大绝招
  • 杜甫的“工匠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 《傲骨贤妻》剧终对女主有终极三问
  • 咪蒙:所谓情商高,就是要有分寸感
  • 盘点中国各地最有情怀的早餐(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