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5月16日17:57 新京报

分享

  原标题:政解|高招指标如何定?专家:不是大学想给谁就给谁

  新京报快讯(记者沙璐 赵实)近日,教育部和发改委发文公布了《2016年各地、各部门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支援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和“部分地区跨省生源计划”,引发关注。

  每年的高等教育招生指标是如何确定的?“招生计划制定较为复杂,不是大学想给谁给谁,计划也不是大学最终确定,”据在北京大学参与招生工作20余年的北大法学院教授孙东东介绍,部属高校要将制定的招生计划报到教育部,地方所属高校报给省教育厅,之后再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孙东东介绍,招生计划制定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地方因素,包括该省的教育水平、考生人数,有的省虽然考生人数多,但尖子生不多,名校投放的计划就会相对少一些;还要考虑该省考生规模数量、基础教育的水平、省里人才的需求情况等;此外还有考生构成情况,比如少数民族聚集区,还有一些特殊照顾政策,计划投放会有特殊要求。

  其次还有大学的因素,包括大学的办学规模、隶属关系;还有大学的办学特点,比如学科设置,像某些专业会倾向某些地区招,如与海洋有关的专业在沿海地区招得多些;此外,还会考虑以往大学在该省的生源情况;最后比较重要的,还要考虑大学的所在地因素,一般大学对其所在地的招生数量会比其他地方相对多些,像教育部直属学校,看似和当地没关系,但地方对部属院校也有土地、财政方面各项投入。

  之后还有国家政策因素,比如国家提出的“贫困计划”,大学也要考虑投放计划。对于部属院校,教育部会严格控制学校的计划、规模,不能无限扩招,要保证教学质量;后勤供应、住宿等问题也在考虑的范围当中。

  此外,还会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学校会考虑自身平衡发展。虽然有些省份生源多,但它总体的综合质量并不很高,大学对该省的生源兴趣就会差一些。

  背景

  高校招生地区差异的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北宋时,北方经历战乱,教育水平落后于南方,朝廷大臣欧阳修和司马光,曾因为南北举额不均衡而发生过观点PK。在进士录取过程中,欧阳修代表的南方派认为,应该遵循才能至上的录取原则,而司马光代表的北方派则主张按地区分配名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关于考试公平的争论。

  时至今日,这样的争论仍在进行。教育部考试中心原主任杨学为曾介绍过我国高校招生指标出台的历史沿革,上世纪50年代初,各高校根据自己对各地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估,制定了该校在各省招生的比例,这个比例一直延续至今。同时,根据当年的考生人数、毕业生数量、国家总体招生计划、各院系师资情况、所在地方的政府要求等,来考量每年的比例浮动。

  另外,据介绍,1998年,教育部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中央政府给第一批“985”的两所高校——北大、清华,各拨款18亿元。但随着“985”高校逐渐增多,截至目前已发展到30多所,中央已没有那么多财力去独立支持,因此出现了“省部共建”的做法。在共建过程中,地方政府给予大学资金、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支持,作为回报,地方政府则希望这些学校在高考招生时向本地倾斜。

责任编辑:瞿崑 SN117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中国精品坦克靠智商取胜出口泰国
  • 76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多难
  • 国共谍战暗语的出处原来是在这儿
  • 大侠们都很有钱?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 《分歧者3》是部被低估的佳作
  • 木子美:嫁二婚男的女性常有哪些误区
  • 那些肃穆而奢华的日式极品享受(图)
  • 0